大明:三句话送十族亲友上天

第127章 斩首张氏两兄弟

字体:16+-

话落,朱佑樘眼神闪过一道敏锐的光。

只要他今天的决定对了,也算是一个赎罪的机会。

他扫了眼地上焦黑的张氏两兄弟,下了决心。

正巧此刻,朱厚照带着锦衣卫闯了进来。

“捉拿刺客!保护陛下!”

锦衣卫甫一进来被这些穿着龙袍和蟒袍的人吓了一跳,一时分不清到底哪个是刺客。

最后还是朱佑樘指着地上神志不清的张氏两兄弟,他大声喝道:“张鹤龄、张延龄两人手持凶器出现在御花园!意欲谋反!今日起没收官籍!削去伯爵之位!立即充军边境!”

话落,他赶紧转过了身子。

生怕自己下一秒就后悔。

他还在想怎么和张皇后交代,毕竟他不想动张皇后。

他的结发妻子,也是唯一的妻子。

朱标皱了皱眉,“慢着!不能充军!”

他解释道:“充军你把我大明军人当成什么了?若人人都是因犯罪才当军人的,那大明士兵对大明是否衷心!我大明军人难道是地位最低的囚犯吗!”

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过后,老朱等人不由为他鼓掌。

季博昶也欣慰的笑了笑,不愧是自己的好学生。

这都还记得!

朱佑樘也愣了一下,深受感悟。

“发配两千里!”

季博昶蹙眉。

祸害这么多良民百姓,甚至还牵连谋害了许多清廉官员,搜刮民脂民膏,兼并大明土地,贪污国库银两,就仅仅是发配?

他低眸睨着焦黑的两人,“这有什么好废话的?哪一桩哪一件不值得杀他个一百次?”

朱佑樘谨慎的观察着仙师的神情,他深吸一口气,立刻喝道:“张鹤龄、张延龄两兄弟斩首示众!命百官观刑!若以后还有朝廷命官行贪污行贿之事,立斩!”

如此,季博昶才算满意了。

他轻轻舒出一口气。

嘉靖神仙倒是也极为赞同这种做法。

毕竟他俩现在不死,到自己这还是得死。

在嘉靖年间,两人都是死的不太光彩。

张皇后匆匆赶来,听到朱佑樘的话后,直接吓的双腿一软跪在地上。

“陛下!他们是我的亲弟弟啊!念在我的情面上,充军发配吧!求您了!”

她拼命拉着朱佑樘的衣袖,朱佑樘却是第一次这样绝情的背过身子,一眼都没看过她。

锦衣卫将不清醒的张氏两兄弟拖走。

张皇后痛哭哀嚎。

朱佑樘长舒了一口气,感慨道:“皇后,若你早一些劝他们低调做人,也不会有今日的下场。”

闻言,张皇后直接哭晕了过去。

朱厚照立刻蹲下去扶,他眉头紧皱的叹了口气。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盛宠皇恩都是一时的,何况是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外戚。

皇帝本就该忌惮外戚,给予张家的权利可以说是大明前所未有的鼎盛了。

朱佑樘整顿了一下思绪,“不知先祖们觉得这样的决断可好?”

老朱却摇了摇头,比起他的酷刑来说,差远了。

贪官不牵连个九族算是不错的。

别说是他了,连老朱棣也会这么做。

老朱走上前拍了拍朱佑樘的肩膀,“为人夫为人父可以心慈手软,但是要当皇帝,必须心狠,整治贪官是我老朱从大明开国便做的事情,你若轻易改变,后果担当不起。”

朱佑樘重重点了点头。

“晚辈受教了。”

季博昶扫了眼周围几个皇帝的神情,黑化朱祁镇的伤口也被暂时包扎好了。

他开口道:“课堂结束了,我们可以回去了。”

蹲坐在地上的朱厚照抿了抿唇,犹豫道:“仙师,我想留下,先把母后照顾好。”

季博昶不疑有他。

一方面是张皇后受的刺激太大了,以后不仅是张氏两兄弟的命没了,整个张家都得低着头过日子。对张皇后的打击不小。

但是外戚本就该如此避避风头的。

另一方面是朱厚照是个极为孝顺的孩子,他在一夫一妻制的家庭里成长,深得父母的宠爱,与张皇后关系好。

“好。”

季博昶看了看朱佑樘,伸手递上一个铃铛。

“今天还只是一个初步的课堂,往后你要学的东西还很多。”

朱佑樘虔诚的双手捧住。

“往后铃响之时,便是我授课之时。”

话音落,众人包括朱佑樘在内的所有人,都消失了。

只剩下朱厚照抱着张皇后。

他叹了口气,心情舒畅。

这也算给他上了一堂课。

做皇帝就是没有亲情可言的,他回去以后也一定要将张氏两兄弟绳之以法。

这是母后早该料到的事。

……

洪武时空,梧桐阁。

课堂上,所有的学员都已经就位。

张玉得到了季博昶的指示,提前就加好了一个位置给朱佑樘。

学号也安排上了,作为壬一入学。

“学生日益增多,我也无暇分身,所以我宣布现在开始,朱元璋便是我们初期班的班长,也就是在正统之前的皇帝储君同学。”

“至于后来的这些同学,就由朱见深来管吧。”

话落,朱见深身躯一颤,他惊讶的张了张唇。

若朱元璋当上了初期班的班长,这中期班的班长怎么也得该朱祁镇来当,亦或是朱祁钰。

怎么会轮到他身上呢?

“你不愿意?”

季博昶一挑眉,朱见深摆摆手,“学生谨遵仙师吩咐。”

“很好,以后我们会根据中期班的实际情况来讲课,这么多期中期班的皇帝都被文官所困扰,所以我现在就要讲科举制度。”

众人拧眉。

科举制度是文官的基础,科举制度也改了几次,但文官基本没什么变化。

“相信大家都很想知道,到底怎么改革科举制度才能避免文官的糟粕。”

季博昶敲了敲桌子,张玉立刻递来纸笔。

……

弘治时空。

今日是张氏两兄弟斩首的日子。

文武百官都奉皇命而来,太子朱厚照监刑。

昔日威风的外戚张家,转眼就没落了。

百官们走来时还有说有笑的,其实心里都各自打着鼓,生怕下一秒刀就砍上自己的脖子了。

甚至有人想辞官回乡。

朱佑樘能下令斩首张氏两兄弟,更别提他们这些无亲缘关系的大臣了。

他们仿佛感受到洪武年间官员们的提心吊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