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三句话送十族亲友上天

第128章 少年朱厚照

字体:16+-

两兄弟在风头正盛的时候突然被砍头,所有官员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是为什么。

而且监刑的太子殿下似乎长高长大了许多。

此刻张鹤龄和张延龄分别被绑在柱子上,嘴里塞了块布。

连临死都不让他们说话,可见他们兄弟俩犯了多么大的错误。

内阁三阁老李东阳、谢迁、刘健都拧紧了眉头。

砍头为何陛下不亲自监视?居然要太子来看着。

弘治帝是出了名的耳根子软,好拿捏好说话,传遍了整个官场,所以文武百官也都忘记古人说的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听闻皇上本来要让这二人充军去,但不知为何,突然说要砍头。”

李东阳身旁的官员低声说道。

这样的内幕也是朱厚照有意透露出来了,为的就是杀鸡儆猴,杀一杀官场上腐败的风气!

即便内阁和六部再看不惯张氏两兄弟的作风,但朱佑樘此举动简直让人大跌眼镜。

向来被皇上捧在天上的外戚张家,日后绝对会被打压。

“这二人究竟犯的什么罪行?”

凭借刘健对朱佑樘的了解,除非谋反,不然不会处以这样的刑罚。

谋反是官员和外戚们都没想过的事,毕竟自己现在能拿着钱,皇帝也听他们的话,不必多此一举。

谢迁拧紧了眉头。

正德朱厚照清了清嗓子,“传令下去,午时斩首,文武百官都给我瞪大眼睛看着!谁若再贪污行贿,惦记着国库的那点钱,还有民间百姓的田地,下场只会比这个更惨!”

他也觉得朱佑樘罚的着实有些轻了,正常来说都应该诛个九族。

朱厚照端着茶杯的手一顿,要是诛九族,岂不是他母后和他也得算上?

不容他思考,午门外传来一道声音。

“太子殿下到!”

百官们近乎是惊讶的回头看向弘治朱厚照。

心里无不吃惊,怎么这两个太子殿下长得都差不多?只是一个有点老一个有点年轻呢。

弘治朱厚照也愣了一下,目光落在张鹤龄和张延龄身上。

他刚一听到他两个舅舅要问斩的消息就匆匆跑来了。

目光又与波澜不惊的正德朱厚照对视。

弘治朱厚照当即暴怒:“大胆!竟敢冒充大明储君!”

十几岁的朱厚照已经有了一些帝王威严的雏形。

正德朱厚照慢悠悠的往嘴里送了一口茶。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话落,弘治朱厚照直接蒙住了。

百官们更是禁不住窃窃私语。

难道这是陛下的私生子?

看着年纪和陛下可是差不多的!难道只是长得显老吗?

弘治朱厚照二话不说直奔他身边去。

随后压低眉眼。

“你可知他们为何被斩?”

正德朱厚照听了这话直接笑了,“你管那么多呢?你不想斩他们俩?”

自己最了解自己,还是太子时期的朱厚照就讨厌这两个舅舅,他们无恶不作,以一己私利残害大明许多年,他贵为一国储君,但有的时候也得受张鹤龄和张延龄两兄弟的压制。

朱厚照怎么可能服气?

弘治朱厚照转身,面朝文武百官,冰冷的目光扫过张鹤龄和张延龄。

“午时处斩!”

话落,文武百官都颤抖了一下。

两颗头颅齐齐落地,朝堂上的这些读书人哪里见过这场面。

血溅满地,官员们都是倒吸一口冷气。

行刑结束后,弘治朱厚照满脸兴奋的看着正德朱厚照。

“大明祸害已除。你可以告诉我你是谁了?”

正德朱厚照挑了挑眉,“我不是说了吗?我就是当皇帝以后的你。”

见状,十几岁的年轻储君有一肚子的问题想问。

“我以后立功打仗了吗?我成为一个好皇帝了吗?”

正德朱厚照轻笑,“一般吧,离一个好皇帝还是差远了。”

眼前意气风发的少年登时垂下了头。

父皇没有别的孩子,肯定会把皇位传给他,他就是那种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皇帝。

正德朱厚照顿了顿,“其实也不是差远了,就差一步。”

“哪一步?”

……

洪武时空,梧桐阁。

课堂上突然出现两道几乎一模一样的身影。

季博昶瞥了一眼,勾唇道:“解决了?”

正德朱厚照一拍胸脯:“仙师放心,我不仅解决了两个舅舅的生死大事,还顺便把他带来了。”

话落,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年幼的朱厚照身上。

这里面与他年龄相仿的也就是正德朱厚熜了。

他神情兴奋,刚才来的路上正德朱厚照已经提前和他说明了情况。

年纪轻就是好,少年朱厚照立刻接受了这个事实。

“别傻愣着回去坐着。”

成化帝朱见深站了起来,声音威严。

充分发挥了中期班班长的作用。

正德朱厚照低声提醒弘治朱厚照。

“这是你爷爷。”

弘治朱厚照赶紧点头,目光扫了眼座位,蓦地发现了他爹的身影。

弘治帝也大概摸清了情况,仙师是救大明国祚之人,穿梭于各个时空帮助帝王。

“厚照,坐过来。”

朱佑樘沉声道。

待座位都坐满了后,季博昶敲了敲桌子。

“继续上课。”

“刚才我说的明朝科举制度,各位可有感想?”

季博昶递了个眼神给朱标。

作为课代表的朱标已经将各种制度烂熟于心了,更何况是最基础的科举制度。

不等朱标驾轻就熟的站起身,少年朱厚熜就起身自若说道:“我朝科举取士,寒门子弟皆有做官的机会。”

话落,所有人都盯着他。

他面上波澜不惊,甚至显示出了几分小得意。

季博昶摇了摇头,“感悟太浅显了。”

少年朱厚熜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睛。

“不过勇气可嘉,态度积极,希望各位都能学习朱厚熜的这种精神。”

季博昶不想打击他学习的心情。

得到表扬和批判,他自然就稳重的坐下了。

“老朱你定下的科举制度,难道就没有想法?”

老朱被点名,他皱了皱眉起身,恭敬道:“仙师,咱起初制定科举制,是沿袭前朝的制度,此外……”

很显然老朱也没什么想法,只是前朝的制度好用就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