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三句话送十族亲友上天

第74章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字体:16+-

“着降他为亲王吧。”

朱祁钰长舒了一口气说道。

此番决定,让季博昶觉得自己没有看错朱祁钰。

他与朱祁镇不同,心中还是很重兄弟情谊的,只是长久对于皇位的患得患失,让他忌惮起了朱祁镇。

“朱见深是个好皇帝,你可以放心把大明的基业交给他。”

朱见深没有因为幼年被废太子后的悲惨遭遇而记恨上朱祁钰,朱祁镇复辟后削掉了朱祁钰的帝号,并且赐谥号“戾”,还是朱见深登基后位朱祁钰平反了,恢复了他的帝号。

但这位明代宗与其他皇帝终究有着一截的差距,哪怕是大明战神朱祁镇。

宣德帝朱瞻基还是不理解,为何要传位给朱见深?

难道就因为群臣力荐?

季博昶也不知道从何解释。

朱瞻基一门心思以为是朱祁钰过世太早,导致没能留下个继承皇位的孩子。

实际不是,朱祁钰早已患上不孕不育的疑难杂症。

就是让他再活个一百年也未必能生个孩子出来。

这话他自然没法对朱瞻基说,不然朱瞻基肯定立马撤换掉朱祁钰。

季博昶看着朱祁钰,神色平静道:“病愈后,不要大补,反而会损伤了元气,懂?”

他说的大补,自然是那方面。

虽然他断绝了朱祁钰立自己孩子为太子的心思,但是杜绝不了他生孩子的想法。

给他点劝告总是好的。

朱祁钰躬身给他行礼,抬身后,季博昶和宣德帝两人竟然突然消失在自己面前了!

此时的奉天门外,于谦率领重臣朝拜景泰帝。

这是季博昶临走时留下的嘱咐。

黑化的朱祁镇则是在砍光了徐有贞、石亨、曹吉祥三人后,提着刀乱窜。

浑身骨折让他直不起来身子,软若无骨一般像丧尸。

他目光很快锁定了角落里被遗忘的猪堡宗。

“有话好好说哈……”

“怎么都想打我啊!”

“咱们可是一个人啊喂!”

……

洪武时空,梧桐阁课堂。

先前没有完成课堂作业的皇帝储君都在抄写课堂笔记,只有老朱和朱标悠闲的很。

老朱越看这个儿子越是喜欢,“朱四!你向你大哥学习学习,知道不?”

小朱四频频点头,心里却不服气。

爹你不是也没写吗!

而朱老四和老朱棣听了这话都叹了口气。

当年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你说的是“太子体弱多病,汝当勉励之”。

季博昶赶到时,老朱眼神一亮,“仙师,你终于回来了。”

他等开新课已经等不及了。

身侧的张玉也多看了季博昶几眼。

他每次离开,张玉都要担心他是否能平安归来。

季博昶倒是无大碍,只是有些乏累了。、

但是课还是接着讲。

他环顾四周,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皱眉疑惑时,老朱自报家门:“仙师,我已经点完名了,保证没有旷课的!”

季博昶欣慰的点点头,看来他们已经有了当学生的自觉,尤其是朱元璋。

“仙师,他们是不是留的太久了?要不要先让他们回去?”

老朱掐着时辰,唯恐他们在不属于自己的时空待久了出乱子。

仙师一回来,他算是吃了颗定心丸了。

季博昶摆了摆手,“不用,系统升级了。”

“系统?”

“升级?”

正在抄写笔记的小朱四和永乐朱瞻基对视一眼,两个小子一般大的模样都喜欢凑热闹。

老朱皱眉呵斥:“仙人自有妙计,这是仙师的法术,你们还不快低头写!”

几个学员眼珠子转了一圈。

都不着急回去了还着急写什么!

小朱四明目张胆放起了风筝。

“先课堂休息吧。”

季博昶不是什么严厉的老师,他在天顺时空忙着的时候这几个学员也被老朱管的没歇过。

“后面,我们的课程会像这次一样,理论课和实践课相结合。”

闻言,几个学员的眼睛一亮。

比起纸上谈兵,他们更喜欢亲身经历后结合理论。

而季博昶也一直觉得,实践才能证明他们的理论是否正确。

“当然,为了保证我们有整块的学习内容,所以两个课程仍旧是分开的。大部分时候,我们会先讲理论课,再去实践课。”

这就和大学的实验课相似,先讲好理论,再让学生实践。

季博昶与张玉对视了一眼,张玉递上纸笔。

“我们曾经在土木堡讲过明朝的三个兵制,第一个是老朱最为骄傲的军屯。”

老朱听后,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可惜了,那么好的制度竟然也会出现纰漏。

“具体理论的内容我在土木堡和你们讲了,所以我们直接进入实践课吧,后面再进行补述。”

老朱又是目不转睛的盯着季博昶,他早就疑心军屯到底是怎么回事导致了大逃亡。

“仙师,咱们要去到哪朝?”

众人本以为会去到宣德或洪熙时空,因为那两朝开始,卫所就已经走向衰败了。

朱瞻基还有些不好意思,马上要到自己的地盘了,怎么也得尽一下地主之谊。

“咱们去嘉靖二十五年。”

家境和洪武时空差了整整二百年。

嘉靖帝就是赫赫有名差点被宫女杀害的修仙人。

“仙师……”

一道弱弱的声音响起。

“这次可以带上我了吗?”

朱标可怜巴巴说道。

他语气七分可怜,三分怨恨,百转千回。

让季博昶想拒绝也拒绝不了。

他叹了口气,要是他说不行,他都怀疑朱标会当场哭出来。

看着朱标泛红的眼圈,他沉声道:“当然可以。”

得到保证的朱标喜笑颜开。

他终于也能去实践课了!

这次只带一名天子侍从,便是朱标。

所以压力并不大。

嘉靖帝在位时,明朝就已经乱套了。

虽然他推行了新政,淘汰军校匠役十万余人。而且下令退还一些被侵占的农田。但是没等新政彻底推行,朱厚熜就迷上了修仙。

修仙就算了,连朝政都荒废了。

这位悲惨的皇帝遭众人唾弃,连身边的宫女都想杀他。

“嘉靖一朝已经算得上明朝中后期,这时国力已经逐渐衰败,皇帝昏庸。嘉靖年间,军屯的弊端非常明显,所以只有去嘉靖一朝才能设身处地的明白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