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

四十九

字體:16+-

賀加貝還真覺得不好辦,怎麽眼看著一個賣葫蘆頭泡饃的,在聲名麵前,突然就變成了這樣,他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王廉舉初來乍到時,他就發現這人不太甘於活在幕後,老想登台表演。給了點“邊角料”式的小角兒,倒也演得不錯,但老愛搶主角的戲,幾個主角都不待見。在業內看來,愛搶別人戲,尤其是搶主角戲的,就不是好演員,那叫“台風不正”。因此,台上用他,也是慎之又慎的。沒想到,賀火炬離開的壓力,一下把王廉舉給壓了出來,而且還一發不可收。

王廉舉的演變,幾乎在很短時間就麵目全非了。寫本子初紅時,他甚至謙虛得有點過分,見誰不叫老師或張師、雷師、趙師、穆師、曹師不說話。連潘銀蓮也叫了潘夫人、潘老師、潘掌櫃的。登台演“雜角兒”那陣,每次謝幕他都朝後縮。演出結束,他還要反複征求別人意見,看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對賀加貝更是百依百順,謙卑得有些讓他難以承受。王廉舉本來不是這副模樣,初請來時,甚至有點虛張聲勢。對前任編劇鎮上柏樹,基本是一概否定。文人相輕嘛,可以理解。但有時他糟蹋起鎮上柏樹來,也有些過於刻薄,比如說:“這位鎮上老兄,本人無緣謀麵。隻從打的本子看,覺得搞悲劇也許是一把好手。搞喜劇嘛,還沒有哪一點料、包袱把我整笑過。真是虧了你們這些演員,竟然能以喜劇的形式,把這兩個劇場苦苦撐持到現在。”仔細想,這話夠損的。在賀火炬和其他一些演員看來,王廉舉的介入,讓梨園春來的品位下滑了一大截。但上座率,卻又在支持著他入主加盟後的“換將如換刀”。這次主角突然易位,他又大放異彩,自然是越來越印證了他的正確性與作用力。

大概是怕老板犯病,王廉舉在大紅大紫後,對賀加貝也還表現出了謙卑的一麵。比如謝幕,觀眾在狂呼亂喊王廉舉的名字時,他也會再三再四地把老板朝前推。賀加貝也的確犯過病,但很快又接受了這個事實。畢竟梨園春來是自己的攤子,眼下還東拉西借著幾十萬債務。突然冒出個王廉舉,能“樹葉一樣攬錢”,不比一時搶了自己的風頭重要嗎?不過王廉舉的謙卑,很快就變成了要挾和“拿糖”。“拿糖”,是唱戲行最流行的詞:就是掰扯、造怪、用各種辦法耍大牌的意思。王廉舉由謙虛轉向“拿糖”的第一個動作,是在他爆紅的第二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