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伯禹在陽城地方,給百姓簇擁著,回到蒲阪,就正式即天子之位。因先封於夏,所以國號就叫作夏,於是從前的伯禹以後就改稱夏禹了。夏禹即天子位,禮畢後大會群臣,商量一代的製度。這時先朝耆舊之臣非死即老,所存者除皋陶、伯益父子外,還有夏禹心膂之臣伯夷、樂正夔及奚仲等數人。
那奚仲自帝堯時做工正之官;到得帝舜時,共工分官,他卻不在內,仍舊在夏禹的司空部下,因此也做了夏禹心膂之臣;到得此刻,夏禹就叫他做車正之官,獨當一部。他善於製車,方圓曲直都合於規矩鉤繩。他有一個兒子,名叫吉光,亦善於造車,他們所造的車,總是機軸相得,異常堅固。後世的人說,以木為車始自他們父子,其實不然,不過他們父子造的獨好罷了。奚仲又改良駕馬之法,後世之人又說駕馬是奚仲發明的,其實亦不然。他們父子又創造一種用人力推挽的車子,名字叫輦,夏朝一代頗喜用之。因此奚仲父子,夏禹非常任用,又封奚仲於邳(現在江蘇邳縣),做個諸侯。後世遂有夏後氏尚匠之說,都是奚仲父子的原故,閑話不提。
且說夏禹即位之後,除出幾個舊臣及心膂之臣外,還有一個昭明的兒子,名叫相土,頗有才幹,夏禹亦任用了他。此外,就是他兒子啟所薦舉的杜業、輕玉、然湛、施黯、既將、季寧、扶登氏、伯封叔這班人了,統統都用起來,真所謂拔茅連茹,一時朝廷之上頓覺英才濟濟。
第一項要商量的,便是建都問題。決議下來,是在蒲阪東麵的安邑地方(現在山西省安邑縣),取其仍在冀州而近於濁澤,民可以賴其利。議定之後,便派扶登氏和季寧兩個前去經營。一切宮室、宗廟、學校等等悉仿前朝的製度,而略略加以損益,大要總以簡樸為主。第二項要商量的是曆法。大概古時一代之興起,必定要改正朔,易服式,殊徽號,異器械,以變易天下之耳目,這個就叫革命。但是服式、器械等又從曆法而出,所以曆法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