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茅坪是一个贫穷的小镇。然而即将名震江湖的狗侠,就在这里出生。即将名震江湖?是的,狗儿他爹坚信此事,因为狗儿和他爹都有一项奇功——铁头功。
狗儿出名是由于那次见义勇为。当时,狗儿和乡邻入城回来的路上,突然跳出几个拦路的蟊贼,狗儿大怒,一头撞向路边那已三百年的乌桕树。“咚”的一声,几个人都抱不住的大树竟然被拦腰撞断!压死了几个蟊贼,剩下的几个吓得面无血色,跪地大喊“饶命”。
狗儿说,你们到四十里外的知府衙门自首去吧。几个蟊贼谢天谢地,一溜烟儿走开。这些蟊贼在公堂之上把狗儿的本领描述得天花乱坠。知府大人好奇心大起,便派衙差到长茅坪寻访狗儿。盛气凌人的衙差在看了狗儿头撞大树的表演后,立刻放下架子,满脸堆笑。
知府大人闻之大喜,派人抬着轿子迎接狗儿入城,一路上吹吹打打,整个长茅坪都沸腾了起来。知府大人请狗儿给县里的捕头们传授捉贼秘诀。可狗儿为他们示范撞树的时候,他们却面色苍白。于是,狗儿“匪贼克星,铁头英雄”的名声开始流传。
其实,狗儿他爹也有个铁头。狗儿他爹一直不知道自己的铁头有什么好处。直到他第一次进城,在城郊附近看见一辆失控的马车横冲直撞,眼看就要撞上路边的祖孙二人。老爹急中生智,一头撞上马车。马车被撞翻,马也被拉倒在地。车的主人从车中爬起,大喊:“你把我的马车撞坏了,快赔银子!”老爹心中有气,拍拍光秃秃的脑袋,说:“你要不要试一试?”那人吓得丢下马车,逃之夭夭。
老爹在一片称赞声中离开,忽然身后有人大叫:“阿弥陀佛!”老爹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却是一个和尚。那和尚双手合十,道:“老衲乃少林寺的光光大师,刚才见施主使出少林寺的铁头神功,请问尊师是谁?”
老爹不识几个大字,怎听得明白光光大师文绉绉的话,不过那个“师”字倒听得仔细,拍拍脑袋笑着道:“俺是粗人,哪有啥老师?”
光光大师道:“那你的铁头功是偷学回来的?”
这回那个“偷”字,老爹可是听得明白,心中有气,怒道:“你咋冤枉俺做贼?俺给你光头的面子,不跟你计较,走啦!”
光光大师挡住他的去路,道:“铁头神功,天下只少林寺一家。你若不是偷学,又怎么会这等奇功?”
老爹愠道:“俺的头咋啦?俺的头天生长在俺身上,俺难道割掉不成?”
“天生?”光光大师目瞪口呆,多少人苦练几十年也没有练成的铁头功会有天生的吗?即便是自己,也是四十余年勤修苦练才得以练成。
老爹不想跟他纠缠,正欲离去。光光大师又一次拦住他,道:“此事奇怪,施主可否跟我回少林寺一趟,查个明白?”
老爹火冒三丈:“查你个头!”
“不,不,是查施主的头。”光光大师忙道。
“滚吧!”老爹一拍脑袋,一头朝他撞过去。
光光大师早有准备,俯腰低头,迎着老爹的光头撞上去。“砰”的一声巨响,两颗铁头如巨木相撞。
“死秃子!”老爹双手捂着脑袋蹲下,大声喊痛。一看手上竟然沾满了血,再用手一抹,发现自己的头丝毫未损。而光光大师的头顶却尽是血迹。光光大师想不到自己的铁头功竟然输给了一个乡下人,赶忙吃药丸、擦拭血迹。
老爹没钱赔给人家,只好讪讪地道:“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光光大师长叹道:“有这等神功,足可以在江湖中扬名立万了!”说完,飘然而去。老爹不懂“扬名立万”是什么意思,但他觉得这话是在夸自己的头在“江湖”很吃香,于是十分高兴,也不进城了,直接去找他的“江湖”。
可是,他根本不知道江湖在哪里,找了很多天都没找到。那真是一个遥远又令人神往的地方啊!老爹常常望着远处叹息,怎么找江湖比找媳妇还难!然后臭骂:“该死的秃子,不把位置说清楚,叫人怎么找?”可他从来没有怀疑大秃子骗他,因为当他问一些轻裘配剑的少年时,他们的眼里总是闪着异样的光芒。
那定是一个到处都是金银珠宝、珍馐美食的地方!
后来老爹老了,但他还是没有找到江湖。后来,他有了狗儿。为什么叫狗儿?其实,也挺冤枉的。老爹不曾念过书,狗儿他娘催促他给孩子取名字的时候,他一直想不出来。一着急,看见门外走过一条大黄狗,便脱口叫道:“狗儿!”于是,“狗儿”便成了他儿子的名字。
老爹开始不知道狗儿的头也像他的头那么硬,甚至比他的头还硬得多。狗儿十岁那年,和老爹在地上模仿顶牛。两颗脑袋一撞,向来无敌天下的老爹的头,竟然撞出一个肉包!从此,老爹再也不敢和狗儿顶牛。
再后来,老爹死了。临死前,老爹告诉狗儿,江湖是个好地方,他们这种人可以在那个世界享福。但他一辈子也没有去过。狗儿道:“爹,你放心,我会去看看的。”看到狗儿认真的眼神,老爹才舒口气,安心死去。
狗头哭了三日三夜。之后,他尝试去找江湖,可和他老爹一样没找到。
这回撞死几个蟊贼,反而令他威名远播。村里的小伙子都仰慕狗儿,一个个都剃成了光头。这还不够,还学着去撞树。可当这些人对着一棵小树,紧闭双眼想要撞去之时,却猛然刹住。也有人真的撞过去了!树没断,头却破了,人也傻了。
撞了一段时间,大家终于明白,只有狗儿的头才可以乱撞。其他人不要轻易模仿。
于是,从前那些瞧不上狗儿的姑娘,开始向他抛媚眼;那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也整天围在他身边。
狗儿成了长茅坪的老大。
老大归老大,狗儿可没有仗着老大的身份去欺负别人,尽管他整日东撞西撞的,可他绝对不撞穷苦百姓。他认为上天给他一颗铁头,是让他为那些穷苦的兄弟姐妹出气的。
邻家大伯的女儿阿花昨日被马财主抓去抵债。狗儿大怒,一头撞穿马财主家的墙壁,大叫:“马世仁,出来!”
忽然院里跳出来三个大汉围住狗儿。马财主奸笑,这可是他花了四百五十两银子请回来对付狗儿的护院。
一个护院擂着胸口说道:“在下铁拳无敌领教高招!”说罢便一拳朝狗儿脑袋打来。狗儿暗笑,低头迎去。铁拳无敌蓦地瞪大眼睛,拳头好似打在铁板上,忽然握住那只打人的手,哭得撕心裂肺:“好痛,好痛!”
马财主一跺脚,心疼地喊:“一百两银子!”
第二个护院也跟上来,喊道:“老子钢腿无敌领教领教你的铁头!”狗儿忍不住笑了,凡是自称无敌的家伙定是雷声大雨点小。也是低头迎去。只听“咔嚓”一声,腿断了。钢腿无敌抱着腿在地上滚来滚去。
马财主高呼:“又一百两银子!”
最后一位护院上场,这人不紧不慢,目光有点冷,拱手道:“在下神剑无敌,剑法天下第一,阁下敢否以头接我一剑?”
狗儿不屑地说:“马世仁,你的护院一个比一个强,是否一个比一个贵?”
马世仁得意道:“当然,这位护院花了我二百五十两!”
“二百五?哈哈,怪不得这副德行!”狗儿笑道,“马世仁,下次你得请一万两以上的护院才能对付我!”
马财主脸色大变,看着神剑无敌,那眼神仿佛看着一锭金元宝。
神剑无敌一剑朝狗儿的脑袋劈来!他不信狗儿骨肉之头,敢迎他的剑!
但狗儿真的敢。
“二百五十两呀!”马财主抱头大喊,只见神剑无敌的剑断为两截,鲜血从他的虎口处往下流。狗儿摸摸自己的头,没有任何变化。
“放人!立刻放人!”马财主命令下人放走阿花。阿花躲在狗儿背后放声大哭。
“别哭,有哥在!”狗儿像打胜仗的将军,带着阿花走出马府大门。
马财主损失颇大,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第二天,狗儿家里来了三名官差。这些官差知道狗儿铁头的厉害,所以一进门就显出一副伤心又为难的样子。
狗儿说:“别哭,有话尽管说。”
官差甲哭着说:“狗爷爷啊,兄弟上有高堂,下有妻房,你就原谅兄弟一回吧!”
官差乙哭着说:“狗爷爷啊,兄弟自小没爹没娘,不过兄弟那微薄的薪水,却助养了八位孤儿、九位老人,这饭碗丢不得啊!”
官差丙哭着道:“狗爷爷啊……”
“行,行!”狗儿最怕别人哭,“说,你们要干什么,我都听你们的!”
“当真?”三位官差皆为欢喜,三人互相看着对方,齐声道:“抓你!”
狗儿被官差抓走了。
时值下午,日头正猛,四人走了半日,已是大汗涔涔,不想走进衙门却有一股凉意。狗儿不禁赞叹,人道衙门官府是避暑胜地,果真如此!
马财主不知从什么地方出来了,喝道:“贼狗儿,这回你必死无疑,大人,用刑吧!”
知府白大人收了马财主五百两银子,自然得替他主持公道,一拍惊堂木道:“狗儿,你可有独闯马家,打伤马家的护院?”
“是,大人。”狗儿供认不讳。
“啪”,白大人又一拍惊堂木,道:“既然认罪,那便无须多言!”马财主耸着肩膀,在一旁奸笑。
白大人感叹:“江湖中人自以为本领高强,就可以视人命如草芥,任意妄为。他们所谓的替天行道,其实目无法度,其心可诛,其人可灭,最是可恨可恶!”他用了一大堆词语作为本案的结案陈词,粗鄙不文的狗儿听不懂,但有两个字却让他兴奋起来。
江湖!
狗儿没有忘记老爹临终的嘱托,到江湖去过好日子。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他听白大人说“江湖中人”,便以为白大人就是江湖中人,那他一定知道江湖在什么地方了!
狗儿拍着胸膛,神秘兮兮地叫:“大人,我们是自己人!”
白大人一愣。
狗儿继续说道:“大人,大家都是江湖中人,那我也不用多说,大家心知肚明就是,我想你应该会明白。”
白大人怔了一会儿。狗儿急切地想让白大人带自己去“江湖”,意欲讨好,便展开笑容。谁知白大人却是一脸坏笑。
“大人,日后我们自然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狗儿喋喋不休地道。
白大人听得冷汗涔涔。难道狗儿全知道了……白大人猛地一拍惊堂木,喝道:“来人,打他三十大板!”
“是!”官差甲和乙上前押住狗儿。马财主“嘿嘿”狞笑。白大人骂道:“笨蛋!我说打马世仁!”
“什么?”马财主惊讶地道,“大人,我已经……”
马财主张开五根手指。白大人虎起脸孔,冷笑道:“区区小数,如何洗脱你诬告良民的罪状?来人,给我狠狠地打!”
片刻,马财主便被打得哭爹喊娘。狗儿感激地对白大人笑笑,道:“多谢大人帮我教训这个恶棍,果然是江湖中人!”
白大人“哼”了一声,脸色铁青。白大人表面清廉,暗里却与飞云山里飞云寨的那伙贼人纠缠不清。狗儿说大家是同道中人,以为狗儿识破他的那些勾当,在公堂上要挟他对付马财主,是故白大人做贼心虚,倒戈相向。
白大人心中不快,走往内堂。狗儿紧紧跟在后面。
“大人,大人,帮帮忙……”
白大人愤怒地回头,骂道:“狗儿,做人要厚道,不要得寸进尺!”狗儿一怔,白大人收敛怒气,把家丁唤进来,悄悄说了几句后家丁又飞快出去。
两人互相看着对方默不作声。不一会儿,家丁端着一个托盘,里面有几锭银子。白大人推给狗儿,道:“你赢了,这里有五百两银子,拿去吧!”狗儿从没见过这么多银子,只觉得眼睛快要花了,不禁欣然接受,心里称赞江湖中人果然豁达,出手这么大方,可惜他不肯带自己到江湖中去。
看着狗儿兴高采烈地离去,白大人的眼睛要喷出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