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三天的四處收集,各種材料已堆滿了摩根國際賓館的一樓大廳:以各種金屬材料為主,還有一些車殼和船體,人們還弄來了好些完好的車輪—這是從各種車輛上拆下來的。
正式開始製作艙體了。羅森和兩個稍懂機械者還為此繪製了一張圖紙。他們還讓虎駒製作了一些鐵錘、起子之類的簡單工具。
接下來,摩根國際賓館一樓的大廳裏,整天傳來叮叮當當的敲打聲、切割聲,以及虎駒因切割或電能焊接發出的電流聲。
虎駒幾乎將自己的技能發揮到了極致,既是各種材料的切割者,也是金屬材料的塑形者,更是各種金屬材料的焊接者。當然,歸根到底,虎駒的這些技能要麽是羅森事先設定的,要麽是現場賦予它的。
而此時,大災難過去一段時間後,幸存者的心態普遍變得正常了許多。因為大多數人紛紛發現或已找到了長久生存下去的方法和途徑,不再那麽躁動不安了。
正當這群人大張旗鼓、興致勃勃地製造這個奇怪的船艙時,有些局外人紛紛圍過來看熱鬧。但更多的人是來尋求幫助的,尤其是一些柔弱無助的外籍女子也希望加入到這個群體中來。羅森老人竟然一一答應下來。
由於整個世界中國人比例最多,因此,這些尋求幫助者也以中國人居多。於是,那些局外人也很快成了局內人。
團隊成員很快增加到180人。隨著人手的增多,他們的力量也不斷增強。
相應地,艙體也建得越來越大。
羅森還是有些遺憾地說:“能夠幫助的就盡量幫吧。至於更多的不幸者,我們現在也照顧不過來,也隻能讓他們適者生存啦。”
原先那些核心成員中,盡管個別人並不樂意接受這些外來者,擔心他們的加入會影響自己的生活質量,可是,以羅森老人的至高威望,這些人也不敢反對,至少不會明確提出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