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天气很冷,但风停了。联邦科技大学的路上又热闹起来。杨智凡今天没课便径直来到了量子力学实验室。
量子力学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其发展的初期和中期涌现出了许多新理论。但杨智凡不得不承认,从自己第一次翻看量子力学的科普文章到成为大学教授的这二十多年来,量子物理在理论上一直停滞不前。目前先进的分子学技术已经能够让人们观测到纳米级物体的衍射图像,物质的波动性理论似乎已经完美了。现在的人们把前辈们提出的理论一一证实,但还是没有人能解释,大自然为什么要玩抛骰子游戏。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杨智凡老往哲学的方面去思考。在得知人类灰暗的命运后,他不可抑制地想起了这句话。
他不是一个守旧的人,他有一种感觉,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大自然似乎将引路的明灯指向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方向,那就是人的意识。人类研究世间万物,却似乎从来没有研究过自己研究世间万物的这种能力究竟从何而来。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人明确指出,意识也是一种量子力学现象。也有科学家认为,候鸟迁徙的行为中,很可能存在量子计算。可这些都最终停留在假设阶段,无法得到实践证明。
杨智凡曾经想过,如果说有一种非常非常小的粒子决定了人类的意识,那根据波粒二象性的原则,这种粒子在空间中的波的波长就应该很大,那它们就成了目前任何技术手段都捕捉不到的一个隐形的鬼魅。
屋里只有杨智凡一个人。他盯着实验室中央四个保险柜一样的铁箱出神。他又想起了昨天和秀夫的长谈。果不其然,为了维护社会安定,政府封锁了消息。全世界的人都还在过着和往常一样的生活,丝毫不知道他们已经成了癌症晚期的患者。
“人死了之后会去哪里呢?”杨智凡喃喃自语,“或许下葬的死人身体在地球上有一个永恒的归宿,而他们身上的量子系统—意识波化为叠加态在无限大的空间中弥散开来,永远融入时空里了吧……”
“如果意识波弥散到了空间中的每一个角落,那这个死人应该能感受到宇宙中的任何一点的任何一件事情。但因为空间无限大,意识波在空间中每一个点的分布概率就无限小,所以他同时什么也感觉不到。”
“什么都感觉得到,却什么也感觉不到……”他苦笑了一下。但马上收敛了笑容,他看了看面前的四个铁箱,他忽然感觉几个概念在脑子里排成了规则的形状。
量子干涉,意识波,叠加态……
“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
杨智凡的身体突然抽搐了一下,脸因为激动而通红。
“人类或许还有希望……”
他打开终端,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速敲击。
两小时后,他满头大汗地靠在椅背上,拨通了电话。
“秀夫?”
“杨教授!”秀夫的声音很疲惫,“我刚开完会,怎么了?”
“你下午马上到量子实验室来一趟。”杨智凡急促地说,“人类要做的不是战胜陨石,而是战胜自己!”
“好的……”秀夫被杨教授这般奇怪的言论搞得一头雾水,但还是答应下来,“我五点半过去,给你带晚饭吗?”
“一份卤肉饭,辛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