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計算機圖形學之父伊凡·蘇澤蘭和他的學生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林肯實驗室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個頭戴式顯示器(HMD,Head-Mounted Dis-play),伊凡將其命名為“達摩克利斯之劍”。
這個采用陰極射線管(CRT)作為顯示器的HMD能跟蹤用戶頭部的運動,戴上頭盔的人可以看到一個飄浮在麵前,邊長約5厘米的立方體框線圖,當他轉頭時,還可以看到這一發光立方體的側麵。人類終於通過這個“人造窗口”看到了一個物理上不存在的,卻與客觀世界十分相似的“虛擬物體”。
這個簡陋的立體線框讓人們產生一種幻覺,似乎距離一個美麗新世界僅有一步之遙。有句話說得好,人們總是高估某項技術的短期效應,而低估了其長期影響。
科幻小說《真名實姓》(Verner Vinge,1982)和《神經浪遊者》(William Gibson,1984)中的賽博空間並沒有很快實現。新千年來了,新千年走了。移動互聯網的浪潮洶湧,將所有人的目光凝縮到掌上屏幕的方寸之間,我們無所不知卻又無比孤獨,借助科技的力量我們似乎具備了無數可能性,然而現實又將我們牢牢鎖在一道窄門內。
由古至今,無數哲人、文人與科學家都在追求“真實”的道路上前仆後繼,無論何種角度都無法回避這樣的事實:我們對於真實的認知建立在人類感官的基礎上,即便純粹抽象理念上的推演,也無法脫離大腦這一生理結構本身的局限性。
那麽隨之而來的問題便是:當我們可以借助技術手段模擬、仿真、複製、創造外部世界對人類感官的刺激信號時,那麽是否意味著我們創造了一個等效的“真實世界”。而在這樣的世界裏,人類變成了製定規則的上帝,所有伴隨人類進化曆程中的既定經驗與認知沉澱將遭受顛覆性的挑戰。我們將重新認知自我,重新認識世界,重新定義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