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楸帆
AI寫作:誰是主,誰是仆
我們所處的時代比科幻還要科幻。
就在春節前不久,原《收獲》編輯、作家、科技創業者走走告訴我,他們用名叫“穀臻小簡”的AI軟件“讀”了2018年20本文學雜誌刊發的全部771部短篇小說,並以小說的優美度,即情節與情節之間的節奏變化的規律性,以及結構的流暢程度對這些作品進行打分。
截至2019年1月20日,分數最高的始終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老師的《等待摩西》。然而,21日下午3點左右,參與此次評選的《小說界》和《鴨綠江》雜誌的作品送到,新增80部短篇小說。下午7點20分,情況發生了改變。AI最終選定的年度短篇是我發表在《小說界》2018年第四期的《出神狀態》,《等待摩西》被擠到了第二位,差距僅有0.00001分。
更不可思議的是,在我的《出神狀態》裏恰好也用到了由AI軟件生成的內容,這個算法是由我原來在穀歌的同事、創新工場CTO兼人工智能工程院副院長王詠剛編寫的,訓練數據包括我既往的上百萬字作品。
“一個AI,何以從771部小說中,準確指認出另一個AI的身影?”走走在隨榜單一同發布的《未知的未知——AI榜說明》一文中發問。確實,從使用的計算機語言、算法、標準都完全不同的兩個AI,究竟是以什麽樣的方式建立共振的,這給這次偏愛理性與邏輯的事件披上了神秘主義的色彩。
回到最初,第一次有和AI合作的想法還得追溯到2017年下半年。其實機器寫作並不是新鮮的事情,包括微軟小冰寫詩,自動抓取信息生成金融新聞的程序,等等,但是作為高度複雜的文學類型,小說所要求的邏輯性、自然語言理解能力以及對於人物、情節、結構、文法不同層麵的要求,目前的AI必然尚未達到這樣的能力。王詠剛聽了我的想法之後也非常興奮,他本身也是個科幻迷和科幻作者,還出過一本叫《鏡中千年》的長篇科幻小說,他很爽快地答應了,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