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講。”
“瑤瑾小姐,你覺得人和動物最大的區別是什麽?”
“人擁有智慧。”
“差不多,”趙沅申點點頭,“實際上就是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收集的體量越大,處理的速度越快,種族就更優越。這在人類社會內部也是成立的。”
不知為何,我的腦子裏浮現出兩隻小貓。一隻探頭探腦,警覺地觀察四周,另一隻飛速撲向獵物。是Seeker和Tracer。
“對工具的利用促進了人類文明算力的進步,語言文字的存在進一步保證了最優解的傳承。計算機的出現更是觸發了科學技術的爆炸式發展。”
Seeker戴起眼鏡,毛茸茸的爪子在環形算盤上敲敲打打;Tracer跳上滑板,扭頭等同伴的解答。
“但這還不夠。大數據的時代早已來臨,但科學技術解放的計算資源遠遠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在智能設備和傳感設備的幫助下,我們收集信息的精度本可以達到厘米級。從小處看,個人足以在有限生命中取得最優答卷。從大處看,就像馬雲上次說漏嘴的,我們甚至可以抓住經濟學中那隻看不見的手。這就是我們計算者正在努力做,卻還沒有做到的。”
Seeker為Tracer鋪開一張長長的卷軸,為它指出捕獵的方向和時機。不,指出的是每步踏出的方向,還有每次呼吸的力度。
“不,”我搖搖頭,驅散不切實際的想象,“就算用盡地球全部計算資源,人人都當上美國總統,你們也算不到訪星者。”
“是的。信息太少,算力不夠,就像曠野上的原始人—還是瞎的。我們所有的深思熟慮都和隨機選擇差不了多少。當然,其他人更慘,跟一團熱氣中亂撞的分子沒什麽區別。他們眼裏的意外,很多時候都是我們眼裏的必然。至於訪星者,那對所有人來說都是意外。那句話怎麽說的來著?人生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