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舰联盟之在他乡

字体:16+-

伊诺塔人就像一群飘忽的幽灵,他们的身体由大量非常松散的非碳型生物细胞组成,像一团跳蚤一样可以随时散开,又可以随时抱团组建成结实的身体。更过分的是组成他们身体的“跳蚤”—准确来说比跳蚤还要小很多倍,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真容—还能随时变换颜色,所以他们没有固定的外形,可以轻松伪装成各种东西。这种特殊的生理结构是跟他们诞生在没有行星的星际尘埃盘相适应的,他们经常把自己缩成一团,利用中心恒星的引力接近恒星,汲取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来养活自身,又可以把身体摊成透明的薄膜乘着太阳风,来到远离恒星的尘埃盘深处吞食构建身体所需的各种物质,还可以变换颜色来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防止被恒星不时迸发的耀斑所抛射出的强辐射烧伤。

伊诺塔人的故乡没有行星,尘埃盘中只有各种大大小小的微天体横冲直撞,大多是直径不超过十公里的小行星,也有少数直径达一千公里的原行星。陈枫听凯蒂说,这个尘埃盘正在逐渐演化成真正的行星群,这些原行星其实是在尘埃盘中的物质不断碰撞、吸引、堆积成的星胚,在未来的岁月里,它微弱的引力场会不断吸附周围的星际物质,逐渐长大,直至变成真正的行星。

伊诺塔人好像很忌讳引力场,他们总是设法绕开那些较大的小行星,对原行星更是退避三舍,这使得他们的生存范围变得非常窄,即使是在广袤的尘埃盘中,也只有恒星引力清空出来的空间和尘埃盘内侧边缘那窄窄的一圈空间最适宜他们生存,但就连这窄窄的生存空间也被原行星的引力场破坏得七零八落。伊诺塔人没有城市,没有工业,甚至连能称为房屋的东西都没有。他们就像散落在太空中的尘埃,在这窄窄的宜居带上随意分布着,就跟野生动物一样,天为被、地为床,飘到哪儿算哪儿。

伊诺塔人带着陈枫穿过一大片聚居地,陈枫看着那些烟雾般飘**在空间中的人,对头盔中的通信设备说:“这大概是我见过的最原始的智慧生物,我敢说他们连打磨石器和钻木取火都不懂。”

凯蒂的声音传出来:“别大意,他们那可以随意变换形状的身体就是最好的工具,他们不懂钻木取火,但从蒙昧时代起就掌握了航天知识。”

在一大片飘浮着外星飞船残骸的区域中,陈枫见到了伊诺塔人的首领,他像寄居蟹一样蛰伏在抢来的飞船残骸里,像黏稠的胶体糊在船舱中,依靠船舱抵御尘埃盘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天体撞击。看他虚弱的样子,年龄应该很大了,飞船上的科学家们自然也通过动力铠甲上的摄像头看到了首领。

凯蒂对陈枫说:“伊诺塔人没有专门的神经细胞,他们组成身体的每一个细微颗粒都有自己的神经节。单个的伊诺塔人微粒呈现出来的智商甚至不如昆虫,但聚合成群之后,通过电信号组成的更庞大的神经系统,就呈现出不亚于人类的智商,这种智商跟他们的体积成正比,体积越大的伊诺塔人,拥有的神经元越多,智商越高。”

陈枫点头,说道:“看来他们就跟蜜蜂类似,单个的蜜蜂智力在昆虫中算是中下水准,但聚集成蜂群之后,却可以呈现出比普通昆虫高得多的智慧,我不知道眼前这个跟飞船一样大的伊诺塔人智商到底有多高。”

凯蒂说:“别发怵。伊诺塔人体积越大,神经信号传输距离越远,神经冲动越容易出错,思考速度越慢。他们的智商存在上限,超过一定的体积之后,智商反而会随着体积增加缓慢下降。这首领的智商不会比你高多少,只是他的神经元特别多,脑子里一定记录着不少伊诺塔人的历史。”

那摊黏糊糊的伊诺塔人首领也在仔细打量陈枫,他虽然没有眼睛,但每一个身体微粒都有感光功能,拼凑起来就是一张遍及全身的视网膜。半晌之后,首领“说话”了,他发出的无线电波通过陈枫头盔里的翻译器转变成人类能听懂的语言:“你,能不能让我看看地球人的真实模样?”

尽管跟人类打了长达二十年的战争,但人类的真面目对伊诺塔人来说仍然是个谜,他们眼中的人类无非是各种大大小小的军用飞船和各种穿着密闭式动力铠甲的战士。

陈枫说:“抱歉,现在不行,我们地球人是生活在行星表面的生物,一旦走出驾驶舱、脱下宇航服,我就会死。”

首领听到“行星表面”这个词时,闪过一丝恐惧,问:“你们,来自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