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交界地带向来是兵灾之地,孱弱的宋军抵挡不住辽兵的南侵,节节败退,靠近边境的城镇里往往是县官弃城而逃,留下百姓任人宰割。这座缥缈堡深入无人区深处,成为星舰联盟来往于高科技世界和克隆古代地球的落脚点之一,几乎每天都有飞船降落。铁堡主收留四方流民,培养出一支堪比朝廷军队的江湖游侠大军,严守着缥缈堡的秘密,宋兵和辽兵都啃不下这座硬骨头,一时之间也相安无事。
小九和姐姐巧儿本来是京城汴梁人氏,父母双亡,相依为命,以卖唱为生。那日,在酒馆中不知怎的被几个纨绔子弟看中了,要强抢入府,要不是郑清音刚巧路过出手相救,只怕后果不堪设想。只是谁都没想到郑清音一出手就狠得惊人,不但一言不合射杀了那几个衙内、家丁,还硬凭着两支电磁手枪,在满街禁军当中杀出一条血路。当然也成了头号通缉犯。郑清音一路护送姐弟俩北上,一直到达禁军不敢再追赶的辽宋边界,送入缥缈堡,托付铁堡主安顿好他们。
江湖人物云集的地方总是少不了客栈和酒肆,尤其是这种边境地区里少有的和平小城,毫无意外地变成南北行商的落脚点和庇护所。在这里做生意的有宋人,也有契丹人,但终究是以宋人居多,偶尔几个契丹人出现总会引起一阵带着畏惧的小小**。
当酒肆中传来小小的**时,巧儿并没有停下手中的胡琴。她知道契丹商人在汴梁横行霸道无人敢管,但缥缈堡的江湖游侠们却从未怕过契丹人,不管是谁都不能在这里作威作福。弟弟小九的琴声却终止了。
“为什么我一走进来大家就没声音了?大家该聊天的聊天,该喝酒的喝酒啊!”站在门口的女生大声说。
这女子个子好高!一身精美的丝绸罗衫不是普通人家能穿得起的。要知道宋国立国不久,长年战乱的创伤仍未治愈,寻常百姓需要经常忍受徭役和外族入侵的压迫,长期的营养不足导致人的平均身高偏矮,身高六尺就算是壮汉了。但眼前的女子竟然比寻常男人还高一头,鼻梁高挺,一身宋国女子打扮,又不像宋国女子那般缠足,似胡非胡,似汉非汉,十几名行商、保镖神经质地抓紧手边的刀剑,气氛一时剑拔弩张。
“郑姐姐!我好想你!”小九奔跑着扑向女子的怀抱,众人才知道她就是传闻中在汴梁禁军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的郑清音,才又把刀剑归鞘。
郑清音身后还跟着一名个子跟她一样高的落汤鸡在瑟瑟发抖,不用说都知道是刘钺。他那身宽袍大袖的公子哥儿袍服早湿得不能再穿了,换了一身打杂小厮的裋褐,反正他也不懂不同款式的衣服在古代有不同的身份象征。郑清音走到柜台边,丢下一串铜钱,拿起两袋烧刀子丢给刘钺,说:“喝这个暖暖身子,别冻坏了。”
刘钺想都不想,打开酒囊就往喉咙里灌,一阵急促的咳嗽后又把酒吐出来了,问:“这是什么破酒?这么难喝?”
郑清音挑高眉毛笑着说:“纯正古法酿制的烧刀子,你不是最喜欢原生态无污染的东西吗?”
刘钺以前就只喝过水果酒、啤酒之类温和的酒精饮料,对这种粗糙的烈酒不太适应。他硬着头皮又灌了一口,呛鼻的酒气直冲脑门,偏偏又倔着性子不肯承认自己喝不惯这种原生态的烈酒,眼前的人影都恍恍惚惚地由一个变两个了,还嘴硬说:“好酒!古法酿造的东西就是好!”
巧儿看见郑清音到来,感激地看着她,只是碍于一曲未完,不好停下演奏表达感激。刘钺像嗑了木天蓼的猫一样手舞足蹈,在郑清音面前卖弄古文知识:“宋朝可是文学最鼎盛的时代,小时候我妈拿鸡毛掸子逼我背诵唐诗宋词还是有点儿用的……那丫头自弹自唱的是宋词吧?配上曲子还真是……不错……”
咚的一声,刘钺从桌面滚到地上,呼呼大睡。郑清音拿出一支铁笛,走到巧儿面前说:“好久没跟你合演了,来一首《如梦令》如何?”巧儿还没说话,酒肆中的听客就先沸腾起来。毕竟能见到大名鼎鼎的郑清音已经是难得的运气,能听到她亲自吹奏一曲就更是运气中的运气了。
宋词大多是配曲的,郑清音的古文水准能甩刘钺好几条街。她朱唇轻启,悠扬的笛声绕梁不散,衣袂飘飘宛若天仙,让听客如痴如醉,只是醉倒的刘钺没这耳福了。
深夜,除了城墙上守城人手里的火把亮着光,就只剩下镇里两三户大户人家还亮着豆大的烛光。古书说宋朝的民间富裕远超汉唐,有“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的民间奢华生活的描述。但在这宋太祖尸骨未寒的宋朝初年,民间仍然很穷。此刻,城墙里面的小镇已经沉沉睡去,城墙外面依附而来的贫民们搭建的草棚木屋也像一大片灰暗的丘陵陷入寂静。郑清音躺在铁堡主家的客房屋顶上,看着满天星光,啃着巧克力,拿着手机看连续剧,身旁的木梯却传来吱吱呀呀的声音。她探头,发现是裹着小脚的巧儿正吃力地爬梯。
铁堡主家的客房屋顶是特别加固的,因为总有来自先进世界的游客学古代大侠那样爬屋顶。巧儿毕竟裹小脚走路不方便,要不是郑清音眼疾手快拉住她的手,她就要从屋顶滚下去了。这时郑清音只想起言必称古好的刘钺,他知道古代女子承受的束缚和痛苦吗?
郑清音问巧儿:“这么晚了,你不休息,学我爬屋顶干吗?”
巧儿怯怯地说:“郑女侠,我是来感谢你上次救了我们的……”
“什么女侠?叫我郑清音就行了!”郑清音坐起来说。
“铁笛仙子,今天客栈的人都这么称呼你!”小九也爬上来大声说。
郑清音差点儿被巧克力噎死,咳嗽着说:“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绰号?”小九还想解释,郑清音立即用巧克力塞住他的嘴巴,她从心底反感这种江湖绰号。
“你也在看星星吗?”巧儿问郑清音。
郑清音躺下说:“是啊!一看到这满天的星星,我就觉得心里特别平静,我那边的大城市晚上灯光太亮,是看不到这么美丽的星空的。”
巧儿问:“到底是什么样的城市,灯光能亮到遮住璀璨的群星?要知道就算是天底下最繁华最热闹的大宋京城汴梁,到了晚上也是城里烛光摇曳,夜空繁星满天呢!”
郑清音还没回答,小九拿起郑清音的手机说:“姐!那是仙人的天上城市啦!你看他们的城市灯光那么亮!”手机中的连续剧刚巧播放到一座城市的夜景。
巧儿低声呵斥:“别乱动郑姐姐的宝物!”在古代,会自己发光的东西大多会被惊奇地视为稀世珍宝,一块被现代人视为破石头的天然萤石也会被精心雕琢成价值连城的夜明珠,何况是可以播放视频的手机,那简直是仙人的宝器了!
郑清音说:“没关系的,随他玩吧,一个手机不值什么钱。”
这个时代的女生恪守种种教条,巧儿虽然也喜欢看星星,但学不来郑清音那样大大方方地躺在屋顶上看。她突然问:“郑姐姐,你会夜观天象吗?”
“会啊!”郑清音随口回答着。心想所谓夜观天象,无非是指星空万里第二天必是晴天,月出带晕第二天可能下雨这种传统经验罢了。
巧儿说:“那您看,这世间的战乱,什么时候是个尽头啊?以前在汴京,每日都是歌舞升平,根本不知道边关竟然兵祸连绵。”
“啊?你说的夜观天象是指预测未来?”郑清音问她。
巧儿失望地说:“连您也看不出这乱世什么时候结束吗?”她早把郑清音视为无所不能的天仙。
郑清音说:“看得出,但天机不可泄露。”她知道整个宋朝,积弱不振的大宋屡屡被外族犯边,和平是遥遥无期,但又不想看到巧儿伤心,只好瞒着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