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沧浪亭小酒馆2023年8月3日,20∶10
罗振到达时,方敬诚已经把一壶水都喝完了。服务员续水时一个劲儿地向方敬诚翻白眼,好在方敬诚看不懂这种表情。
“你怎么才来?我都等了半天了。”
“路上堵车。”罗振坐下说道。
服务员把水壶重重地放在桌子上,问:“点菜不啦?”
罗振点了几个菜,又要了一瓶好一点的酒,才把服务员的情绪安抚下来。
“你找我什么事?”方敬诚问。
“没事就不能叫你见个面?”
“真没事?我还以为你被我忽悠出城,要揍我呢!”
“说到这,我这次出去花了一万多,你给我报销了吧!”
“想得美。”方敬诚笑道。
这时,服务员把酒和两盘凉菜端上来,两人喝了头一杯酒,罗振才说:“说个正事,现在你们那边借“超算”(即超级计算机)的资源容易吗?”
“超算?”方敬诚皱起眉头,从盘子里挑出一粒花生放进嘴里,又咂了一口酒,不说话。
“不容易啊!”罗振说道,叹了口气。
“也不是不容易,现在气候问题是重头,超算资源虽然不是随叫随到吧,但是也差不多。”方敬诚苦着脸说。
罗振给了他一拳,笑骂道:“那你给我在这装什么呢!”
方敬诚笑起来,对自己的表演很满意。他问:“你想算什么?”
“有一组数据要算,而且对你可能有大大的好处。”
“对我能有什么好处?”
罗振从包里掏出笔记本电脑放在桌上,说道:“你看。”
屏幕上显示着木星的照片,比之前的要清晰许多,大理石般的花纹展现了更多细节。一道深壑斜着切过木星的表面,好像是谁在裱花精致的奶油蛋糕上踩了一脚,然后趟着走过一样。这道深壑就是之前图片上的疤痕,在“埃里克”号的摄像头下可以看出,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将木星外表面开了个口子。现在深壑已经贯穿了木星表面最有特点的大红斑,那团长25000千米、持续了至少400年的超级风暴被一切两半,像是一切两半的咸蛋黄,很快就要消散了。
“这是木星。”
“我知道。”
罗振又换了另一张图片,“这是咱们的‘守岁’号拍的。”
图片上是一片明亮的橙黄色,只在图片边缘光线暗淡的地方能够看到一些星光。
“这又是啥?”
“你听说过‘爱因斯坦的透镜’理论吗?”
“那你讲讲吧。”
“爱因斯坦曾经提到过一个理论,说光线受引力的影响会发生弯折。而如果一个天体引力巨大的时候,背后天体散发的星光就会因为引力的缘故在前方汇集,就像是光线通过放大镜。”
方敬诚点点头。
罗振屏幕中间偏右下的位置,那里有个小黑点,刚开始方敬诚没有注意到。
“这是一个黑洞,编号NJC9812-551,距离我们1.7万光年。后面是欧特星云和萨尔穆尔星云。”
“你到底想说什么?”方敬诚问道。
罗振说,“你小时候用放大镜烧过蚂蚁吗?”
方敬诚沉思了一会儿,拖长了声音“哦……”,他伸手把图片切回前一张,指着木星表面上那条难看的疤痕说:“所以……”
罗振点点头,“这束来自几万年前的光,在木星上烧了一道七万公里长的口子。木星是气态星球,光线能做到这一步,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热量,一种是光压。”罗振顿了一下,“我觉得是前一种。”
“你都得出结论了,还要超算干什么……”方敬诚突然停下,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前方虚空中的某个点,过了很久,才喃喃地说:“是里约吗?”
“没错。”罗振说道,“我不懂你们气候这一块的东西,但我总觉得今年的天气太反常了。里约热内卢那事太诡异,一直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确定的结论。只有核弹能造成那么大的破坏,可是没有哪个国家会疯狂到这个地步,况且现场的核辐射量说明根本不是核弹。我必须对这几个天体运行的轨迹进行一下检测,看看是不是这个黑洞捣的鬼。”
方敬诚对比着罗振在世界地图上标注的几个点,自言自语道:“如果你的推论正确,那这道光和它带来的热量切断了极地冷空气和副热带暖空气碰撞形成的罗贝斯波,导致全球环流的混乱,这么大的蝴蝶翅膀……”方敬诚一拍大腿,“所以这些根本不是什么气候问题,是他妈的天文问题。”方敬诚仿佛松了口气,但脸上的表情却愈加凝重起来。
方敬诚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从包里掏出来,摆在桌上。这时服务员端着水煮肉片和千页豆腐过来,可桌上早已被两台笔记本电脑占满了。
罗振摆摆手,道:“这菜不要了。”
“不能退钱。”服务员说。
“没事。能拿个插座来吗?”
服务员很快拿来一个插座,见缝插针地问:“二位需要来壶茶吗?龙井还是铁观音?”
“铁观音吧。”罗振随口答道,他觉得有哪里不对,抬起头时,服务员已经走了,水煮肉片和千页豆腐也不知去了哪里。
他用研究生时的账号登上上海天文台的数据库,来之前已经编好了一个简易的模拟程序,只要把数据调入就可以运行了。
方敬诚那边已经连上了位于贵州安顺的春然III号超级计算机,等着罗振将数据传过来。
春然III号,并不算是国内最强的超级计算机,连世界前十都进不去,不过用来运行罗振的简易程序已经足够了。
方敬诚按下回车,看向罗振,“好了。”
“需要多长时间?”罗振问。
“不知道,十几分钟吧。”方敬诚抄起筷子,桌上还剩一盘凉菜,两人一言不发地在盘里找花生米吃。
过了一会儿,电脑响了一下,方敬诚抬头看看,把电脑推给罗振,问:“什么意思?”
“我猜得没错,”罗振说,“那个放大镜果然擦着大气层,掠过了地球。”
“为什么我们之前没有注意到?”
“我们地球观测的范围还是太小。用放大镜时,光锥之外的蚂蚁,也不知道有那么一个光点在等着它。”罗振喝了口茶水,“现在你可以准备写一份调查报告了。”
“这么随意地掠过一下,里约热内卢就死了一百多万人?”方敬诚惨然,“如果正直照上的话……”
“就是木星那副样子。”罗振说,“怎么还不上菜?我都快饿死了!”他站起来,正准备叫服务员,电脑又响了一声。
“怎么回事?”罗振回到电脑前。
“程序还在继续运行?”
“我的天!”罗振喃喃道。
“怎么了?”
“那束光还会和地球的运行轨道重合一次,在391天之后。”罗振摊在椅子上,“这次,是正直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