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全三冊)

後 記

字體:16+-

曆時將近三年,一百多萬字的《李鴻章》(全三冊)終於完成了,創作算得上十分順利。敲完最後一個字,我想,首先應該感謝本書的責任編輯田敦國老師。《左宗棠》(全二冊)完成後,田老師就問我下一步的創作計劃,並幫我確定了《李鴻章》(全三冊)這個選題,並建議我創作“近代名臣係列”。

中國近代是一個極為震**的時代,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同時也是一部探索、奮鬥的曆史,迸發過思想的火花,也曾有過富強崛起的希望和民主自由的曙光。中國的強國之路是從近代就開始探索的,中國夢也是從那時起就在部分先行者的心中開始跳躍了。

林則徐在與洋人的交往中,發現了中西差距,並受到了極大震撼,提出“師夷長技以製夷”的主張,企望開啟中國的強國夢。但他來不及實施,就被發配新疆。隨後的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尤其是李鴻章,把富國強兵之夢付諸實施,辦電報、築鐵路、建輪船、籌劃近代海防,卓有成效。當定遠、鎮遠等鐵甲巨艦傲然海上的時候,驕傲和自豪也曾在不少國人的心中**漾。

然而,機遇總是擦肩而過,當中國尚未真正崛起之時,就因“甲午戰爭”一敗塗地,又因《辛醜條約》一蹶不振。袁世凱有能力更有野心,他認為民主那一套亦不能使中國富強,更因根深蒂固的皇權思想,從而使他走上了恢複帝製的不歸路,使中國前進的步伐又增挫折。

這一段曆史,先行者的奮鬥和探索是值得尊重和肯定的,也有許多的教訓至今仍有警示意義。比如近代改革缺乏頂層設計、沒有形成舉國一致的理念;比如嚴重的腐敗銷蝕了軍隊的戰鬥力和國民的愛國熱情;再比如不知彼不知己卻一味好戰,至有甲午之敗、辛醜之恥。今天,中國正在崛起,麵臨著更多的風險,更需要保持警惕、清醒和慎重。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