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刚给祖龙续命,他拿出世界地图!

第147章 先扶持,再造反?

字体:16+-

说实话,对于胡亥的言语,张世安相当失望。

他知道这小子本身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从短暂的接触中也能判断出胡亥并不是一个好学生。

但他没想到,胡亥对于事物的理解是这样的。

看不上班级上的同学,看不上所谓的算数,更直言把这种没用的课都划掉,他不想浪费时间。

他不知道的是,算数,或者说数学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的改变有多么的大,又是多么的重要。

或许这一切都可以理解。

毕竟胡亥的身份摆在那里,嬴政的儿子,秦国的皇子,虽然说不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也掌握着相当之高的权利与地位。

他的一言一行,就能折磨死不知道多少人,决定多少人的生死。

现在坐在他身边的人,都是往日他看不上的人。

这些穷苦人家的孩子,在往日压根就不可能出现在他的身边,更不会出现在他的交友圈里。

歧视,倒也可以理解。

只可惜张世安是平民出身,他是靠自身努力在战场上征战才获得的爵位,再之后才拥有现在的地位。

他一直都站在平民的角度上,站在普通人的方阵里。

对于胡亥这种高高在上的人,张世安是不想理解,也懒得去理解。

徐夫子一直站在张世安的身边。

按理来说,回平安县之后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应该就是去搞点新茶,再弄口酒水喝。

但自从知道胡亥跟着张世安回来之后,他的心思就一直在这件事情上,自始至终一直跟在张世安的身边,就是想知道这件事情的具体发展。

用徐夫子的话来说,他倒真想看看张世安这样的人物能怎么教导嬴政的儿子。

更想知道胡亥这个秦国的皇子,会以什么样的姿态面临张世安的教导。

现在看到胡亥这般态度,徐夫子觉得是张世安的教育吃了瘪,当即会心一笑:“怎么,发现这个帝师不好当了吧。”

“当初你领下这个帝师头衔时,就应该料到会有这一天。”

“这个胡亥我看不是省油的灯,这么懒散,还期待你支持他,又是一个只会仗着身份求支持的家伙。”

张世安斜着看了一眼徐夫子,不知道他这句又是什么意思。

结合这家伙的年纪,或许他在战国之时便见过这种家伙也说不准。

张世安在这些小语句上多浪费时间,只是认真道:“我只不过是例行公事,完成我一个大秦帝师的任务罢。”

“他胡亥能不能成,会发展到什么地步,我不在乎,一切都看他自己,随遇而安罢。”

“至于想要我的支持……小老头,你不是一直劝我造反?现在说支持不支持的又有什么意义。”

张世安也突然发现,自己在大秦体系中的地位好像确实不低。

甚至于胡亥这样的皇子已经开始有意识的谋求自己的支持。

好像他的力量已经有点能够扭动皇子争取皇位,能够在其中提供一些助力了。

徐夫子并不知道张世安在想什么,如果他知道了张世安的心中,或许会给上一句你小子总算是明白自己现在不再是当初那个愣头青傻小子了。

徐夫子只是讪笑:“造反和支持又不冲突,其实我一直以为,现在并不是造反的一个好时机。”

“毕竟秦皇还活着,这一位横扫六合的人物也不怕他人,哪怕现有的反秦之人全部一同起义,我看嬴政也有本事能够一一平定。”

“现在的秦国是嬴政一手带出来的,六国的疆土都是他打下来的,说他怕,我也不信。”

“故此我以为在他活着的时候,你好好当你的平安侯嘛!到时候支持一个皇子坐上皇位,权利进一步增强,岂不是更有机会。”

不得不说,徐夫子这一番话终于有些新奇,开始有一些道理在其中。

换做过去,这小老头子讲的也就是一些张世安想过千百次的内容。

一直念着造反造反,却也讲不出一个具体的计划来,在张世安看来,这些都是空口无凭的放屁,没有任何意义。

但今日这句先支持皇帝上位,再谋求机会,确实让张世安有些打开思路。

或许这样真的行?

徐夫子用手肘撞了撞张世安:“不过这个叫胡亥的家伙还是差点意思,我觉得他有点烂泥扶不上墙的味道。”

张世安吐出一口浊气,发出感叹:“我也是这么想的。”

“只希望此子之后的表现能够亮眼一些,至少也得拿出一个让我欣赏的地方吧。”

徐夫子同样点头。

后续的几节课,胡亥一直时来时不来。

他的逻辑非常简单。

如果是张世安上课,又或者说张世安在学校,那他就会出现在座位上。

如果张世安躺在自家宅院,亦或者说有事情出去公干,那么胡亥就不会去学校。

在他看来,学校那些什么算数课、经济学、战争学都是小孩子玩的东西,也都是没有意义的东西。

算数课,是下等人谋生用的。

经济学,他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经济,同时经济学也已经上到了后期,开始出现一个个专有名词,胡亥压根跟不上进度。

跟不上的同时,胡亥还觉得去询问那些学童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情,自己这样的人物怎么能去向这些身份卑贱的家伙询问?

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在胡亥看来也是在面对平等的人可以如此。

对于下等人,没必要去求教,对方也压根教不了自己。

对于战争学,胡亥倒是有些兴趣,因为他知道张世安过去是通过战争夺得的侯爵,在河套战场上与匈奴疯狂周旋,最后更是杀死了匈奴单于头冒。

对于张世安的功绩,胡亥是非常佩服的,这是一种对于强者的膜拜。

只可惜,战争学需要和算数以及其他课程配套,胡亥很难单独从中学到什么。

再者便是,后来的胡亥突然意识到,自己其实并不需要懂得怎么打仗。

如果他当上皇帝面临战争,只需要选择一个会打仗的臣子去应付。

而他只需要会用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