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家的情况大差不差地介绍完之后,泉上县令把目光集中在胡亥的身上。
他期待胡亥能够说点什么东西。
在这位泉上县令看来,这一次剿匪的性质已经出现变化,泉上县的任何事情都不比面前这位大秦皇子来得重要。
他这个县令的官职在胡亥面前也是屁都不是。
一切自然要听从胡亥的命令。
胡亥表面上淡定,实则心中相当慌乱。
他没想到这一落地就要让自己来发号施令,对于军中的事情他向来都是大概明白事理,却没有亲自上过阵。
在朝堂上摇旗助威大义凛然当然没有问题,但真要让他说点什么简介,不大现实。
从平安县到泉上县这一段路,就能够窥探出胡亥的真实水平。
在犹豫片刻后,胡亥做出自己在抵达泉上县后的第一道命令。
休整。
胡亥认为,兵将出战,其身上之压力不小,之后还要让人家拼命,自然不能让人精神太过紧绷,是需要一个缓和时间的。
反正贼寇就在那里,一时半会也跑不到那里去,暂且休息一下不会有任何问题。
此命令一出,麾下众人自然是欣喜,当即在泉上县中撒丫子跑。
泉上县令也觉得正常,随即安排胡亥在自家住下,而自己则携带着家眷到衙门休息。
依旧是那句话。
在泉上县令看来,伺候好胡亥这个皇子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剿匪。
杨家兄弟,聚义星?
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别影响他升官。
…………
时间一天天过去,胡亥所部依旧在泉上县内。
下面这些兵丁一方面从张世安的民壮中抽调出来,另一些也是从李冰手下的上谷精锐中弄来,本质上都是一些良家子,军纪相较于其他部队也能算得上优良。
但让这些兵丁一点事情都不干也是不现实的,杀人放火,**掳掠的事情没有发生,可买东西时强行少给钱,偷鸡摸狗却频频出现。
寻常百姓不敢和兵丁起冲突,心中却不乏有怨言。
泉上县令坐镇衙门,自然听到这些声音,也有不少人来他面前说这些事。
他都是嘴上表示明白,却也没有一点行动。
这是也很正常的事情。
他一个县令,哪有胆子去管一个皇子的事情。
要是真惹得胡亥不高兴,官位不说,指不定脑袋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要给拿下,哪怕胡亥本人对他没什么动作,朝堂之上可不缺想要讨好一位皇子的人。
胡亥也知道这件事情。
他是没有领兵的能力,但没能力与蠢是两回事,他是一个聪明人。
在驻扎的过程中,胡亥多次召集李冰派来的那位秦军小将讨论,那小将却也拿不定一个主意。
多次交流下来,也没给胡亥拿一个准信。
想来也是为胡亥剿匪这件事情在小将看来太大,他深怕因为自己的原因导致出现问题,最后落得个连累全家的下场。
就在胡亥忧愁之际,一个小兵找上门来。
胡亥总觉得这个小兵很眼熟,直到他做出自我介绍。
赵平安。
一瞬间,胡亥想起了这个人。
这不就是学堂上的一名学生吗?
赵平安对胡亥抱拳道:“先生说,既然要让胡亥公子出风头,那他便不好露脸,但他也担心胡亥公子会出现些许意外,所以就派遣我来了。”
“先生的心里一直惦记着胡亥公子,这才让我潜伏在兵丁队伍当中,掩人耳目,助力公子。”
胡亥原本并不大信任赵平安。
原因也很简单。
在胡亥看来,你赵平安不过是一个在学堂里待上一两年的学童罢,身上没有功绩,之前也没有做过什么大事,平平无奇。
一个学童能做出多少事情来,能辅佐出什么东西?
胡亥对于学堂的教育不是很看好,自然顺带着也对赵平安也看不上眼。
他本想把赵平安哄走,但转念一想,这可是张世安的安排。
在胡亥看来,张世安这么做就一定有他的道理,那么面前的这个小学童很可能还真就能解决他面前的麻烦。
他可以不信任所有东西,但唯独相信张世安的判断。
对于现在的胡亥而言,张世安就是他的救命稻草。
胡亥微微咬唇,略有纠结,片刻后向赵平安问道:“我比你年长几岁,托大叫你一声平安。”
“平安,你对现在的情况有什么看法。”
赵平安不在乎胡亥叫自己什么,他只是完成张世安交给他的任务:“现在我们在泉上县里休整已经足够久了,再待下去城里的意见会很大,而且到时候详细写战况时也会不好看。”
这一点,胡亥心里清楚。
他微微点头,示意赵平安继续说下去。
于是,赵平安的声音继续响起:“城外的土匪很多,但归根结底也就是那两个,我已经去看过,杨家兄弟的老巢躲在深山里,一旦遇到危险就能往山里扎,确实不好弄。”
“但那个聚义星不同,他为方便下山劫掠和收拢山下流民,山寨扎在半山腰,想用口子卡住山路,以此形成以上御下的姿势。”
听到这里,胡亥低下头,有些惭愧。
他必须承认,自己不如赵平安。
到泉上县也算有日子了,结果他连城外的土匪都没有让人去查看过,如果不是赵平安有所准备,现在他也只能是两眼一抹黑。
无形间,他对于赵平安更加信任起来。
“平安,你继续说。”
赵平安点点头:“他想以上御下,但山路其实有多条,他无非就是仗着先前的将领都是客兵,一点不熟悉,所以才肆无忌惮。”
“兵家取胜,可以神速,他们现在知道我们还在泉上县城内,对我们没有多少戒备心。”
“我们完全可以趁着下半夜抹黑出动,迅速赶到山路另一侧,然后趁着清晨时分天色已亮,人却还昏昏欲睡之时,迅速出动。”
赵平安反复:“我们有四百五十兵丁,他寨墙不高,士卒突入其中,打开寨门,骑兵进入,如屠猪狗!”
听罢,胡亥深呼一口气。
他已经被赵平安彻底说服,随即紧紧握着赵平安的手:“贤弟,有你在,我心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