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梁晓声小说精选集(套装共10册)

5

字体:16+-

无家可归的徐淑芳一直“客居”在他家里。

对于同院的邻居们说来,他和她究竟以一种什么关系相处,是个难猜的谜。他们怀着种种好奇,想从她脸上破译谜底,但她却很少迈出他家的门。他们偶尔在院子里看见她,她便立刻低下头,像自惭形秽的麻风病人一样逃进屋去。他们想从他脸上获得信息,满足好奇心。可他脸上既没有新婚后的和美表情,也没有蒙受奇耻大辱的可怕阴云。他一如既往,对所有的邻居都很礼貌,很客气,见面一如既往地称呼他们“大爷”“大叔”“大娘”“大婶”……只有从郭立伟脸上,他们才获得一点儿反馈。这个当弟弟和当小叔子的,常常以一种警告的目光回敬邻居们好奇的目光。那种目光的含意是——谁若敢议论我们家,我就对谁不客气!于是好奇的邻居们得出结论——她——依然是他们家的人。但邻居们总还不免觉得,在那兄弟俩歪斜的家门内,经历了婚礼那一天的花圈事件之后,居然还能进行着正常的、安静的、平和的生活,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在那扇歪斜的家门内,处境最尴尬,最难堪,内心世界最复杂的,并不是郭立强,也不是他的弟弟郭立伟,而是既合法又不被承认的新娘子和嫂子徐淑芳。一张结婚证书,以我们共和国的庄严法律的名义,将她和这兄弟俩组合在一个家庭之中。而那架在婚礼上被烧毁的花圈,以一个,不,它代表二十余万返城待业知青的情绪和心理,无声地发出道德的呐喊,全部诋毁了那张结婚证书的法律力量。普遍的良心是普遍的道德的基础。这个古老而无懈可击的逻辑,时常使她独自悲哀地暗想:不仅仅是一个王志松,二十余万返城待业知青都会谴责我,唾弃我,包括他。他虽然重新收留了她之后,待她以礼,但他内心深处肯定是极其蔑视她的,毫无疑问他已收回了对她的爱情。对于爱情,礼貌是比仇恨更加彻底的决裂。没有人启发她,她全凭一个女人的本能悟到了这一点,这是女人无师自通的箴言。它用看不见的文字刻在女人的心上,没一个女人对此是“文盲”。

兄弟俩都上班后,她独自“留守”在他们的家中,尽一个名副其实的“看家婆”的种种义务。她常怔坐床边一两个小时之久,陷入无解的沉思默想和无边的忧情苦绪。而在他们下班之前,她给他们做好饭,烧好洗脸水。吃过饭,兄弟俩都从不在里屋多耽留一分钟。一道门槛,隔成她和他们的两个领地。

一天早晨,她梳头时,头发一缕缕地脱落了。她有生以来第一次从镜中看到了自己青白的头皮,所剩无几的稀疏的余发,像伪装草率而拙劣的尼姑的头。她被自己那种样子吓住了,手中拿着木梳呆若顽石。镜中的她那双惊愕的眼渐渐盈满泪水,镜外的她却在心里对自己说:徐淑芳徐淑芳你不要哭!即使你变成了一个怪物你也不要哭!你要刚强你要刚强……

他恰恰在那一时刻走进屋里,仿佛从她身上发出了一道无形的闪电,将他击得倒退了一步。她立刻弯下腰,捡自己落在地上的缕缕头发。捡完了,她已没有力量站起身来,也没有力量抬起头来。她竟手中抓着自己的落发瘫坐在地上了……

当她的意识从一种麻木的状态中挣扎出来时,他们早已离开了家……

那天晚上,当他们回到家里,见她头戴一顶旧的单军帽,那是弟弟的,不知她从哪里翻着的。

这几天,郭立强开始复习功课,每天晚上才不得不进入里屋。他和她,一个坐在床边,一个坐在桌前。一个悄无声息地两眼瞪着某处发呆。一个聚精会神地看书,演算,吸烟。他将闹钟定了时,到十点,铃声一响,他便立刻走到外屋去,不再进来。

昨天晚上,他刚走到外屋去,又要进里屋来取放在桌上的烟。

她却已经将里屋门插上了。

并不是为了防范。不,绝不是!防范他?她连这样想也没有想过,何况她是没有任何理由防范他的,因为法律已经宣告了她是属于他的女人,她自己对于这一点也是认可了的。何况这是他的家,她没有任何理由阻止他随时进里屋。

她立刻给他开了门。

他走进来后,说:“你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

“我……”她像严重侵犯了别人的权力似的,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他从桌上拿起烟便走,走到门口,转身望着她又说:“我明天一定去找他,一定让他来接走你……”

“不!”她叫喊起来。仿佛一个孩子听到大人威吓地说,要让魔鬼将自己带到一个什么十分可怕的地方去。虽然他的话中毫无威吓的成分……

此刻,她仍像前几天晚上一样,呆呆地坐在床边,凝视着鞋尖。

这双猪皮皮鞋还是在婚礼那天开始穿的,穿后一次也没打过油,已经很肮脏了,还沾有她的血滴。

她心里却在暗暗祈祷那闹钟的铃坏了。她感到无比孤独,仿佛是坐在一条小小的木舟上,木舟漂**在被暗夜笼罩的汪洋大海中。有他在眼前,她似乎感到那种咄咄逼人的从四面向她压迫而来的孤独减少许多许多。虽然他每天晚上一走入里屋,便坐到桌前去,直至离开不看她一眼,不跟她说一句话。她还是觉得他的存在对她意味着可以朦胧望到的彼岸。

她祈祷那闹钟的铃坏了。

它的弦上得很足,走动之声清晰有力,到十点,铃准响。

那时“木舟”上又只剩她自己,“彼岸”也将随之消失。

她简直已无法忍受晚上十点以后的孤独。

真正置身在一条小小的木舟上,漂**在被暗夜笼罩的汪洋大海中的人,是多么希望和另外一个人为伴啊!哪怕是仇人!仇人的存在所造成的威胁也比那样一种孤独所造成的恐惧小些。

何况他不是仇人,他是她的“岸”。虽然朦胧,但存在着,代表着陆地。他是她所能望到的唯一地平线。

她祈祷闹钟的铃坏了。

她不祈祷自己脱落的头发重新生长出来,却一遍又一遍暗暗祈祷闹钟的铃坏了。

它的弦又上得多么足啊!它的走动之声又多么清晰有力啊!

嚓、嚓、嚓……

这声音冷酷无情。

一到十点,它准响。

她诅咒那有节奏的嚓嚓声。

她祈祷闹钟的铃坏了。

她不禁抬头看了他一眼,见他将头伏在手臂上,夹在指间的一截烟还燃着。她以为他不过是那么休息一会儿,见他许久都一动也不动,才断定他是那么睡着了。这几天内他明显地消瘦了。她从内心里对他涌起了一种怜悯之情,和一种深深的羞愧。她没有给他的生活带来任何一点儿慰藉,连一个女人能够带给一个男人的起码的慰藉也没带给他。她只不过是他的一种负担,也许仅仅是一种道义上的负担。这想法如同老鼠嗑木箱一样啃咬她的心。

她慢慢站起来,轻轻走到他身旁,从他手指间抽出了那截烟,捻灭在烟灰缸里。她俯视着他的头,他的头发浓密而蓬乱。他的脖子很粗壮,由于头微垂着,显示出有韧力的曲线。她想:他真是一个男人啊!一个男人有着这样的脖子,是绝不会在生活面前轻易低下头来的。

她又俯视着他夹过烟的那只手。那只手又大,又厚,虎口的肌肉凸起。虽然放松着,却使她感到,在睡梦中用力一握,也肯定会将什么坚硬的东西握碎。

这只手曾爱抚过她。一个女人被这样的一只手所爱抚过,便永远也不会忘记有着这样一只手的那个男人。当这只手以前握住她的手时,她便从内心里产生要求被爱的强烈渴望。当这只手轻轻抚摸她的脸颊时,她每次都不能够不闭上眼睛,不能够不像孩子似的偎在他怀里。尽管在那一时刻,她心中也无法忘掉“王志松”这个名字。但自己对自己良心的谴责不过成为渴望爱抚的心理要求的变奏序曲。是的,她那时所渴望所要求的,不是去爱,而是被爱,仅仅是被爱。也许由于他有恩于她,也许由于他是那种不肯过多流露温情的男人,也许还由于其他许多她所弄不明白的原因,使她内心里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屏障,阻隔了她对他的感情。这种感情仿佛被篱笆围住的羊儿,仿佛永远只能在一个极有限的范围内活动。

但是此刻,她内心里忽然萌发了一种微微的波动。她极想抱住他的头,亲吻他的头发,亲吻他的脖子,亲吻他的手。女性的心从被爱的摇篮中觉醒了,恰恰当她不再被爱的时候觉醒了。她一旦觉醒,她便不再满足仅仅被爱。她忽然觉得自己是那么需要去爱,那么需要强烈地爱一个男人。这种冲动萌发得那么突然!使她的心理毫无准备,那道无形的屏障一下子便被突破。咄咄逼人的仿佛从四面包围着她的孤独,压迫得她的心灵无依无傍。它带着一股深厚的柔情一股猛烈的**一种急切地全部给予的愿望,要主动地报答地偿还地不顾一切地贴紧跟前这个男人的心!它使她整个人像马上就要燃烧起来一样!

她情不自禁地伸出一只手,想要抚摸他的头发,他的脖子,他的手。

这时,闹钟的铃突然急促地响了。

他猛地抬起头,有些惊异地瞧着她。

她立刻下意识地缩回了那只手,慌乱地放在胸前,接着放在桌子上,随后藏在衣角下,并用另一只手隔着衣服紧紧握住了那只偷了东西似的手。

她嗫嚅地说:“我……见你睡着了……还夹着烟,就……替你把烟掐了……”她感到自己的脸像靠近了烧红的火炉,被烤得灼热起来。

他不再瞧着她,止住闹钟铃,合上课本,站起身来。

她悄悄退回床前,又如先前一样坐下去,同时垂下头。

他转过身时,问:“你为什么不同意我去找他?难道我们的关系……可以这样长久维持吗?”

她不回答。

他又说:“我等待着你回答呢!”

“不……”她依旧低垂着头。

“为什么不?更痛苦的不是我,也不是他,而是……你自己……”

“你不必去找他,让我自己去找他吧!”她缓缓抬起头,用一种恳求恩准的目光望着他。

“我担心他会伤害你。”

“他不会的。”

“那你明天就该去找他。”

“明天,我……做不到……”她又垂下了头。

他注视了她一会儿,不再说什么,大步走到外屋去了。

她顿时又感到那种咄咄逼人的孤独从四面向她包围过来。仿佛别人看不到的冰凉的水,渐渐没及她的双腿,没及她的胸,就要使她陷于灭顶之灾,她感到窒息得有些喘不过气来。她再也坐不住了,她站起来,走到桌前,在他刚刚坐过的那把椅子上坐了下去。桌上摆着一面小圆镜。她瞧着镜子,慢慢从头上摘下了那顶旧的单军帽。

苍白而憔悴的脸,稀少得可怜的头发,一个伪装得又草率又拙劣的病尼姑的形象。

她目光呆滞地瞪着“她”。

命运,命运,你把我变成了这么丑的样子,我也绝不向你屈服!王志松,王志松,总有一天,我会具有勇气去找你,当面对你说,我无过!

她心里一边这样想着,一边轻轻拿起小闹钟,将上铃弦的旋钮拧了下来,揣进兜里。思忖片刻,又站起身走到窗前,轻轻打开了小风窗,从窗口扔到外面去了。

外屋,兄弟俩在说话,她注意倾听着。

“哥,从明天起,你别去上班了。”

“那怎么行!临时工,三天不上班就除名。”

“要不我替你去干?我跟厂里说说,领导会同意的。”

“你的腿不好,怎么能干得了那么重的活!”

“再有几天你就要参加考试了呀!”

“不行!”

“哥,你一定要听我的!你一定要争取考第一。这不是全国高考,捣鬼的名堂多了!考第二第三,别人把你顶替下来,你也没处讲理去!”

“别说了,快睡觉吧!”

她走到外屋去,对他说:“你应该听立伟的话,明天开始,让我顶替你去上班吧!”

“你?”他看了她一眼,摇摇头,坚决地说,“不行!”

她比他更加坚决地说:“如果你不同意,明天我就离开你的家!”

“去找他?你早该如此!”

“不去找他,去流浪!去讨饭!”

这时,外面传来宣传车的广播声:

“全市公民请注意,全市公民请注意,市公安局颁布‘特殊治安令’,从明日起,晚十点以后,行人必须随身携带工作证件。对可疑者,公安人员有权进行盘查或者拘留……”

广播声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

“各街道委员会、各派出所,要对返城待业知识青年实行认真严肃的注册登记,各影院、剧院、广场及其他公共场所,严禁返城待业知识青年以任何理由举行任何形式的聚会……”

郭立伟从吊铺上探下头对哥哥说:“昨天中午有三个返城待业知青,拎着一个手提包闯进了市劳动局局长办公室,把手提包朝局长的办公桌上一放,从里面取出一个炸药包,逼着局长亲自给他们开介绍信介绍工作,否则他们就要点炸药包……”

“结果呢?”郭立强低声问。

“局长给他们开了介绍信。他们得意扬扬地离开劳动局,在马路上被公安人员铐上手铐逮捕了……炸药包是假的……”

啪嗒!

三个人都吓了一大跳。

是风将里屋的小风窗关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