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探墓实录

第二十章 爹的消息

字体:16+-

听声音就知道是沙把舵。

孙安宁很识相地跟老沙打了个招呼离开,留下老沙跟我坐在店里面面相觑。

老沙递给我一支荷花,他自己连抽了三颗,抽得我心里一阵发毛。

“把、把舵?那天被撬了货的事儿……”

老沙摆摆手:“那事儿不要提了,老曹做得对,眼下没有其他的好办法。”

“那您?啥事儿这么糟心?”

“你爹。”老沙用力吸了一口烟,缓缓吐出两个字。

我顿时心脏提到了嗓子眼儿:“我爹怎么了?出事了?”

“没有。”老沙道:“不用担心,我是得到了一些老秦最近的消息。”

“老秦最近的行动,与我们在厌次侯墓得到的那张蛇皮有关。”

我顿时有些紧张:“那张画着龙脉地图的蛇皮纸?”

老沙从怀里掏出了蛇皮纸的复制件摊在桌上:“当时在厌次侯墓中我们没有仔细看。这图上有很多处标记,应该是每条龙脉中较为关键的地点,其中一个地方,就是我当年第一次见到那个龙牙形状的地窖。”

老沙指着图上的几条龙脉念着上面的字:

“南为阴,北为阳,中为乾坤了阴阳;

南岭尾,武夷身,黄山为首蔑京杭;

北阴山,盘龙身,燕山昂首吞燕京;

中昆仑,秦岭心,嵩山佑首立中原;

三龙聚,护乾坤,紫金终有泰山炉;

天地间,人有道,道聚秦岭龙牙祭。

我当时找到的地方,就在这昆仑山的北坡,挨着塔克拉玛干沙漠。”

老沙接着说道:“我得到的消息是,老秦最近在沿着秦岭昆仑嵩山一带行走,他去的地方,刚好能对应图上的几个点,阳春会的人也在盯着他。至于盯着我们的那些人,应该也是阳春会的人。”

“把舵,您说是不是这些地方藏着什么宝贝?那些盯着我们的人是什么原因?”

“有没有宝贝那谁也说不准,至于盯着我们的人,现在看来,一是为了三年前我差点丢了命的那处地窖,二是盯着你。”

我想了想,问老沙道:“把舵,您能告诉我您是在哪里得到的这些消息吗?”

老沙又点了一支烟:“圈内,有一些以卖消息为生的人存在,这些人人脉极广,消息来源也很真实,平时卖的最多的信息就是盲窖。”

卖盲窖的事情我倒是听小东、小西他们说过,有些人比较擅长寻找地瓜窖,但是自己不想涉险去摸,便将地瓜窖的相关信息高价卖给他人。

老沙的信息,可信度应该很高。我爹不告而别,竟然是为了龙脉地图?可这里面究竟藏着什么?跟我爹又有什么关系?

我问道:“把舵,您当时找到的昆仑山那地方很危险?”

老沙点点头:“九死一生,可以说是我这几十年中遇到的最危险的地窖。”

“那您说,这地图到底隐藏着什么?我爹跟这东西又有什么联系?”

“现在还不得而知,我估摸着,这里面暗藏之物不简单,你爹应该知道些什么,所以阳春会才一直让数人分头跟着他。”

“那如此说,我爹倒是短时间内没什么危险。”

老沙笑了下:“老秦不简单,在扫地流中,不亚于我在分沙流中的地位,阳春会不会轻易动他的;包括他的儿子,你,我这两天想了想,莫不如,我们跟着你爹的行踪走,一是可能会找到你爹的线索,二是也可能帮上你爹。”

我点了点头,想了想,起身将爹留下来的那个铁疙瘩取了出来:“把舵,这是前几日我在家里找到的,我爹留下的,您看看这是个什么东西。”

老沙伸手接过,将外面的包裹打开,露出了里面那颗拳头大小的方形铁疙瘩。

“这是……陨铁?”老沙看了一眼便皱起眉头:“提取工艺倒是有些粗糙……”

“您能看出这是个什么物件儿吗?”

“看不出……光溜溜的铁疙瘩,是个古物,但真看不出是个啥,也看不出哪个年代。”

说着,他看到了包裹着铁疙瘩的蛇皮纸上的图案,思索了下,将我放在铁疙瘩身边的那枚从厌次侯墓中带出的龙牙拿了起来,缓缓将其探进铁疙瘩其中一角的针孔中。

没想到的是,龙牙竟然顺利探进了十分细小的孔中,在老沙的操作下一点点划向深处。

“这是个机关?!”老沙说着,就听得“啪嗒”一声,龙牙似是合在了卡扣中。

“这是钥匙?”我可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把舵,这里面藏着东西了?”

老沙也有些兴奋起来:“八个钥匙,找到八个钥匙就能打开这东西!”

“八个?”我瞬间又泄了气:“那得找到什么时候去……”

老沙看着那铁疙瘩:“人定胜天,你得记住这四个字。”

说罢,他将铁疙瘩递还给我,然后看了一眼时间:“今天的第一件事说完了,现在第二件事,你要查你的高考分数。”

我顿时耷拉了脸,叹了口气拿起座机,打了查分电话,听着里面报着分数,一个个记在了纸上。

令我意外的是,竟然考了466分,要知道我自己估摸着也就三百出头儿!

看到我的分数,老沙也有些意外,脸上现出一丝轻松:“这个分数就好说了,在本科线上下浮动不大,你直接报轻工学院建筑学就好。”

“真的?”这倒让我有些意外:“我能上大学?还是本科?”

老沙应声道:“这个专业的主任是我的好友,我跟他打过招呼了,报志愿时你直接填上即可。”

乖乖!这个意外的惊喜让当时的我差点跳起来,可我也不会想到,后来那位老师被我害死了……

孙安宁比我少了一百多分,报了一所青岛的民办专科院校,我俩出去玩了一周,回到济南后不两天,就接到了老沙的电话,让我直奔河南尉氏县。

我急忙定了火车票,经郑州辗转来到尉氏县,找到了正在一间小旅店里打着升级的老沙他们。

小东朝我点了点头,小西貌似牌运不顺,见到我直接一巴掌拍在我脑门儿上:“来来来,换换手气,都落我跟曹大师一圈了!”

我看了一眼她的牌,乐了:“姐,你这牌,换成如来佛祖的手或许能赢。”

“去去去去!几点了?这都晚上七点多了啊,快去楼下小店弄点吃的喝的,我追不上今晚就都甭睡觉了!”

土碗曹打得没了精神,朝我喊道:“小子,弄两瓶劲酒,给我涨涨后劲儿!”

我应了一声,下楼在小炒店里要了五菜一汤,拿了两瓶劲酒回到旅店,老沙也是饿了,故意输了两把,小西这才饶了他们。

吃着菜喝着酒,我问老沙为何来尉氏县,说实话,要不是老沙告诉我,我都不知道中国还有这个地方。

老沙吐着鱼刺问我:“你忘了蛇皮纸上的字是谁写的?”

“哦……那个叫啥,宋代的一个宰相,我想想,吕蒙正!”

“嗯,咱先不管他是如何进入惠城厌次侯墓的,那张蛇皮应该是他带走的,然后按照上面的地图在寻找什么东西,可是最终没有找到,便将自己悟出来的东西写在了蛇皮上又放回到厌次侯墓中。这个吕蒙正,也是山东人。”

我无法将这两个相隔数百年的人联系起来:“他们是亲戚还是啥?”

“不确定。”老沙砸吧了一口酒:“这个吕蒙正的墓,就在这尉氏县,而且在他葬在此处之后,墓葬边上边形成了一个小村,就是现在的尉氏县小寨村。”

我也咂摸了一口酒:“您是说,吕蒙正的祖辈,可能是厌次侯的守墓人或者是托孤人?而小寨村的人,又是吕蒙正的守墓人?”

“很可能。我查阅了很多吕蒙正的资料,明朝时,万历皇帝忽然给吕蒙正立了一座碑,这件事情就有些蹊跷。吕蒙正的后人也多是大官大儒,所以我才想来看看,是否能在此处找到一些线索。”

我乐了:“直接说挖了他的墓看看不就得了!”

小东瞪了我一眼:“你找死?那里平地起墓冢,高二十余米,附近还有小寨村的人,怎么挖?”

我苦笑:“那怎么办?咱可不能直接找小寨村的人问啊……”

“谁说不能?”老沙笑笑:“等会儿会有人送上门的。”

我看了看小东跟小西,他俩也不言语,我也就不再问,吃过饭便躺在**看着电视。

等到晚上快十点钟的时候,小西已经昏昏欲睡,我揉了揉眼睛,想要洗把脸,忽然听到门外有脚步声越来越近,走到我们门前,塞进来了什么东西。

我急忙伸手捡了起来,见是一张服务卡,上面印着不知从哪里找来的美女图片,下面有个联系电话。

我转身想扔掉,老沙却朝我摆摆手,拉开窗帘的一条缝隙向楼下看去,我不明所以,蹑手蹑脚走过去也跟着向下看,不多时,就见一名穿着帽衫的男子迅速离开,又进了对面的一家旅店。

老沙扭头朝我说道:“小子,打电话,叫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