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修仙高手

第三百零八章 《金刚经》

字体:16+-

冯春林有些意外,他和色无和尚往日并无交情,近日更是立场不同。色无和尚就算要找人帮忙,也该去找他的故交,又何必来找他?

他又怎么能肯定自己一定会答应他,并老老实实办好呢?

不过既然色无和尚已经开了口,他也不妨听之。

“大师但说无妨。在下若是力所能及,倒也不吝帮忙。”

色无和尚走到孙邦彦面前,从口中取出一个密封完整的锦盒。冯春林认得这锦盒上雕刻的图案,正是佛教最为出名的天龙八部众。

八部天龙为佛教护法众,其中既有神灵,也有恶鬼,更有有非人的后天智慧生灵,都是曾旁听过佛教经典之众生。

在佛教的法典之中,这八部众常常代表了供奉佛宝的众生而雕刻在容器,寺庙建筑之上。

换句话来说,这个锦盒之中所藏有的便是一件佛宝。

“这件东西我昨天傍晚便想送给你的,但想到你还有一个师父,若是不当着你师父的面,私下就送给你,恐怕会让你和你师父之间产生间隙。”色无和尚解释道。“所以我一直等冯科长到来。”

孙邦彦朝色无和尚的脸上瞅去,见其一脸笑意,目光柔和仿佛在看自家的小辈。这种目光让孙邦彦心中有了一丝触动,因此他打消了看看冯春林怎么说的念头,直接接了过来。

色无和尚轻轻拍着孙邦彦的手说道:“这东西你现在不要打开,等你回去以后让道愿和尚教会你怎么温养其中的佛宝,之后在打开。此物乃是我昔日从华首寺带出来的唯一一样东西,对于我来说用出已经不大,所以便送给你吧。”

冯春林出声问道:“不知可方便告知里边之物为何物?”就算这件佛宝十分珍贵,但若是不知道其中东西为何物,贸贸然带回去,谁知道会不会对孙邦彦造成什么意外的影响?

面对四品的阿罗汉,冯春林觉得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色无和尚也早就猜到冯春林会有此问,信手一挥,两人之间出现一道光幕,那光幕之上印出一卷卷好的经文。

“此物乃是须菩提尊者亲手所抄经文,乃是我华首寺的立宗根本,昔 寺大劫,尊师不愿此物随华首寺一样毁灭,便命老僧带上此物逃了出来。”色无和尚眼中全是回忆之色。

须菩提尊者便是上一任灵山住持,孙邦彦想到色无和尚曾经对自己的预言,立刻醒悟了色无和尚为何将此物交给自己的意思。

色无和尚见孙邦彦脸上露出的明悟之色,也知道孙邦彦已经懂了自己的意思,冲他微微点头,“此物本身并不神奇,也不能助人修行。只不过是须菩提尊者当年手抄赠给其门下小弟子,用以保命之物。”

保命之物?冯春林心中怀疑,若是仅仅只是保命,这东西又怎么可能成为一座寺庙的立宗之本?

华首寺可不是什么小寺,在旧时代号称岭南第一禅林。对于这样的地方就算是须菩提手抄的经文又如何?

色无和尚也看出冯春林眼中的怀疑,他解释道:“此经文名叫《金刚经》,乃是本师释迦摩尼传授给须菩提的第一根本法,讲的是世间空性大道。此经的大名想来冯科长也是知道的。”

冯春林当然知道这本经书的大名。这本经文若真是须菩提亲手所抄,那就相当于是释迦摩尼的隔代传承,这确实是相当珍贵了。

谁料色无和尚却说出了另一件让冯春林也大大惊讶的事情:“这件佛宝对于我们这些学佛者固然是一件无价之宝,但便是对于一般的修士来说,也是十分珍贵。”

“《金刚般若波罗蜜》,取金刚作为此经之名,不仅是因为此经将的是虚幻世间唯一真实不便之物。也是因为在本师释迦摩尼看来,此经所讲道理万世不易。是以名为金刚。”色无和尚说道这看向孙邦彦,眼神更加柔和。

“所以须菩提尊者取其坚固之意,手抄此经文赠给门下弟子,便也是希望此经能够护持弟子性命无忧。”

冯春林脸上终于变色,惊声道:“这物可避劫?”

色无和尚点点头:“不错,由此经文护持,灵魂便也是金刚不坏,万劫不侵。”

冯春林脸色沉重,对孙邦彦说道:“快,将此物还给色无大师。”他站了起来,想要带孙邦彦离开:“色无大师,此物实在太过珍贵,孙邦彦受不起。你还是自己收好,或者将其交给你自己的衣钵传人吧。”

对于修士来说,天劫是所有人都绕不开的槛,无论你修为多高,五百年一到,天劫降临,九成九的修士都会倒在此劫之前。

五百年一次,一次比一次厉害的劫难不仅是一直萦绕在修士头顶的阴影,更主导了修士世界的无数风风雨雨。

它逼着无数修士无所不用其极的变强,为了寻找可以避劫的宝物不择手段。也造成无数势力因一人兴因一人衰的起起伏伏。

天庭有万般不好,只凭借它可以让天下群仙的劫数固定为五百年一次就已经是功德无量。

而那些能够避劫的宝物,又哪是孙邦彦这个小小的不入品修士可以保留的?

不要说孙邦彦,就是冯春林拿到手,第一时间也只会考虑将其送给孙正一,而不是自己留着。他可不相信自己的那大名就能吓住那些想要拿到宝物的疯狂修士。

尤其是那些劫数将近的修士。

也许前脚自己拿到手,后脚自己就会横尸街头了。

冯春林的惊慌失措大大超过了色无和尚的预料,他拜拜手笑道:“冯科长一向自诩智计过人,怎么就没想想我又怎么不知道怀璧其罪的道理?”

冯春林刚想把盒子还给色无和尚,听到这话不由皱起了眉头。确实这么简单的道理,色无和尚也不可不能不知道。

难不成这件东西是赝品?或者已经没了作用?

不论怎样,冯春林都不太愿意孙邦彦收下这件佛宝。哪怕它真的已经失去作用,冯春林相信也还是会有许多修士不信邪,想要将其拿回去研究研究。

也许这其中不会有什么厉害人物,但那些小人其实更加烦不胜烦。

“色无大师,这件佛宝实在太过珍贵,孙邦彦决不能收。”冯春林还是表明了自己的立场:“纵然这件物品不是真货,或者已经失去了作用,那些人可不会管这些。”

冯春林说的那些人,色无和尚自然也知道,这件事是他深思熟虑后的考虑,自然不会被冯春林这几句话说得就收回自己的礼物。

“这件东西,在本寺也是珍藏许久,一直没有人知道其中奥妙。其原因便在于在千年之间这件东西都只是一件文物而已。”

“便是落在本寺的七百多年之中,本寺也不知道此物的奥妙,只知道此物乃是祖师爷传下,作为衣钵之一,可以防范心魔。”

“直到昔日天庭战乱,这才有了一次机缘巧合的机会,让尊师知道了其中的奥妙。原来此经文的力量已经缺失大半,仅仅只留下最基础的功能,而起避劫的功能已经在千年前被须菩提那位小徒弟用了。”

“而尊师在那次机缘巧合之中,还得到了三个修复此物的办法。”

冯春林和孙邦彦都知道重头戏来了,俱是屏气凝神,听着色无和尚的说明。

“这前两个方法在当时战乱的情况下,实在太过困难,而后者又可遇不可求,因此尊师也就收了修复的心思,将此事暂时停了下来。后来寺中又逢大变,危在旦夕。尊师便将此物交给我,嘱咐我若是有机会便将其修复,在献给陛下,以此换来华首寺复兴的机会。”

在当时,当今陛下按照很多人的设想都将接替天帝之位。若是当今陛下真的走向此路,那么色无和尚献上这件修复好的珍宝,那不要说让华首寺复兴,便是重新成为岭南第一禅林也未尝不可。

“可惜当今陛下意志坚定,乃常人所不能及,我又因为急于突破四品,留下一点后遗症,无法全身离开云溪,因此此事便也暂时搁置到现在。”色无和尚将其中的情况娓娓道来。

他见冯春林脸上露出沉思之色,知道其在想自己所留下的后遗症是什么,对孙邦彦一笑道:“昔日在念界也正是因此我才骗孙局长到银河边,和其隔河想见,不然我那套把戏恐怕也就被看穿了。”

“至于后遗症是什么,冯科长你也不必想太多。我突破四品的办法也很简单,此寺是我,我是此寺。我依靠此突破到四品,但也和云溪山山神一般,受此寺庙束缚。”

冯春林这才恍然。这么说色无和尚压根就没法跑路了?那么自己之前想的其实是自己想多了?

色无和尚念了一声阿弥陀佛,方才转回去说起修复《金刚经》的方法。“这三种方法,第一便是利用天庭的接风池,将此经书放入池水之中浸泡一世纪,便可恢复原样。”

不要说接风池了,天庭都已经失踪多年,许多修士搜索了三十多年也没有一点蛛丝马迹,这个方法说出来也只能听听。

冯春林心中反而稍稍安定,从这个方法看来,这所谓的修复应该可行性都不会太高。这对于不喜欢麻烦的冯春林来说,当然是好事——至少就算将来有哪个厉害人物知道这件事,也会绝了抢夺的念头。

这些厉害的人自重身份,若仅仅只是一件文物,修复可能又是微乎其微,那他们自然也不会起什么心思。

“这第二方法,便是寻找到灵山,将此物供奉在小庙之中,只要五百年便亦可恢复。”

孙邦彦神色一动,他这下终于确定自色无和尚真的是因为那个预言这才选择将此物交给自己。

只是这个未来就这么确定吗?色无和尚就真的认为自己真的会成为佛子?

孙邦彦的心里突然烦躁起来。

冯春林并不知道这个预言,他只知道孙邦彦是佛子,所以第一时间他并没像孙邦彦那般想到此事会和孙邦彦有关联。

反而心中更加安定。

灵山在天庭坠落前便已经被须菩提尊者用《袖里乾坤》带走,如今鬼都不知道其隐藏在念界的哪一个角落,想要寻找那也是千难万难。

更何况是供奉五百年?能拿到此物的修士哪一个能等到那个时候?留给别人做嫁衣裳吗?

难道要给自己徒弟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