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两代?孙邦彦心中一阵失望。
他的失望之情,冯春林自然注意到,不过他并没有在意。他也没在多说什么。作为公管局精英部门的科长,被局长孙正一,总局五科总长宋开明一致看好,希望能够将孙家最年轻一代的独苗宋敏托付的不世出天才,冯春林对自己的天资,能力十分自信。
对于这些他并不想解释太多,而是直入正题道:“我是三十一岁步入九品,至于阿言,在我看来,二十六岁筑基圆满,三十岁开始冲击九品很有希望,就是刷新我的记录也不是不可能。你修行时间短,不过只要你勤加修炼,加上一点点悟性,三十四岁前进入九品应该没什么问题。”
至于之后的道路他并没有多说,说多了反而容易陷入好高骛远。
冯春林继续道:“之前我传你的养神法,你每日不可中段,另外每逢十五月圆之夜,三十月末,你都来找我,我会传课给你,时间是 ,天亮即止,所以你自己安排好时间。平日有问题,你可以找你相熟的人问,也可以来问我。”
孙邦彦点头表示记住。
“那么今天我们开始第一堂课,修行界的常识。”
且不提冯春林和孙邦彦的授课,在城市的另一角,宋敏正走在阴凉山公墓的曲折上山路上。
她是一个人来此的,目的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为了确认李承德生母钱芽的墓。
乌云好似厚厚的棉被将整个天空遮得严严实实,似乎是没考虑过还有人会在夜间上山,除了几个拐角有提醒转弯的指示灯,整条道路大多处于黑暗之中。
虽然谈不上伸手不见五指,不过也相差不了多少。
宋敏长呼一口气,看向眼前白玉牌坊,那白玉牌坊的中间横挂着一副书写“阴凉山”三字的牌匾,在牌坊两角悬挂的灯笼映照下,倒也十分清晰。
在出示完证件,经过简单的登记后,一位守夜人带着宋敏按照资料上显示的位置在这碑石林穿梭。
左拐右拐一阵后,守夜人拿着手电筒一扫墓碑,对了对名字,以及其他相关信息,肯定道:“就这儿。”
扯着手电筒那一晃而过的灯光,宋敏注意到一个奇怪的事情:这个墓碑前并没有供奉。她询问道:“你们每天都会打扫吗?”
“怎么会!”守夜人似乎颇为自豪,“这儿可都是要摆供奉的,每天打扫,岂不会被人误会?基本上我们会一周清理一次。不过每天都会有人巡视防止有没有熄灭的纸钱。”
宋敏心中嘀咕,以唐氏集团的身份,李承德再怎么不看重这些,也不至于连点贡品都不带吧?她指了指钱芽的墓道:“那这儿的贡品呢?难不成被野猫野狗叼走了?”
守夜人也注意到这个事情,愣了一下,呆呆地答道:“不可能啊?我今天下午巡视的时候,还看到这儿的贡品呢。那东西,猫啊,狗啊,一般都不会碰啊。”
宋敏确认道:“你确定今天下午还看到?这儿这么多墓,你凭什么确认?”
“这种天气,这两天除了那个学生模样的小哥,哪有人来哦。既然有人来,我自然会多看几眼。”
“他是一个人来的吗?”
“是啊,一个人提着一达纸,以及一紫兰色的花。这种天还带着花我自然印象深刻。下午巡视到这儿,我还特意多停留了一会,看看那束花。”守夜人指着墓碑前一块鹅卵石道:“花当时就压在石头下边的。”
宋敏从守夜人手中拿走手电筒,走到墓碑前仔细观察,在专门为烧纸准备的槽道中,她看到了大量的灰烬,显然那就是李承德烧纸留下的痕迹。而旁边的鹅卵石下空空如也,并没有守夜人说的紫蓝色花。
她蹲下仔细瞧了瞧,石头附近果然还有一些凋零的细碎花瓣,宋敏捡起其中一瓣在眼前仔细检查一番,又闻了闻,确定这是薰衣草的花瓣后,将其小心包好放进自己的上衣口袋里。
接着她将槽道中的灰烬翻了个遍,在这种天气纸很难烧的干净,宋敏希望能借此找到一些新的线索。
果不其然,很快她就找了一张还未炒成灰烬的白纸,接着手电筒的灯光,她小心翼翼地将那张白纸捡起来。
熟悉的触感,鲜红的九十七,以及模糊不清,只能看出金,附,语几个字的卷头。宋敏愣了一下,她真的没想到这儿会出现才结束不久的测验卷子。
很快,宋敏就反应过来,将这张残卷包好,继续翻找一遍,将其中其他几张没有烧成灰的纸都取了出来。
虽然很多都破烂不堪, 但心中有了预估,宋敏还是很快确认,这一打纸应该都是李承德曾经考第一的试卷或成绩单。
对于这样的发现,宋敏颇感心满意足,在站起来又巡视一圈后,确认没有遗漏其他线索后,她便随着守夜人离开了。
第二天的凌晨,孙邦彦略带遗憾的离开了七科。这一堂课如果你要说他学到什么重要的东西,他也说不上来,不过孙邦彦依旧觉得心满意足。
如果能够多收录几个法术就好了。
没错,这次课的重头戏,就在于冯春林演示了四项法术给他看,目的是测试他手中的《红指南》。这四项法术难度从低到高,正常的使用要求也正好是念力十三级到十级。除了最难要求十级念力的《万雷决》没有记录下来,剩下三个法术都被完美记录在书上。
十三级法术:《镇神咒》,效果:解除恐惧,晕眩状态。咒语:观自在菩萨。、
十二级法术:《万雷千钧》,效果:从头发中召集千条银色电蛇,可以操纵。咒语:天皇诰命,斩邪灭凶。
十一级法术:《请魃符》,效果:召唤天女魃。咒语:旱魃为虐。
再换了几个十级法术依旧无法记录后,冯春林初步判定,应该是这本《红指南》的上限就在于此。
对于这种事情,孙邦彦虽然感到有些遗憾,不过冯春林却觉得是好事:“这样也好,你这《红指南》来历不清不楚,依赖久了也不是好事,还是强大自身才是上策。”
孙邦彦想想也是,恰好时间也差不多了,便和冯春林告别准备离开了。
在离开前,冯春林嘱咐道:“我并没有让你行拜师礼,所以你现在对外不准称我为师父,若是旁人问你,你就说在冯师傅那儿学过艺。等到我这事情圆满结束,你在行拜师礼。”
自从听过宋江的解说,孙邦彦自然清楚这多出一个字的差异。不过冯春林最开始也说的很清楚,自己并不想收亲传,只是不得以为之,而且现在他也付了定金,所以孙邦彦也没什么好不满的。
不仅没有不满,孙邦彦还十分感激,因为他知道作为一个刚刚踏入这个世界的普通人,能够找到一个肯指点的师傅,本身就是好事。
他和宋敏待在一起的时间足够长吧,而且关系也不差,但宋敏不要说指点了,除了在危机状况传授的《万雷千钧》以外,她从未对孙邦彦吐露任何有关修炼的事。今天听了冯春林上的常识课后,他也能够理解为何会这样。这个世界对于修行强调的便是“法不传六耳”,奉行保密主义。除了师徒传授道艺,同道交换技术,其他时候,对于自己的所学都是避讳至深,能不提就不提。
冯春林的解释是,“因为原来的时候,谁也不知道下一秒自己的生死大敌会是谁,所以大家留一手,对自己隐私保密都是很正常的,最近有本小说,里边说的《黑暗森林》法则,和这个有些类似。不过修行还是有必要互补的,尤其是九品以后的修行,很多人都无法独立完成操作系统或者斩三尸的法门,所以小规模交流是不可避免的。也正因此才逐渐形成了现在这样三层师徒体系。”
现在的社会当然已经不是黑暗森林,但很多习惯和传统还是保留下来,尤其是一些传统世家名门。而宋敏出身的孙家,便是江南道最大的名门,传承三千年,福泽深厚。自然不可避免的,或多或少还有这种古风遗留。
当孙邦彦问起冯春林有没有师承的时候,冯春林还呵呵一笑,十分自信地道:“师承百家,自学成才。”
对此孙邦彦只能当他是在开玩笑了。最多后半句靠谱,毕竟冯春林也说了,即便算上他,他们师门才两代三个人。
走在上学道路上的,孙邦彦还在回味冯春林的话。
不过很快他就下了脚步,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他的面前。
宋敏的面色并不好看,她对孙邦彦说道:“我帮你请过假了,我们马上走。”
“去哪?”
“找人。”
“谁?”
“秦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