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帝國的疼痛

一 信息不對稱的兩封信

字體:16+-

甲申年八月,地處江南的南京正是菊黃蟹肥之時,不少官宦人家或是殷實富戶,紛紛忙著歡度中秋。名士和詩人尤其熱愛這種秋高氣爽的季節,登高賦詩,賞菊飲酒,都是他們最為熱衷和最為擅長的雅事。雖然就在幾個月前,他們的君父崇禎已經絕望自縊於京師,而關於清軍就要南下的消息也不斷同南逃的士民一起到來,但這座江南最富庶最繁華的城市依然是一派歌舞升平:秦淮河上,畫舫雲集;夫子廟畔,歌吹沸天。

這年八月,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人稱史督師的史可法接到一封來自北京的信,信是大清攝政王多爾袞寫來的。這是中國古代史上最著名的信件之一。這封信中,多爾袞一方麵指斥南明君臣有仇不報,有賊不討,卻忙於偏安自立;一方麵則聲稱,大清的江山並非得之於明朝,而是得之於李自成。南明君臣偏安南京,政治上和軍事上都沒有前途。史可法應該審時度勢,及早歸降。史可法當然不可能投降,一個月後,史可法回信給多爾袞,表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要他或者南明政權投降,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兩封信最耐人尋味之處在於,它們所傳達的信息嚴重不對稱。多爾袞要史可法投降,史可法卻要求與清朝聯手西向,以討李自成——“伏乞樹同仇之義,全始終之德,會師進討,共梟逆賊之頭,以泄神人之憤,則貴國義聲照耀千古矣”。——也就是說,到了清軍就要投鞭南指、席卷中國之際,作為南明政權中最有聲望者的史可法,依然沒有認識到對南明小朝廷來說,最重要的敵人已經不是農民軍,而是隨時可能渡江南下的清軍。信息的不對稱造成的後果就是讓當事人產生錯覺,進而得出錯誤判斷。於南明而言,自君王到大臣,普遍認為國之大敵乃是逼死君父崇禎的流寇李自成,而已經遷都北京、虎視天下的清朝,則始終被南明認為,他們是可以用裂土納款的方式進行安撫的,甚至可以與之聯合起來共同討伐李自成等流寇。當是時,南明諸公打心底不敢相信清朝會是自己的敵人,因而也就堅決不願相信,清朝入關的目的就是為了奪取大明的整個天下。也就是說,對一個已經經不起任何外來打擊的小朝廷來說,他們隻能采取自欺欺人的鴕鳥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