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二时辰

四、桃红

字体:16+-

一夜之间,盛开的桃花炸响了沃野。

春风浩浩****,带着君临天下的豪迈;春风旖旎摇曳,带着烟视媚行的羞涩——驻足在如云一般盛开的桃花之间。

春风一度,桃花十里。可爱的宁馨儿在枝叶间伸着懒腰,围绕着树干大口呼吸,张开僵硬的翅膀,吐芽,生长,蔓延,像蝴蝶一样不断地蜕变,一层层地从冰封的寒冬里挣扎出来,舒展开蜷缩了几个月的身子,用更多的颜色装点身姿,直到春雷轰然炸响,哗啦啦地便漫天遍野地肆意开放。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唐寅的诗在春风里生长,同桃花一样开遍山岗,开遍沃野。

田垄边那几十株桃花开得最好,像打翻了画家的调色盘,粉红色的花朵云一般散落在桃树上,晨雾一样迷离,朝霞一般璀璨,将站在桃树下的人们的面孔照得亮亮堂堂。他们穿着整齐的蓝灰色工装,整齐地排成一队。排在队首的潘修强已经年过半百,健硕,敦厚,笃实。同样的工装穿在他的身上,像是有着一种特别神圣的仪式感,领口系得妥妥帖帖,袖口卷到臂弯,好像随时准备出发去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谈或者会议。潘修强不时走进旁边的蓝白色“大临”——大型临时建筑里,对着大屏幕发布指令:“解锁——各项数据正常——起飞!”无人机拍摄的实时镜头在大屏幕上清晰可见:高天阔云之下,灰白色的地块散落分布,而靠近“大临”附近的地块,却呈现出象征着生命力的黑褐色。

潘修强是中科佰澳格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五年前,他带领团队从脚下这块土地起步,开始了盐碱地改良和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的尝试。

白城大安,位于吉林省西部松嫩平原腹地。嫩江,自大兴安岭伊利呼勒山麓发源,由北向南,**,在大安台地转向东南,形成了广袤的科尔沁草原。“科尔沁草原”,蒙古语的意思是“弓箭手”。原始的泉河,原始的植被,原始的天空,原始的风味,平坦而又柔软的天然绿茵场,写满了美丽的传说、动人的故事。仰天远望,云在游,风在摇;闭眼倾听,鸟在叫,羊在唱。大自然倾尽其伟力,在这里创作了一首优美的田园交响曲。

然而,这里却是吉林历史上最贫瘠的地区,也是白城历史上盐碱地最为集中的地区——全市203万亩耕地之中,盐碱地面积达174万亩。松嫩平原缺少河道,草场每年的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多年来风化、碱化、沙化形成了大面积盐碱地,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夏天水汪汪,冬春白茫茫,只长盐蓬草,不长棉和粮。”盐碱滩上世世代代传唱的歌谣,诉说着黑土地的心酸。

辽阔的沃土,只能这样任其盐碱化吗?在黑土地土生土长的潘修强偏偏不信邪。一次偶然的机会,从事医药行业的潘修强赴欧美考察,“智慧农业”这个概念吸引了他的目光,他敏锐地感觉到未来中国农业的市场是巨大的,未来中国农业也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中国农业的方向!

2016年,潘修强带领团队从智慧农业入手,在大安盐碱地这片战场上开展生态型土地整治攻坚战。

究竟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盐碱地”变成“鱼米乡”?盐碱地号称是地球的“癌症”,治理难度之大,超出常人的想象。潘修强说,改良必须以降低土壤的盐分为主,只有将盐分降低,才能根治顽疾,解决水稻生长的生理性障碍。中科佰澳采取以水洗为主,辅助改良剂和生物菌剂等方式,总结了一套系统的技术措施,根据苏打盐碱地土壤遇水易溶、水干成块易裂的特性,中科佰澳进行了田间道路、上水渠和泄水渠的设计,既可同时满足种植、农机和水利等几方面的需求,又能方便田间管理、运输和现代化农业机械作业,采用单排单灌设计方式,保证上水和排水的畅通,减少后续维护,满足水稻种植需要。与此同时,主要改良土壤的种植层,淡化表层大约20厘米的深度,达到满足水稻正常生长需求,从而降低改良成本。团队研发了专用袖式水龙带,彻底解决了上水对渠道的冲刷,避免了因盐碱土特性导致的渠道塌方,也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和用水量,节省了看水的人工投入。

通过这种“淡化表层”和“熟化耕层”,经过改良的盐碱地pH值从11降至8.5以下,盐分降到0.3%左右,土壤有机质提高2%以上。整理后的水田每块3亩,平整度达到±2厘米,渠系方田化,适合大型机械作业,耙地后达到“寸水不漏泥”,有利于控草和上水管理。基地工程质量好,成了远近闻名的标杆型工程,减少了后期田间管理人员,降低成本,减小了劳动强度,完全满足了水稻的种植需求。

智慧农业,首先需要的是大量的智能化装备。潘修强首先着手研发京东云的一个农业管理系统。未来土地的管理者可能不是从事农业的农民,单是通过这个京东云系统,就会把他变成一个合格的新农人,包括管理系统、控制水利。“我感觉中国未来的农业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承包地‘三权分置’以后会出现很多农业托管公司,也就是说,这块土地属于某个人,但实际种植、管理、产品销售等,都由专业人士来运营。”潘修强说,“我们就是这样的专业人士。我们可以对整个村落、整个乡镇甚至整个县域的土地进行托管运营,根据土地的不同性质进行不同的运营,比如过去一个农场种十几种、二十种蔬菜,托管运营后上千亩甚至上万亩土地只进行单一品种种植,在单一品种上做到极致,之后进行不同距离城市的农产品配送,这样就实现了农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大安有外来地表水,可以在盐碱地上种水田。潘修强估算,国家最缺水田用地指标,一公顷水田指标可在国家平台上给当地政府奖补240万元。有数据显示,大安未来盐碱地可开发面积在吉林省是最多的,大概有3万公顷,如果能把这3万公顷土地都纳入国家奖补平台,可以为吉林省增加超过700亿元财政收入,将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

可是,这毕竟还只是一个美丽的愿景,能实现吗?有人疑惑。

潘修强信心满满,能实现!人人肩上重担挑,秋后产量见分晓。“过去咱这地方是‘盐碱卤水硝,吃鱼河里捞’,谁也不敢种地。这几年,我们让农民放心种上了水田,盐碱地新开垦的水田亩产已达到1000多斤。我们已经成功对6.5万亩盐碱地完成改造,让这些土地长出了深受市场欢迎的弱碱性水稻。这样算来,为国家新增耕地37500亩,今年和明年会给大安市新增财政收入60亿元。”此外,潘修强团队还对土地实施精细化的田间管理和现代化农业机械作业,采取养鸭、养蟹的种养结合方式,建立绿色生态链。“古人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在我们这里,春江水暖,鸭蟹先知。”潘修强笑呵呵地说。春江水暖,鸭蟹先知,这是吉林西部盐碱地治理改良的真实写照。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才能让“盐碱地”变成“鱼米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黑土地脱贫致富、乡村振兴、跨越发展的巨大飞跃。

测量湿度、风速、土壤温度……桃花林里,穿着蓝灰色工装的人们正在紧张忙碌,记录试验数据。远处,有人引吭高歌自编的小曲:

阡陌虫声远,沟渠水皱疏。

老牛哞语诉荒芜,羸弱变丰腴。

又道谁家女子,改换新妆如此。

秋来贵客沐清风,平仄诵葱茏。

新农业的引领者,造福地方的践行者,生态环境的守护者——这是中科佰澳格霖农业的定位。中科佰澳把“让世界的盐碱地变为沃野良田”作为企业愿景,擘画了美好未来。2018年,他们与袁隆平院士团队合作,建立了东北三省唯一的袁隆平院士实验基地,共同培育抗盐碱的水稻品种,探索品种改良方法。与中国农业大学、吉林省农科院、吉林农业大学等多家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借助高科技平台,打造集盐碱地研发、试验和示范于一体的综合基地。

潘修强拿起手机,打开“云监工”。互联网的那头,白城市网红大楼的带货主播正卖力吆喝:“三系稻花香,透亮、甘甜,实在是香啊!”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林下的黑土地,正在从冰封中渐渐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