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二時辰

七、油黑

字體:16+-

入伏了,太陽烤得大地火辣辣的。

一望無際的莊稼地裏,一人多高的玉米已經結棒。一排排玉米稈像一個個威武的士兵,筆直地挺立著。微風吹過,綠得發亮的葉子隨風擺動,發出撲撲簌簌的響聲,如同轟然作響的命運交響曲。

王貴滿在地裏走得急,汗水順著他黝黑的臉頰小雨似的流下來,濕透了他的掛在脖子上的毛巾和衣衫。他不時將毛巾拉下來,使勁地擦著臉上的汗,擰幹了,又掛回脖子上。王貴滿眯著眼睛,穿梭在莊稼地裏,一邊疾走一邊打量著腳下的黑土地,時而查看玉米結棒情況,時而彎腰薅起一棵玉米稈,查看玉米的根須。看到玉米將根深深地紮進土裏,他的臉上露出了笑容。看到玉米的根須盤成臉盆大的一坨,他的臉色陡然陰沉起來。

作為四平市梨樹縣農業局副局長,王貴滿明白,那是因為下麵的土地發黃、變硬、板結、退化了。

他蹲下來,抓起地裏一把已經板結退化的土塊,用力一攥,手裏的土塊漸漸碎掉,海沙般從指縫間流下來。黑土不僅變成了黃土,還失去了黏性。

令人痛心、憂心的“黑土之殤”!

王貴滿1979年從梨樹縣考入延邊農學院農學係,畢業回到家鄉從事農技推廣工作。一晃四十年過去了,他的生命始終圍繞著黑土地,黑土地的每一分成長、每一分疼痛都牽扯著他,讓他為之歌唱、為之憂傷。

耕地,是四平糧食生產的“**”;四平,是吉林糧食生產的“大後方”。四平市梨樹縣曆來是“一兩黑土二兩油,守著黑土不愁糧”,肥沃的土地插根筷子都能發芽,耕地麵積達400多萬畝,糧食總產量多年保持在50億斤以上,名列全國糧食生產十強縣。

但是,高產背後卻是黑土地的長期透支。20世紀50年代,由於糧食生產的需要,我們開始對東北黑土區進行大規模的墾殖,自然草甸變成了良田。過度開墾加速黑土地的水土流失,大量肥沃黑土層消失;地表**,春季風蝕,帶走大量表層土壤,導致黑土肥沃表層變薄;秸稈離田、有機物投入減少、頻繁耕翻等造成黑土地有機質含量降低;土壤有機質含量降低導致一係列土壤性質的惡化,最終導致黑土地退化。此後幾十年來,由於大量使用化肥農藥,黑土地耕作層土遭受更加嚴重破壞,“二兩油”變成了“破皮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