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如水,映照无眠。
蔡雪一个人走在田埂上。风,掠过她的长发,吹拂她的裙裾,鼓**她的思绪。
稻田里,成熟的稻穗笑弯了腰,一个又一个笑弯了腰的稻穗汇成了波涛汹涌的稻浪。蔡雪温柔地用手抚摸着随风高蹈的稻穗,稻穗更加温柔地回应着她的抚摸。月光照在她的脸上、她的肩上,镌刻出她雕塑般的身影。她像一个在大海中遨游的小人鱼,痴痴地寻找海底失落的光。蔡雪痴痴地想,也许,我的命运就是在某个清晨,化作泡沫,浮上海面,在咸涩的海水和泪水中挥别我永远的挚爱。
夜色浓重,晨露生凉,田野寂静如洗。远处的凤凰山低伏着山脊,像一队队枕戈待旦的武士。秋蝉高鸣着,在枝叶间低低地掠过。溪河静静流过,温驯、沉默,经过一个转弯,又一个转弯,不期然地发出一声低吼,又一声低吼,之后又是无尽的温驯和沉默。萤火虫停泊在水面的腐叶上,远远地漂来,撞到另一片腐叶,打了个转,继续前进,照亮了好长的一段水程。
早秋的清晨,天还没有亮,月光水银一般倾斜而下,薄雾生凉。蔡雪在田埂上走着,夜晚在她的脚步声中轰然作响。
这两个月,一桩接一桩的好事让蔡雪兴奋得睡不着觉。
年纪轻轻的蔡雪,两次上了央视《新闻联播》,一次是在总理主持召开的座谈会上,蔡雪畅谈自己大学毕业返乡创业的体会,就完善乡村振兴人才激励机制提出建议;一次是在《吉林:用实干作答以发展求变》新闻报道中,蔡雪在镜头前侃侃而谈:“我去过日本、韩国和欧盟考察农业,亲眼看到越是生产规模化、机械化程度高的合作社,其产品在市场上也就越有竞争力。”这让新型职业农民典型和大学生返乡创业典型、“90后”青年蔡雪,与她代言的知名品牌——舒兰大米一道声名远扬。
2013年,蔡雪大学毕业。与她的同龄人一样,她首先选择了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就在同学们还在观望犹豫的时候,蔡雪很快就以聪明伶俐、勤奋踏实成为公司的骨干,不久便被提拔为上海一家公司的中层负责人。
然而,她的命运在一次回舒兰探亲中发生了转变。
蔡雪在南方吃不惯当地的籼米,回到家里,她发现,因为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的优势,舒兰大米格外米香四溢,唇齿留香。然而,这么好的大米为什么卖不到南方?酒香也怕巷子深,稻米市场竞争格外激烈,舒兰大米在市场上得不到认可。销路决定出路,舒兰大米的销路不畅,怎么会有出路?怎样才能打开舒兰大米的销售渠道呢?蔡雪陷入了沉思。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蔡雪决定辞掉公司的职务,回家乡创业。
公司的同事们听说了,都跑来劝她,他们舍不得她,更不理解她,不明白她何以这么毅然决然。年纪轻轻,前途无量,美好的未来在向蔡雪招手,难道这一切说放弃就都放弃了?蔡雪却吃了秤砣铁了心,她试图说服同事:“我不懂水稻种植,销售经验也是微乎其微,但是我想为家乡做点有意义的事,让一成不变的家乡换个样子。”蔡雪忘不了小时候看着父亲光脚在稻田里劳作的场景,那是她童年的美好记忆,她有责任让父亲、让乡亲都过上幸福生活。
辞别南方,回到舒兰,已经是2014年的8月。蔡雪说干就干,不到一个月时间,便同父亲在溪河镇双印通村注册成立了舒兰市农丰水稻专业合作社——只有两个人的合作社。
舒兰位于长白山余脉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舒兰多为冲击水稻土、草甸型水稻土,独特的地理位置给予了舒兰独特的禀赋,肥沃的土壤让水稻在舒兰历史中成了不可替代的元素,历史上舒兰是黑土地的“黄金水稻带”,盛产有名的舒兰贡米。
蔡雪发现,成就好的大米,不仅需要好的土壤资源,还需要好的水系资源。在南方乡村,江河湖泊星罗棋布,水系发达。北方却干旱少水,水稻一般采用抽水灌溉,可是,地下水的水温较低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舒兰则不同于一般的北方地区,发达的天然水系完美地解决了灌溉问题,同时,水系远离人口聚居区,周边没有大型工矿企业,这让舒兰大米的质量得到了极大保证。
这一年,蔡雪报名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期间,她被舒兰市推荐,随同吉林省的考察团赴日本考察当地农业。日本农业的“一村一品”产业、管理、销售模式等,让她受益匪浅。
这些让蔡雪深深受益,也给予她极大的信心,她准备把舒兰大米做成高端产品,推出舒兰高端大米品牌“三莲”。蔡雪的想法和干劲感染了村里的乡亲,不久,五十多户农民加入了她的合作社,合作社负责统一采购、种植、销售。蔡雪担任理事长,负责打造品牌和对外销售。
蔡雪的“三莲”大米与众不同:以物理、生物方式除虫取代了农药除虫;以稻田养鸭、蟹、鱼及人工除草的方式取代农药除草;以大量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合理配方施肥的方式,取代原本化肥施肥方式;在防病上,由生物制剂取代原来的化学制剂……这些成就了现在多样化的舒兰大米。
优质大米生产出来了,如何打开市场?从免费送做赞助,到客户的认可,到现在渐渐形成了一个健全的销售网络。就这样,蔡雪在一二线城市中成立了自己的品牌专卖店,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地不断发展经销商、代理商,展开大宗团购采买。跑展会,完善线上线下销售网络,蔡雪忙得不亦乐乎。
尽管才二十几岁,但蔡雪在上海见过大世面,是个“点子大王”。
——2016年,蔡雪先后赴日本、韩国、欧洲等地考察学习,并参加了吉林省青年农场主培训班。
——2017年开始,蔡雪尝试以水稻文化为主题,发展观光农业:采用24小时物联网全程可追溯体系,结合稻田观光、水稻文化、农事体验等环节,向着现代化的稻田综合体目标前进。
——2018年,舒兰市农丰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蔡雪还与香港中港安全食品协会建立“有机水稻种植合作基地”,让“一亩田”私人农场项目进驻香港。
——依托父亲的舒兰市吉米粮食有限责任公司,蔡雪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民”的经营模式,让每户社员平均增收6000多元;平均为每户农民创造工资性收益1万多元。
经过五年的发展,蔡雪的农丰水稻专业合作社拥有土地7000亩,涵盖两个乡镇的4个村,带动了146位村民就业,发展成为集新技术推广、稻米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合作组织。“三莲”牌有机大米也由单一品种发展成有机稻花香、生态长粒香、珍珠米和杂粮等系列产品。
如今,随着蔡雪知名度的提升,来舒兰调研考察的人越来越多了,交流、演讲越来越多,但是蔡雪做好大米、卖好大米的初心依然不变。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开大米社区店、加入银行团购会员平台……蔡雪正在一步步建设着自己的“大米帝国”。
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入围第十一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名单、成为首届吉林市十大农村创业创新明星……蔡雪厚厚的荣誉簿上不断增添新的篇章。
站在新的起点,蔡雪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做好电商、组建专业的营销团队、发展好家庭农场。时间过半,任务完成亦过半,北京、上海、昆山、杭州、宁波、香港,数万公里的飞行距离,“空中飞人”蔡雪从不喊累,全身心的付出换来的是雪片一样的订单。蔡雪挥洒着汗水,谱写着一曲青春之歌。
蔡雪的雄心或者野心可不止在舒兰。她知道,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是著名的大“粮仓”,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黄金水稻带”。金黄的稻田里,有着她的梦想,也有着她的蓝图。
天渐渐亮了,雾气愈发浓重。凤凰山青黛色的轮廓退到了遥远的背景中,与天色融合一体。溪河水汩汩流淌,沉默、坚韧。秋蝉累了,停止了嘶鸣。萤火虫也累了,隐身在晨光里。仲秋的早晨宁静而熨帖。
蔡雪一个人走在田埂上,不知疲倦。她清瘦的背影就像一棵饱满的稻穗。看着夜色渐渐褪去、天光渐渐变白,蔡雪的心里充满了喜悦。从北京回到舒兰,她心里的那个梦愈加清晰了。
蔡雪俯下身来,抚摸着随风舞蹈的稻穗,稻穗争先恐后回应她的抚摸,与她喃喃私语。蔡雪听得懂它们在说什么,她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的,这种怀抱着收获的踏实感觉,就是幸福。
晨曦里,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摆,远远看去,像一片金色的海洋,不,比波涛汹涌的大海还要壮观。滚滚稻浪将大地染成一片金黄,将天空染成一片金黄,这殷实的、蓬勃的、浩**的金黄,向蔡雪呼喊着成熟的喜悦。田野里,弥漫着稻子的馨香。聪明的鸟儿已经捷足先登了,它们在稻田里捡食脱落的稻粒,用尖尖的长喙拨开沉甸甸的稻穗外壳,洁白的米粒跃然眼前。
远处,数十辆联合收割机整齐地停放在路旁,穿着制服的驾驶员正在忙着出工前的检测。蔡雪知道,充实而繁忙的一天,又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