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二時辰

字體:16+-

南丹之名已有千年,宋朝因境內生產朱砂(又稱丹砂)向朝廷進貢,加之地處南方,朱砂又稱丹砂,此地故稱南丹。

據考證,有宋一朝,瑤族已經開始向廣西境內遷移。一條河又一條河,一座山又一座山,瑤族經曆戰亂頻仍,大規模進入兩廣腹地。至明清兩代,廣西瑤族完全融進了八桂大地。

白褲瑤,正是在這一次又一次的遷徙裏來到南丹,又在一次又一次的擠壓裏,從平壩搬入山林。數百上千年來,他們在這裏“倚山而廬,耕種度日”。宋代周去非在《嶺外代答》寫道:“山穀彌遠,瑤人彌多。”裏湖和八圩,漸成白褲瑤人不再離棄的長久生息之地。

從高空俯瞰南丹,不難發現——南丹向東伸出了一對牛角,朝東北的角尖上掛著裏湖瑤族鄉,朝東南的角尖上掛著八圩瑤族鄉。

這兩個尖尖的牛角,便是南丹白褲瑤的主要聚居地。白褲瑤世代居住在雲貴高原西南邊緣的這片大石山地區。南丹,被稱為中國白褲瑤之鄉。

白褲瑤是瑤族支係之一,自稱“朵努”。清代《慶遠府誌》即有記載:“南丹瑤,居於瑤山,男女皆蓄發。男青短衣白褲草履;女花衣花裙短齊膝。”白褲瑤因男子皆穿及膝白褲而得名,是中國最古樸、最原始、最神秘的少數民族之一,也是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少數民族之一。

無三裏之平原,有千尺之險隘。莽莽深山,是白褲瑤的屋舍,也是他們的“麵紗”。青青山峰,包容了一個忠誠山林的族群,卻也隱藏了以山為家的民族。重巒疊嶂,造就了他們獨特的文化,卻也成為他們與世界的天然屏障,阻滯了他們跟上時代的步伐。

其實,何止白褲瑤,整個瑤族的日子都布滿了悠長的山影,否則,又怎麽會有“南嶺無山不有瑤”之說?

白褲瑤寨,通常坐落於海拔一千米以上的地方。大山給予他們足夠的寬容,大山是他們的依靠。新中國成立之前的漫長歲月裏,瑤族山民過著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封閉生活。他們自給自足,自織自染,自耕自種,自唱自飲,自悲自喜,似乎永遠和身上特有的白褲一樣樸素而簡單,純澈而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