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第四卷 无铃的马帮

“赌国王后”牌软糖

字体:16+-

林 欣

一封来自香港的信

我的亲人们:

这是一个住在香港的你们的同胞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写给你们的第一封信。几年以来,我对我的祖国有着种种的怀疑和不了解;但是这次在祖国一个月的观光和学习,使我从恶毒的谣言和诽谤中解脱出来。祖国是这样可爱!它永远是我们的!这就是我的结论。我每天都含着满眶热泪,念叨着这句话……

“孙处长!不知道你看了这些热情的句子,有什么感觉?我有个很幼稚的毛病,说来自己也脸红,虽然我每天都要听到这一类感情激动的谈话,可是我每一次听到它的时候,还是鼻子发酸。咳!我们这些同胞有多可爱呀!”

在边防检查站狭小的站长办公室里,隔着一张写字台面对面坐着两个人。坐在办公桌前的皮转椅里的大个子是这里的站长,他穿着白绸上衣,细长身材,端正的面孔上唯一引人注意的是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现在他正把上身俯在桌面上,一双眼睛询问似地盯着对面的人,在娓娓地诉说着自己的感情。他把刚才他读过的那封信夹在两手里,揉折着,最后很小心地放在桌面上。

被他称作处长的是一个普通的中年男子,穿一身浅蓝色的中山服,领口敞开着。这个胖胖的、个子不高但是脸色红润的人,看起来冷静而且随便,他的普普通通的鼻子、眼睛和微微张开的嘴唇,他的轻轻弹着桌面的手指的动作,都显得无拘无束;甚至他那已经光了的头,好像都是在随随便便、不知不觉中秃掉了的。他迎着主人的眼光,安详地、没有表情地听着,随后用平缓的声调说:

“用不着脸红,站长同志。你的这种感情本是很好的,有了这种感情,对你的职业,对人,就不会冷淡,不会漠不关心。啊,咱们还是念下去怎么样?这封信通知了咱们一个很有意思的消息呢!”

“当然,当然!”站长连忙从桌子上抓起了那封信,找着刚才中断了的地方,朗声读了起来:

……为了对亲爱的祖国表示我的忠诚,也为了赎回我的错误,我要向你们报告一个极其机密的消息。消息的来源我现在还不能透露,但它是绝对可靠的。今年六月十九日……

“六月十九日?就是今天哪!”站长睁大了眼睛看着孙处长。但是他没有得到回答。

……上午九时,将有一个名叫李曼华的女人从香港入境,在她的手提袋里带有大约一公斤的“赌国王后”牌软糖,这是一种烈性炸药。六月二十日上午九时,又有一个名叫肖小邦的商人从香港入境,他所携带的几条缝纫机用的皮带,实际上是导火线;在他所带皮箱的夹缝里,藏有定时装置和雷管。上述的爆炸物将运到省城装配,用来爆炸七月一日在省城开幕的我国工艺品展览会。

李曼华和肖小邦的面貌特征是……

“咱们就先念到这里吧。”孙处长扬起他正弹着桌面的手制止了站长。“总之,这一次有点儿新的玩意儿……”

“‘赌国王后’牌软糖不算新鲜,过去有人带进来过,是真糖,不是炸药。我搞不清的倒是糖里的那张照片。”

“啊,”孙处长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包有白色玻璃纸的糖,指着里面夹的一张女人照片问:“你说的是她吗?”

这是一块长方形、半透明的淡黄色软糖,和我国所出产的普通软糖并没有多大区别;只不过玻璃纸里夹着一张小小的相片,上面是一个妖娆的金发女郎,正斜着两只水灵灵的眼睛在卖弄风情。

“对了,她是个什么人物?”

“嘿!亏你还是消息灵通人士哩!”孙处长微笑着揶揄地说。“她是世界有名的赌国摩纳哥的国王雷尼埃三世的王后,美国著名的电影明星姬莉丝·嘉丽。他们举行婚礼的时候,简直轰动一时呢。”

“啊,这样说,那些靠赌博吃饭的人倒可能认识她呢。”站长把软糖递还给处长。

“不,”处长说,“你拿着它,回头想法用它把李曼华的软糖换一块来。”

“那何必。扣留了李曼华,所有的糖都是咱们的。”

“我们不打算扣留她。”

“啊!为什么?”

“像捉狐狸那样。有经验的猎人并不逮住他看到的第一只狐狸,而是跟踪它,最后把他全家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