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自爆穿越后,朱元璋破防了

第一百四十五章 这是真的好东西

字体:16+-

“现在东西就在你们手上,到底什么强度你们是摸得着的。”

“用来造房子,造桥什么的我就不说了,太过浅显,这东西在我看来,最大的价值,乃是用来修路!”

“试想一下,若是马车行驶到城外,是在这种平整的水泥路上,那得少受多少罪?”

在这个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出远门的罪杨曲真是受够了。

诚然,他出远门的马车加了减震,但减震也是有极限的。

遇上点勾勾缝缝倒是没什么,那遇到个坎坎坑坑,不一样要把人给弹起来。

那把路修好了,又能带来什么呢?

有句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交通便利,首先就是对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大有好处。

这一点有太多的例子存在,无需举例了。

王基等人都是本地土著,从小骑马坐马车,早就习惯了那种颠簸,对此倒是感触不大。

见状,杨曲干脆道:“这么说吧,假设要绕城一圈,你们觉得是土路快呢,还是水泥路快呢?”

这个问题想想就能知道,众人顿时道:“那肯定是水泥快。”

杨曲又道:“那不妨试想一下,攻打北元的时候,全程都走这种水泥路,得提高多少速度?”

当然这里指的不是行军的速度,行军到底还是步行居多,指的乃是后勤运送粮草。

粮草那都是用马车拉的,若全程都是水泥路,速度要快不少。

后勤的重要性无须赘述,这么一说,王基立刻就明白了。

“这么一看,这水泥当真是个极好的东西,小菊,都记详细了吗?”王基忙问道。

小菊抵过册子:“放心吧,记得很清楚。”

王基接过,随后看向杨曲:“那,少爷,我这就进宫。”

杨曲摆手道:“去吧去吧,消停了这么久,也该给老朱一点刺激了。”

“对了,也转告一声,学生明天就可以过来了。”

王基应下,拿着册子就跑了。

不到半个时辰,朱元璋就找过来了。

上次让杨曲教学生之后,朱元璋倒真是消停了,平日也不来杨曲这儿打秋风了,或许是怕打扰到他。

人还没到,那爽朗的笑声就先传了进来。

“杨曲,咱就说你小子肚子里好东西多得很,怎么这次就一样?不多拿些出来?”

杨曲听到就气儿不打一处来,怒道:“你还嫌少?给你了你就偷着乐吧!”

“至于其他东西,以后就用不着找我了,把那几个学生教出师了,你去烦他们吧。”

“我也能落个清闲了。”

朱元璋就不乐意听这话,板起脸道:“年纪轻轻的,这么想清闲作甚?”

“水泥呢?快给咱看看。”

杨曲摆手,示意王基去拿过来,那水泥板很快就到了朱元璋手上。

朱元璋好一番端详,这才郑重其事道:“果然是个好东西,如你所言用来修路,那当真是好处不尽。”

说罢,还了回去,却没有要走的意思,就近坐了下来。

“咱听说,你想回泸州?”

杨曲白了他一眼:“那可不,也不知道阿耶的病好了没有,他可不像你,这么大年纪身子还这么硬朗。”

“种了一辈子的地,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天天累着,积累一身暗伤,年轻的时候不觉得,一老了全翻出来了。”

朱元璋微微皱眉,也不知想到了什么,啧了一声:“好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短短几个字,当真是振聋发聩。”

“你要真想回去,那不如就回去一趟,见一见,心头也能安心不是?”

杨曲一阵摆手:“算了,哪儿有空哦,马上开始教书了。”

“再说了,我那小妾都替我回去了,我还回去干啥。”

朱元璋一阵错愕:“她替你回去了?什么时候的事情?”

“有一阵了……怎么你不知道?”

“咱上哪儿知道去,整天国事那么多,未必咱还时时刻刻盯着你这儿?你有这么大面子?”

杨曲听到这话都想笑,你继续装,再坐的全都是观众。

当然面上他还是没有笑的,只是随意道:“算来她应该快到了,这次回去带了不少钱,起码阿耶不用担心没钱买药了。”

揭过这个话题,朱元璋又问道:“对了,上次你说的那个什么教材,可否给咱看看?”

杨曲都写出来的东西,自然是用不着避开朱元璋的,直接让王基去书房,把教材取来。

一共就三门,数学物理化学,这也够了,至于其他的什么政史地生,没必要。

朱元璋似乎颇有兴趣,随手挑了一本物理就看了起来。

这一看好像就入了迷,坐在那儿不动了,只是是不是翻页。

杨曲也没打扰他,就安安静静的喝茶。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才听到朱元璋传来一声感叹:“原来船能够漂在水面上,竟是因为有一种叫浮力的东西。”

“怪不得之前你说,铁也能用来造船,只要没入水中的船体部分,排开的水重和船一样,那船就能浮在水面上。”

杨曲端着茶杯的手腕一抖,心里直呼卧槽。

你看一遍就懂了?我还没讲呢,你是学霸?

虽说这个东西也不难,但对朱元璋来说,到底是个全新的科目,他理解起来这么容易?

朱元璋这会儿哪儿还管得了他的反应,拿着三本书简直舍不得撒手:“好东西,真是好东西,杨曲,你这书,给咱也抄一份。”

杨曲很快恢复了平静,道:“随便,你爱看就拿回去看吧,少来烦我。”

“老朱啊,你也别把这看得宝贝似乎的,生怕被别人看到,要我说,你不如多给人看看。”

“比起这些书,能看懂这些书的人才更重要,你要是能找来这种人来当学生,事半功倍懂不?”

朱元璋一阵点头:“了然!这事儿咱一定记在心里。”

见状,杨曲又做漫不经心状:“我这一肚子的墨水,基本都写在这三本书上了,我死了没关系,这书上的东西可不能失传了。”

朱元璋郑重无比的点头:“你放心,咱都明白。”

你明白你玛个蛋!我死了真没啥关系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