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案子过后,有一个被斩了双腿的老者想要告御状,结果连处州府都没走得出去,就被人当街杀害。”
“幸好当时有一队锦衣卫微服查案,觉得此事蹊跷,所以查了一下,这才把这个案子搞清楚。”
“这还只是一张空印的公文,每年秋收,这样的公文不知道会空印多少,又有多少流落出去,这只是碰上的一起,更多的没碰上的呢?”
朱标说着,缓缓起身来到窗边,看向外面的晴空:“莫非是此案证据确凿,本宫当真难以想象,朗朗乾坤之下,竟真的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杨曲这时候也算是明白了,估计这才是让朱标真正转变思想的事情。
“那,那个地主和县令,如今怎么样了?”杨曲皱着眉问道。
不过应该不难猜吧,以朱元璋的脾气,知道了这件事情,这几个主犯死了都是轻的,怕是要留下百般折磨。
但,却见朱标轻轻摇头:“暂时还没有动他们,锦衣卫查案很隐蔽,也没有被他们发现。”
杨曲顿时惊讶,没动?朱元璋居然忍得了?
他都要忍不住了,以朱元璋的脾气,他能忍?
好在没等杨曲问,朱标就主动道:“父皇将此案,连同空印之事都交给了本宫处理,你来了正好,不然本宫也想找你聊聊的。”
杨曲这才明白,原来现在做主的是朱标,怪不得没动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朱元璋这时候交给朱标来处理是几个意思?
以朱标的性格……或者说,以朱标以前的性格,就算是事发了,最多也就那几个主犯偿命,空印之事,怕也只是重罚了事。
如此,找他有什么好聊的?
“殿下,微臣不太明白。”杨曲皱眉道。
朱标再度摇了摇头,没有直接回杨曲的话,而是道:“你只管继续做下去就是,不过之后再有事情,来找本宫即可。”
“父皇他最近,不想理会任何事情。”
这个杨曲倒是知道,多半是马皇后的原因。
朱标叹了口气,坐了回来,问道:“此事就是知会你一声,你今日来找本宫所谓何事?”
杨曲这才收拢了思绪,正色道:“回殿下,微臣就是想打听点事儿而已。”
“不知殿下对户部尚书曾泰,和户部侍郎郭恒了解多少?这两人私交如何?”
就见朱标怔怔的看着他,诧异问道:“曾泰收贿了?”
杨曲脸色顿时一窘,你这想得也太快了吧。
不对,你是怎么想到这事儿上去的?
似是看出了杨曲的疑惑,朱标解释道:“你不必惊讶,父皇最近把所有事情都叫了出去,国事有内阁,那几件需要保密的事情,则只有本宫知晓。”
“你打算假意收受郭恒好处的事情,本宫也知道了。”
杨曲这才明白,开始解释朱标刚才问题:“不瞒殿下,前几日曾泰曾来找过微臣,当然他只是为了户部的公事。”
“只是微臣当日借酒力叹过曾泰口风,听曾泰所言,似乎是知道郭恒的小动作。”
“微臣只是在奇怪,他既然知道,那为何没有告发,而且当日曾泰也曾劝诫微臣,让微臣离郭恒远点。”
“细想之下,微臣只觉得此事奇怪,所以想来找殿下问一问这两人私交如何?”
“若两人私交紧密,你微臣就不得不怀疑曾泰的立场了。”
朱标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
“这一点,你大可放心。”
“曾泰以前从未和郭庚有什么像样的交集,说是不对付倒不一定,但多半不是站在同一边的。”
杨曲想了想道:“既然殿下都这么说,那微臣就放心了。”
“若无其他事情,微臣这便告退了。”
朱标没有再说什么,点头应允。
那么之后,他倒是没有什么可做的了,下一步,应该等郭恒再来找他。
……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乃是秋收前的最后一个节日。
中秋节,也算是比较重要的节日了,以往这时候,皇帝或者太子都会宴请群臣,以彰显皇恩浩**。
但今年却是不一样了,皇帝一点消息都没有,也就是太子传了个信,说什么年年都弄无甚新意,干脆留着时间,给大家和家人团聚。
所以这所谓的宴会也就取消了,这倒是没有让人觉得有什么奇怪的。
觉得没意思就取消了,这事倒也像是朱元璋能干得出来的。
今年皇宫是消停了,不过外面可就热闹了。
本就因为取消了穿衣限制,青楼就因此火爆了起来,眼下又碰上节日,但凡是有点头脑的,都知道该蹭一蹭。
所以情怀河畔的青楼,这几日可是灯火通明,热闹非凡,最重要的是因为官员不用去参加皇帝的宴会,这空下来的时间,他们自然是要争取一下了。
古代嘛,娱乐场所到底不多,这青楼也不是一定要有点桃色交易的事情,更多的还是文人雅客的消遣。
逛个青楼有啥呢,那朱元璋以前还挺喜欢逛呢,你再问问如今的那些国公,谁年轻的时候不喜欢?
所以那几家大青楼广发请帖,没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杨曲自然也收到了一张。
说实话,青楼发请帖这种事情,他也是第一次遇到,多多少少有些害臊。
但结果,听说冯肖林压根就没有请帖,那这点害臊顿时就烟消云散了。
而且也不得不说,青楼到底是比现代的什么会所要有内涵得多,更注重玩个情调,不像现代的,上来就跟你说价格,太直接,也太功利。
中秋聚会大多是在中午,中午和家人团聚之后,那晚上不少人达官显贵就换了一身衣服出了门。
至于杨曲,自然也不会放弃,叫上冯肖林,再度来到了清江楼。
鸨母亲自在门口接客,见到杨曲,本是想送他们到高层的,不过杨曲拒绝了,表示去上次那个屋就好。
如此,鸨母自然没有见此,叫两个姑娘送他们去了冯肖林常去的厢房。
进了屋没多久,杨曲就从窗口,看到一个熟悉的人走到青楼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