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水微瀾

第三章 交流

字體:16+-

-1-

這一天,又是天回鎮趕場的日子。

初冬的白晝,已不很長,鄉下人起身又早,所以在東方天上有點魚肚白的顏色時,鎮上鋪家已有起來開鋪板,收拾家具的了。

閑場日子,鎮上開門最早的,首數雲集、一品、安泰幾家客棧,這因為來往客商大都是雞鳴即起,不等大天光就要趕路。隨客棧而早興的,是鴉片煙館,是賣湯元與醪糟的擔子。在趕場日子,同時早興的,還有賣豬肉的鋪子。

川西壩——東西二百餘裏,南北七百餘裏的成都平原的通俗稱呼——出產的黑毛肥豬,起碼在四川全省,可算是頭一等好豬。豬種好,全身黑毛,毛根稀,矮腳,短嘴,皮薄,架子大,頂壯的可以長到三百斤上下;食料好,除了廚房內殘剩的米湯菜蔬稱為潲水外,大部分的食料是酒糟、米糠,小部分的食料則是連許多瘠苦地方的人尚不容易到口的玉麥粉或碎白米稀飯;喂養得幹淨,大凡養豬的,除了鄉場上一般窮苦人家,沒辦法隻好放敞豬而外,其餘人家,都特修有豬圈,大都是大石板鋪的地,粗木樁做的柵,豬的糞穢是隨著傾斜石板麵流到圈外廁所裏去了,喂豬食的石槽,是窄窄的,隻能容許它們僅僅把嘴筒放進去。最大原則就是隻準它吃了睡,睡了吃,絕對不許它勞動。如像郫縣、新繁縣等處,石板不好找,便用木板造成結實的矮樓,樓下是糞坑,樓板時常被洗濯得很光滑。天氣一熱,生怕發生豬瘟,還時時用冷水去潑它。總之,要使它極為舒適,毫不費心勞神地隻管長肉。所以成都西北道的豬,在川西壩中又要算頭等中的頭等。它的肉,比任何地方的豬肉都要來得嫩些,香些,脆些,假如你將它白煮到剛好,切成薄片,少蘸一點白醬油,放入口中細嚼,你就察得出它帶有一種胡桃仁的滋味,因此,你才懂得成都的白片肉何以是獨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