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恨溫哥華(移民百態)

第八章

字體:16+-

雖然被思念煎熬,但忙碌的學習讓時間如白駒過隙,一年的時間不知不覺很快就過去了。

這一年裏,廖智勳和曉雅幾乎每天都要微信視頻,哪怕隻有幾分鍾的時間,能看到對方,能說說話,能傾吐一下思念,聊以慰藉對彼此的思念,他們就很知足了。

國內的曉雅以優異的成績從醫科大學畢業了,廖智勳剛剛結束語言預科的學習,申請入讀了兩年製的物流專業,聽說這個專業好找工作,而找到工作就意味著離他的移民夢想更近了一步。

曉雅在畢業前就開始申請溫哥華這邊大學的醫學院,但醫學院不接收國際留學生,必須是加拿大公民或者移民。而且入讀醫學院難如登天,就連加拿大本國的學生,都是擠破腦袋想要入讀,但醫學院的錄取門檻極高,錄取率極低。最要命的是,中國醫學院的學位並不被承認,曉雅相當於要在加拿大重新來讀,而且必須攻取醫學博士學位,再在醫院實習後,才能取得醫生執業資格。

但曉雅並沒有望而卻步,執著的曉雅不想因為出國就放棄自己的醫生夢想,那是媽媽去世時,她抱著媽媽的遺體許下的諾言啊。曉雅決定努力爭取,在加拿大當醫生。哪怕再用十年的時間,待到自己三十三歲才能考取醫生執業牌照,也不會放棄。曉雅一直堅信,當醫生才能告慰媽媽的在天之靈。

廖智勳在這點上和曉雅產生了分歧,他覺得考取醫生牌照的過程太過漫長,而且其中還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他勸曉雅放棄,改學其他快捷、方便,找工作容易的專業,比如改學社區學院就有的護士專業。他還在倆人視頻通話時,告訴曉雅,溫哥華其實臥虎藏龍,但多少人到了這裏,都放棄了專業工作,甚至從白領改到藍領,夢想是需要屈從於現實的。

“幫李大勇、丁伊娜兩口子搬家的一個搬家公司工人,以前是××大學航天工程專業的碩士,移民來溫哥華後,都找不到專業工作,為了養家糊口,也不得不幹起了體力工作。我常去的那間華人超市裏,殺魚、切肉的也不乏本科生、碩士生甚至博士生。印度、巴基斯坦移民來的博士也滿大街開出租車。我的房東老嚴,移民前是上海知名美術學院的大學副教授,現在就在家裏開班教畫畫,學員以小學生居多。老嚴的夫人,在國內是大學中文係講師,詩詞歌賦,無所不通,來到溫哥華,在中文學校裏教小學生們abcd,橫豎撇捺。老嚴對我感慨過,說這也就是在溫哥華,要是在國內,他們怎麽會教小學生?哪個小學生有這份福氣讓兩個大學老師來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