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日本做公务员

10 午休时的沉默

字体:16+-

来这里工作三个月后,我在浅田小姐的带领下,吃遍了单位附近各种日餐、西餐、中餐的“定食”(日语单词,指套餐)。然而,磨合期一过,我的中国胃就开始抗议了。炎炎夏日,我好想来一份自制的味道浓郁的麻婆豆腐,一口下去多么舒服!于是也开始尝试自带便当,在短暂的午休期间不用匆忙外出觅食,可以悠闲地在办公室度过,也由此看到了同事们的午休状态。

午休时间从12点到1点,一到饭点,县厅三栋大楼里会像小学课堂一样同时响起铃声。伴着铃声,电灯统一熄灭,一切信号都在提醒你:吃饭时间到了。

这样的后果是,每当快到12点时,大家就不由得紧张起来,想赶紧把手头的事情做完,迎接愉悦的午饭铃响。还要做的是,要在打铃瞬间假装从容地拿起钱包冲向电梯,只为抢到电梯位。这栋办公大楼有三千多人,但只有3架客梯和1架货梯,早一分钟晚一分钟区别会很大。晚的后果是,每次开门的电梯间都是满载,而且鸦雀无声,然后门再默默关上。等电梯的人很无奈,电梯里的人更无奈,因为每一层都要经历开门、被围观、关门。好在我们在7楼,不高不低,大家索性一出门就自觉直奔楼梯,只听得噼里啪啦脚步声响,像日本人地震避难般迅速有序,连穿高跟鞋的姑娘都练出了高超的下楼技巧。每次下到一楼,我都一阵眩晕。

我常常想,为何不采取打卡休息制?这样既能控制大家守时,也能缓解电梯人流、避开餐厅的用餐高峰,不至于在短短一小时内还要排队吃饭。

也许从没有人给后勤部门提出建议,也可能有人提出过,但没有解决办法。常听到周围同事抱怨,却终究日日如此,年年如此。

于是,沉默的电梯间,沉默的楼梯走廊,只有电梯门的“叮咚”声和楼道里的“嗒嗒”声回响。每个人也沉默着做一样的事——抓紧时间冲进餐厅,或者冲去便当店。只有点完菜的那一刻,才终于松一口气,有空和同事聊上几句,一个人吃饭时只能继续沉默。

而即便在餐厅聊天,大家也不会太热闹,所以很少在午饭时听到有人高谈阔论或爽朗大笑。只有在晚间时分的居酒屋里,当有了酒精的助攻,日本人才能稍微放开声音,从日本人变为“喝了酒的日本人”。

留在办公室里的是自带便当的姑娘,还有吃爱妻便当的大叔。有便当吃的人,几乎日日中午不下楼,能在办公室坐一天,比如我的顶头上司冈田先生。

每天,他都会在铃响的一瞬间从包里取出便当盒,解开传统的“风吕敷”(1),打开便当盒开吃,在十分钟内解决,然后去水房冲洗便当盒,回来戴上耳机,闭上眼睛开始打盹,直到1点铃响。

有时,这个大桌子只有我们两个人留在办公室,沉默着各吃各的。空气里飘着无法散开的尴尬,他也觉得有点僵,就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些日常,说他在新加坡单身赴任(2)时吃腻了麦当劳,在斐济工作时好无聊之类的事。继而跳到我吃的东西,然后是中国菜好吃的话题。但对话也仅限于吃饭的时候,吃完饭他就沉默了,我就继续刷自己的手机。

抬头看看前后,留守办公室的人都默默不出声,打电话都得去外面的走廊,小心着低声细语,否则安静的楼道会瞬间变成最佳的立体声环绕音响。

不过,有年轻姑娘的地方总有春风拂面的朝气。办公室中间的大会议桌是姑娘们的午休时间聚集地。以前在这里工作过的几个女生后来分到了其他办公室,但大家约好午休时间回来老地方,找我们的小蓝一起吃饭。每每这时,办公室就充满女孩子们欢快的说笑声,关于美容,关于八卦。她们才不顾及那些沉默的大叔呢,与其说是打扰,我觉得大叔们说不定很享受。

吃完便当到走廊尽头的水房冲洗餐具时,每次都能看到公共沙发上有人睡着,摆着不同的睡姿。矜持些的交叉着双臂,豪放些的干脆直接躺下。

和同事聊天时,说起我上大学前都会在中午回家吃饭,父母也回家做饭,午休时间有两个半小时,吃完饭还能睡一觉再去上学或上班,日本人震惊的表情似乎又被颠覆了三观,极其羡慕地说:“那就意味着一天三顿都跟家人在一起吃吗?”答曰“是啊!”,于是他们更羡慕地感慨道:“中国好人性化啊!”我也不好再补充一句,因为那是我老家小城市的作息时间,中国大城市的年轻人可都靠外卖续命呢。

吃完便当,我常常在打铃前去超市买咖啡,会路过楼下的吸烟区。那里也是一片沉默地带,每个人各自占据一小块地方,保持着礼貌的距离,抽着烟,或玩手机,或喝咖啡,但没有交流。也许他们天天都碰面,但并不熟识。

最后的**在上班铃响之前。吃饱了饭,大家都懒洋洋的,那表情明显在说“不想上班啊!”。临近打铃,电梯间再次迎来高峰,却不再有刚才那般积极。大家宁愿在大厅等上三五分钟的电梯,也不愿爬楼梯。

于是,人们有秩序地一拨拨走进电梯间,默默按下楼层,默默走进办公室。

有趣的是,只要铃一响,气氛就紧张起来。总能听到还没回到办公室的人一阵小跑,走廊里响起的急促脚步声。如果不小心迟到了,就得赶紧回到自己座位,做出害羞的不好意思状,小声嘀咕句“すみません”(对不起),虽然并没有人接话。

工作时间里,沉默是主流,偶尔才能闲聊两句。除了工作上的事情,大家几乎没有多余话语。

只有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尤其是“真真假假”的加班之后,日本人才能松一口气,抖落出一天的话。第二天,又开始度过沉默的一天。

每次被办公室的沉默笼罩时,我都忍不住想,如果午休时大家可以更随意一点,多交流一点,会不会也更轻松一点呢?

不过那样的话,就不是日本人了。

(1) 风吕敷,指日本传统用来搬运或收纳物品的包袱布。

(2) 单身赴任,指企业员工因工作调动与家人分开,去异地长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