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日本做公务员

8 日本小学生的午餐

字体:16+-

得知又要去小学做活动,身经百战的交流员们第一反应是穿厚点。

日本的小学什么都好,就是有一点很抠门,冬天没暖气。我们不比小朋友,年龄大了怕冷。何况,关西地区的室内体感基本等同于户外。

又得知当天活动后,我们要在学校吃午饭,就特意在早上多吃点,好能撑到中午。之前的经验告诉我们,学校的配餐只管饱,不管好,即使伪装都难以表现出“好吃”的表情。每次参与学校的活动,我们都期待对方说不管午饭,这样就能拐进校门口的拉面店,热腾腾地吃个痛快。

细想来,对儿童进行残酷的“寒冷教育”的国家,全世界大概只有日本。在气温低到10度,甚至5度以下的寒冬,无论中小学还是高中,学生的校服看起来还是夏装。女生的裙子,男生的短裤,和提到小腿肚的袜子之间,差不多隔着中日海峡那么远,“绝对领域”(1)生生成了“受冻领域”。

孩子们早上出门时,都裹着长外套去学校,一到校就脱掉,齐刷刷露出一排冻红的小细腿。如果是在冷如冰窖的体育馆做活动,孩子们会冻得直哆嗦。坐在一旁的我们则裹着厚厚的羽绒服和围巾。

经受了一上午的寒冷,不难理解他们会满心期待午饭时间快快到来。

日本学校里的配餐叫“给食”,几乎全国的小学生都统一在学校吃。除了他们的校服文具外,在校的其他用品一样,吃的东西也高度一致,从娃娃抓起的平等观念,影响着日本人的一生。

到了开饭时间,大家整齐划一地套上白大褂,有种身在医院的即视感,不过这只是为了防止把校服弄脏。当天的午餐值日生从料理间抬来一桶桶的伙食,然后分工合作,分发给全班同学饭菜,默契程度堪比流水线。其中有人装饭,有人打汤,从前到后依次传递,传到最后一个值日生手上时配餐完毕,然后发给排队领餐的其他同学。

拿到自己的餐盘回到座位后,大家等待班长发号指令,一起说“我开动啦!”,再摘掉防细菌感染的口罩,拿起筷子。先领到餐盘的同学,一直在耐心等待所有人,没有人抢先开动。

盛饭时的场景

多出的食物靠“剪刀、石头、布”决定归谁吃

耐心等待其他同学

开吃后,一些女孩子端着盘子,又走回了饭桶旁。她们知道自己吃不完,会在开吃前把盘里的食物倒回桶里,而有些大胃王小朋友刚好不够吃。如此,既不浪费,又能和谐地食物共享。

当天的配餐是:一碗半温的酸菜炒饭,没有蛋黄酱味道的土豆沙拉,两条又硬又咸的干鱼条,一碗肉片蔬菜汤,一盒200毫升的牛奶。

看到这样的午餐,我们几个人虽然身在不同教室,但内心的想法应该是接近的:还好早上吃得多。

但其实,这是我吃过的“给食”里,相对不错的一顿。我在其他学校吃过干巴巴的餐包,冰凉的可乐饼,以及没有味道的蒸蔬菜,都是硬生生咽下去。

当日“给食”

吃完午餐把餐具摆放整齐

不过孩子们倒是吃得津津有味,还不停地说“好好吃啊!”。真诚而不做作的表情,让我相信这是真心话。也许是受冻了一上午,发自内心渴望食物的温暖。

只有鱼干被不少人吐槽,“有点苦哎……”但这么说着,大家还是乖乖吃掉了。比起味道,不浪费食物的理念,在他们脑海中更深刻。

我吃了一条鱼干,瞬间有些味觉不适,惆怅起第二条要怎么处理。坐在我旁边的小胖子却说,“我喜欢吃这个鱼。”那一刻,我赶紧向他求助,“你喜欢啊?那把我的这条也吃了吧?”他愣了一下,表情是想吃却又觉得不应该吃,有些扭扭捏捏,周围的女孩子们怂恿他,“没事没事,你快点拿!”“我们不会告诉其他人的!”唉,不过是一条难吃的鱼干而已……

小学生终究是孩子,吃午饭也能闹翻天,前后排叽叽喳喳,有人把鱼头串进筷子里,当成“臭鲤鱼旗”玩弄。班主任坐在教室前排的角落,吃着和孩子一样的食物,却完全没了课堂上的威严,好似跑龙套的演员。

用餐时间半个小时,速度慢的孩子拖到了最后一分钟,吃完的小朋友把餐具归类放好,碗、碟、筷子摆放整齐,牛奶盒用水冲洗干净后,按要求剪开成统一样式,以方便回收。但无一例外,没有人剩下食物。

吃饭时和小朋友聊天,问昨天吃的是什么,小胖子说是他最爱的煎饺,然后旁边的小姑娘两眼放光地说,“明天中午吃面包!我最喜欢面包!”

西餐、日餐和中餐日日不重复,但我揣测,都不会好吃到哪里去。

我有时候觉得,日本人之所以不挑食,大概是因为从小没吃过好味道,毕竟这么难以吞咽的食物,在小孩子口中也是无上美味。但我又不得不承认,从低龄开始培养的基础食物教育观,也是近几年兴起的“食育”,影响了日本人未来的很多价值观。也难怪办公室里分发的奇葩外国点心再难吃,日本同事也会尽量边吐槽边哭着吃完。

但别看食物不好吃,管理倒是非常严格。

神户市小学生的食物配备,由县厅的教育委员会统一负责。他们会在官网公开每个上学日的午餐食谱,仔细看才知道,不只是每周不重复,甚至一个月都没有一样的菜单。每一道餐食包含的原材料,从米、面来源到酱油等调味料全部列出来,从营养方面来衡量是完全合格的。

不过,具体吃什么,每个地方政府的规定略有差异。在神户小学一周五天的主食食谱中,有两天是面包,有三天是米饭。大米用的是兵库县产品,面包是当天烤制后送到各个学校,由指定工厂提供,牛奶也是一样。使用的蔬菜由神户市运动教育协会统一采购,出于新鲜度的考量,也基本都使用日本国产菜。

制定营养菜单也要有据可依。日本的文部省有规定,学校午餐要满足孩子一天所需热量的三分之一,即650卡路里左右,钙含量要达到一天所需的二分之一。所以在政府公开的食谱里,也会详细标注每顿饭包含的营养含量,看起来寒酸的配餐,实则包含了儿童每日所需的蛋白质、铁和食物纤维等,只要好好吃“给食”,就不会缺营养。

此外,对配餐卫生的严格把关也是重要一环。有一项规定是,所有食物要当天制作,而且必须在做出的2小时内食用完毕。至于鱼、肉、蛋等食物,制作时的温度必须达到75度以上,且连续加热1分钟。如果遇到台风等恶劣天气,学校则要临时停课,当天所有食材都要全部处理掉,禁止继续使用。

那么,如此用心的午餐,需要多少费用呢?官网会列出采购食材的成本等数据,给出合理售价。神户市当年的餐费是260日元,还包含了一瓶牛奶。而原材料涨价时,“给食”的价格也会涨一点点,但还是要比妈妈们的手作便当便宜,这样日本的家庭主妇们也能轻松一些。

上课前,孩子们有20分钟的玩耍时间。吃饱了饭,大家光着腿满操场撒欢地跑,或许跑起来才不会冷。负责打扫卫生的孩子却摸着凉水,趴在地上认真擦地板,还要清洁大家用的厕所。

从学校出来,坐上温暖的电车座椅,身体终于暖和起来。可是,因为吃的少又没油水,还没到下午茶时间就已开始肚饿,大家果断去便利店加了一餐。

(1) “绝对领域”是一种日本主流社会也使用的御宅族文化用语,指少女穿迷你裙与膝袜时大腿暴露出来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