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竞争战略:创新商业模式,打造超级产品,让小企业成为巨无霸

3.5 累积竞争优势:108种赢利增长理论或方法,选用哪一个?

字体:16+-

重点提示

※ 在战略十大流派中,哪些内容有实践应用价值?

※ 打造拳头产品与持续赢利增长、累积竞争优势有什么关系?

※ 如何结束各种战略理论模块的孤岛式状态或碎片化存在?

“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想跟我一起去改变世界?”1983年乔布斯对时任百事可乐公司总裁的斯卡利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在这句话的感召下,斯卡利毅然从百事可乐辞职,进入苹果公司并担任CEO。两年后斯卡利联合董事会共同决策,解雇了他的“伯乐”、苹果创始人乔布斯。

1997年9月,乔布斯回归陷入经营困境、距离破产只剩下两个月的苹果公司。接着,他砍掉了苹果90%的产品线,推出了赢得年轻人好感的iPod(苹果音乐播放器),创造性地构建iPod+iTunes(苹果数字媒体播放程序)产品组合(硬件+内容),重整了苹果计算机系列产品,推出了改变世界的iPhone(苹果手机)系列产品,并最终为苹果建设成具有iPhone+iOS(苹果操作系统)+APP Store(应用商店)产品组合(硬件+系统+内容)的优异商业模式。

上文中乔布斯为说服斯卡利加入苹果说的那句话属于战略吗?属于战略。乔布斯回归苹果后,围绕产品的一系列“大动干戈”属于战略吗?当然属于战略。在实践中,战略应该围绕产品展开,致力于为企业打造拳头产品及超级产品。企业售卖给目标客户的“东西”,都属于产品,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有形物品、虚拟物品、各种服务或它们的组合。T型商业模式讲的是产品组合。当然,单一产品是最简单的产品组合。

T型商业模式的核心内容是企业产品,主要功能是不断创造顾客,实现持续赢利。为此,从图1-7-2提取T型商业模式等若干关键元素形成图3-5-1,结合常用的战略理论或工具,来重点说明企业成长期的两个战略主题:持续赢利增长、累积竞争优势。

图3-5-1 成长期企业的竞争战略简要构成示意图 图表来源:李庆丰,“新竞争战略”理论

成长期企业的竞争战略是围绕企业产品依次展开的一个过程:首先,不断优化、迭代潜优产品,追求企业产品定位的实现。其次,通过T型商业模式将潜优产品塑造为拳头产品,沿着战略路径不断创造顾客,实现持续赢利增长、累积竞争优势。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生命体(企业产品、T型商业模式、企业赢利系统)同步获得成长与进化。战略规划与场景为这个过程提供指导方案及纠偏、控制、优化的方法和建议。

1.企业产品定位的实现

尽管在第2章已经阐述了企业产品定位这个企业创立期的主要战略主题,但是企业产品定位是一个持续优化、迭代的系列行动,它的实现依赖于成长期持续赢利增长、累积竞争优势的过程。

在企业成长期,随着潜优产品逐步获得目标客户认可,波特五力竞争模型所阐述的行业牵制阻力逐步减弱,这有利于三端定位模型中的价值主张、产品组合、赢利机制三者合一,目标客户、合作伙伴、企业所有者三方利益统一。另外,像第2章所提及的低成本/差异化/集中化三大通用战略、蓝海战略、平台战略、爆品战略、特劳特定位、品牌战略、技术创新、产品思维等企业产品定位方法,将在企业成长期通过连贯的战略计划与行动,将定位真正转变为现实,并为企业带来持续赢利增长、累积竞争优势。例如:低成本的战略定位,需要与目标客户、合作伙伴、竞争者等持续交互以实现优化,需要依据外部环境机遇及风险进行不断调试与改进,最终需要企业生命体(企业产品、T型商业模式、企业赢利系统)做出相应调整与改变。这个战略定位的实现还需要赢利增长过程中一系列连贯的战略计划与行动。在这个过程中,低成本的战略定位逐步转变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以智力资本的形式储存于资本模式中。

为实现持续赢利增长,不仅需要落实企业产品定位,还需要对战略产品组合推陈出新。战略产品组合是指随着战略路径的演进需要而增加—减少—剔除—创造企业产品的系列构成、品种、品类等。在产品战略相关理论中,有对战略产品组合的相关阐述。例如:波士顿矩阵将企业的战略产品组合拆分为明星、金牛、幼童、瘦狗四个组别。企业决策者通过增加—减少—剔除—创造四步动作框架,定期优化调整这四个组别,以保障企业的持续赢利增长。

2.营销模式对拳头产品的塑造

根据营销模式的公式“目标客户=价值主张+营销组合-市场竞争”,持续赢利增长就是创造和留存更多的目标客户。这需要倾听目标客户的心声,不断优化、迭代企业产品中含有的价值主张,通过营销组合克服市场竞争,最终促成目标客户持续购买。优化、迭代价值主张不能来虚的、玩概念,需要实实在在、坚持不懈地将潜优产品塑造为拳头产品。

“现代营销学之父”科特勒的皇皇巨著《营销管理》《市场营销学》中,囊括了大部分营销增长理论或工具,少说也有100种以上。市面上流行的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私域流量、裂变推广、饥饿营销、增长黑客等营销增长工具层出不穷,极大地丰富了营销模式的内容。本节的标题是:“累积竞争优势:108种赢利增长理论,选用哪一个?”单从营销模式看来,赢利增长理论就不止108种,而我们应该选取更有利于累积竞争优势及有助于塑造拳头产品的那一部分。

“产品”是营销4P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市场营销学的核心内容。T型商业模式的企业产品是指产品组合、价值主张、赢利机制三者合一,它比营销4P中的“产品”定义更全面一些。层出不穷的各种营销理论不能只是阐述如何卖产品,更应该有如何对企业产品进行持续优化与迭代、将潜优产品塑造为拳头产品的阐述。

3.创造模式对拳头产品的塑造

根据创造模式的公式“产品组合=增值流程+支持体系+合作伙伴”,增值流程、支持体系、合作伙伴三者都会对拳头产品的塑造起到作用。打造好产品,是持续赢利增长的必备要件,也是累积竞争优势的过程。

结合相关战略理论或工具,促进创造模式对拳头产品的塑造。关于增值流程,有波特价值链、精益生产、工业4.0、智能制造、微笑曲线等理论与实践;关于支持体系,有颠覆性创新、技术创新、逆向创新、熊彼特创新等理论;关于合作伙伴,有供应链理论、生态理论、合作战略、共生共创理论等;关于产品组合有产品思维、产品经理、IPD(集成产品开发)等理论与实践。

4.资本模式对拳头产品的塑造

根据资本模式的公式“赢利池=赢利机制+企业所有者+资本机制+进化路径”,赢利池需要赢利机制、企业所有者、资本机制、进化路径四个要素协同贡献。赢利池汇聚着企业内生及外部引进的各类资本,它表示企业可以支配的资本总和。

在新竞争战略和T型商业模式语境下,资本近似等于“关键能力和资源”。在T型商业模式之前,“关键能力和资源”是中外研究者给出的一些商业模式模型中的一个构成要素。因此,资本是对“关键能力和资源”的继承和扩张,包括货币资本、物质资本及智力资本。它们共同对创造模式、营销模式赋能,三者联动形成第二飞轮效应,实现对拳头产品的塑造。

关于如何增加赢利池的资本存量、容量和如何形成防护壁垒,可供参考的相关理论有资源基础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学习曲线理论、赢利机制理论、动态能力理论、团队学习理论、股权激励理论、资本运作理论、顶层设计理论、护城河理论等。

5.T型商业模式三部分联动对拳头产品的塑造

根据公式“T型商业模式=营销模式+创造模式+资本模式”,三者联动形成1+1+1>3的协同效应,驱动第二飞轮效应,促成价值主张、产品组合、赢利机制三者合一及目标客户、合作伙伴、企业所有者三方利益统一,实现对拳头产品的塑造。

产品思维≈创造模式+营销模式,借鉴产品思维,有助于塑造拳头产品。平衡计分卡发挥的功能与T型商业模式类似,该理论阐述的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大模块中有营销模式、创造模式、资本模式的影子,这些都有助于战略理论在企业实践中落地,有助于对企业拳头产品的塑造。

6.企业赢利系统对拳头产品的塑造

企业产品是T型商业模式的核心内容,T型商业模式又是企业赢利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因此,企业赢利系统各要素从总体上参与对拳头产品的塑造。

7.赢利增长过程对拳头产品的塑造

赢利增长过程是企业生命体通过战略路径为企业创造赢利的过程;战略规划与场景为这个过程提供指导方案及纠偏、控制、优化的方法和建议。它们都有助于对拳头产品的塑造。

从广泛意义上说,以上对拳头产品塑造的六个方面都属于赢利增长过程。更具体来说,赢利增长过程主要是指:面向行业市场,通过塑造优异的拳头产品克服市场竞争,持续创造和留存目标客户,实现销售增长的过程。在市场开拓、行业竞争及战略规划方面,促进赢利增长过程对拳头产品的塑造,相关战略理论有安索夫增长矩阵与经营战略、增长思维、波特竞争战略、动态竞争战略、时基竞争战略、合作竞争战略、目标管理体系、战略规划相关理论等。

如果本节高谈阔论直播带货、裂变拉新、社群传播等销售增长方法——它们随处可见、信手拈来——似乎也更容易一些,但那些不是新竞争战略的重点内容。为避免陷入昙花一现的“纯营销”或烟花式增长,就要坚持走可持续赢利增长之路。这个过程是致力于对企业的拳头产品进行塑造的过程,也是持续累积竞争优势的过程。以终为始来看,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企业,才可能实现持续赢利增长,才可能打造出超级产品。

综上,聚焦于持续赢利增长、累积竞争优势这两个战略主题,促进潜优产品塑造为拳头产品,也将近100年来与之相关的诸多战略理论与工具等战略“原材料”或战略“零部件”,归置于以上七个方面的阐述中。通过给它们在新竞争战略中安置一个“家”,以结束它们原来的孤岛式状态或碎片化存在。

在迈克尔·波特眼里,“经营效益不等于战略,日本企业缺乏战略”;明茨伯格说,“战略是一个手艺活,不是规划出来的”……在企业成长期,如何判断诸多战略理论中关于企业战略的论断或争议?笔者给出如下“三合一”判断标准:①与拳头产品塑造的相关程度;②与持续赢利增长的相关程度;③与累积竞争优势的相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