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演讲的技巧:高效表达心理学

提炼出一个吸引人的演讲主题,是演讲成功的开始

字体:16+-

前面,我们已经提及,TED是一个充满思想交汇的地方,且TED演讲早已风靡全球。实际上,但凡有机会参加TED大会的人,本身就是行业内的佼佼者,他们要么开创了某一行业,要是做出了某些足以给社会带来改变的创举。前来参加大会的,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有科技大腕,如比尔·盖茨,但往往也有魔术师、杂技演员,他们混在一起,让大会更具特色。

正如所有的演讲一样,每年的TED大会都有自己的演讲主题。比如,2012年的美国时装模特卡梅伦·鲁塞尔演讲的主题就是“外貌不是全部”,而2015年ONE LOGIC的首席数据科学家塞巴斯蒂安·韦尼克博士的演讲主题是“科技改变未来”。

2015年,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的教授克里斯·厄姆森教授在TED大会上发表了关于汽车“无人驾驶”的演讲。他说:“从统计学上来说,汽车上最不可靠的部分就是驾驶员。”“科技越发达,驾驶员就越不需要负责,所以人民只是把汽车变得更加智能,没让我们看到真正需要的成功。”实际上,这一演说让与会的人士看到了无人驾驶的未来前景,主题鲜明且新颖有趣,很有启发性。

的确,中国人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有备无患”,也就是说,在做事之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有助于提高做事成功的可能性。而对于演讲这类社会活动,更需要我们做到有备无患。事实上,即便是那些TED演说高手,他们在开口前也会对语句的组织做一番精心准备,以便使自己的讲话更准确、更生动。

另外,我们参与演讲都有一定的目的,或激励,或劝说,或为了说明观点,或为了部署工作、提供信息等。有演讲目的,自然就有了演讲主题,可以说,主题是讲话的灵魂,是所有内容的统帅。讲话缺乏主题,即使堆砌大量华丽辞藻,也不会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语言缺乏统帅,就是字词的拼凑,不可能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所谓演讲主题,就是在开口前就要确定演说的中心思想、主要观点、演讲内容以及步骤等,也就是我们要向听众传达的观点、感情或态度。要了解演讲的主题,就需要事先了解演说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出于什么动机开展这次演讲。

确定演讲目的不是难事,提炼出一个吸引人的演讲主题却不易,主题能抓住听众的心,是一场演讲成功的开始。因为对于一场演讲来说,主题是其门面,听众在听你的演讲之前,是无法了解你演说的具体内容的,真正能吸引他们的,也就是你的演讲主题。

那么,我们该如何确定一场演讲的主题呢?

1.划定你的演讲范围

演讲前,你要事先准备,自然有大量的数据和资料,但千万不要把你的主题范围定得太广,否则你会发现想要把你想说的一切归纳出来压力很大。学会去芜存菁,找到主题的焦点,这就意味着你必须缩小范围,才能有足够的时间阐明你想要表达的观点。

2.了解你的演讲目的

目的一定不能模糊不清,因为你不会希望信息被别人误解。你的演讲目的必须要在主题中体现出来,而不要让听众猜测你究竟在说些什么。

3.演讲主题要有针对性

作为一名演讲者,在你确定一个主题前,你应该考虑到这个主题有何价值,要知道,不是所有的主题都能激发听众的兴趣。毕竟,演讲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用于公众场合的宣传形式,你的目的是要“征服”听众的,你的主题也就要是公众关心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一定的社会效果,让听众心悦诚服。

4.演讲主题要上口入耳

“演讲”和“表演”不同,前者的本质在“讲”,而后者在“演”,因此,在提炼你的演讲主题前,最好是上口入耳的。比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这个主题就简单明了,让人记忆深刻。你可以先默念一下,如果有讲不顺口或听不清楚之处(如句子过长),就应修改与调整。

5.演讲主题要有意义

不要把你的时间或者观众的时间浪费在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上。你不想超出听众的理解能力,不过你也不会想要侮辱他们的智慧。记住你是在进行严肃认真的演讲,而不是在咖啡馆里表演喜剧。

总之,演讲主题能限制你的讲话范围,以目前为前提来组织语言和准备材料,就能帮助我们确定演讲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