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请开口说话,我才能看清你。”人的声音是个性的表达,声音来自人体内在,是一种内在的剖白,因此,你的声音中可以透露出畏惧、犹豫和缺乏自信,也可以透露出喜悦、果断和热情。我们说话的声音,必须和音乐一样,只有渗进人们心中,才能达到让别人信服的目的。事实上,一个人说话时给人的印象,肢体动作占55%,语调占38%,内容只占7%。所以,说话时语调非常重要。对于说服力要求高的演讲,语调更应该引起演讲者的重视。
莱拉·博罗迪西曾在TED大会上发表过一篇题目为《语言如何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方式》的演讲,在演讲中,他说:“我要用语言跟各位说话……因为我可以。这是人类的神奇能力之一,我们能把非常复杂的想法传送给另一个人。我现在在做的,是用我的嘴巴发出声音,吐气时发声。我会做出语调、嘶嘶声、呼气,在空气中产生空气振动。那些空气振动会传到你那里,触及你的耳膜。接着你的大脑会取得耳膜接收到的振动,把它们转换为思想。”
从他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语言的组成部分有很多,其中就有语调,人们常说,语调是语言表达的第二张“王牌”,口语表达的重要手段,它能很好地辅助语言表情达意。什么是语调?语调,就是说话的腔调。从严格定义上说,语调应表述为整句话和整句话中某个语言片断在语音上的抑扬顿挫,包括全句或句中某一声音片断的高低变化,说话的快慢(即音的长短和停顿)及轻重等。在演讲中,语调往往比语义能传递更多的信息,能对听众的心理产生极其微妙的特殊作用,因此也更为重要。
如果演讲者的语调从头到尾都是平的,听众就会觉得很枯燥。就像听歌,如果一首歌曲的旋律非常优美,抑扬顿挫,大家就会觉得好听;如果从头到尾都是一个调子,人们就没有听的兴趣了。演讲也是如此,如果你的语调一直都像毫无波动的心电图一样,那么听众的兴趣也就到了尽头。
在波兰,有位被人称为摩契斯卡夫人的女明星。
有一次,她到美国参加演出,台下的观众热情高涨,希望她可以用波兰语讲台词,面对观众如此诚挚的邀请,她不好推辞,便开始用“流畅”的波兰语念出台词。虽然观众们根本听不懂波兰语,却集中精神地听,也听得很愉快。
摩契斯卡夫人接着往下念,随着台词中情节的变化,她的语调也随之变化,一会儿低沉,一会儿慷慨激昂,最后在悲怆万分时戛然而止。顿时,台下的观众鸦雀无声,同她一起沉浸在悲伤之中。而这时,台下传来一个男人的笑声,他就是摩契斯卡夫人的丈夫——波兰的摩契斯卡伯爵,因为他的夫人刚刚用波兰语背诵的是九九乘法表!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语调竟然有如此魅力。如果我们能巧妙地利用语调,即使听众不明白你演说的具体含义,也可以使其感动,甚至可以完全控制对方的情绪。
对于演讲者,只有把你的话说到听众心中,才能产生良好的演讲效果。同样一句话,由于语调轻重、高低长短、语气急缓等的不同变化,在不同的语境里可以表达出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一般来讲,表达坚定、果敢、豪迈、愤怒的思想感情,语气急骤,声音较重;表达幸福、温暖、体贴、欣慰的思想感情,语气舒缓,声音较轻;表示优雅、庄重、满足,语调前后弱中间强。只有这样,才能绘声绘色,传情达意。
一个高明的演讲者,是能准确把握各种语调的变化,并能巧妙地加以运用的。我们在演讲时,如果只是抓住了字词的表面意义,那么只是用“借来的字词”在传达而已,并不能起到感染听众的作用,为此,我们应该把这些字词的意义充分地表达出来,并且加上对它们的爱,这样的表达才是完整的,我们的感情才能充分地表露出来。那么,怎样才能使语调生动有趣呢?
1.掌握富有特色的各种句调
一句话之所以能富有表现力,是因为它富于变化——高低不同,快慢不一。而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声带的松紧,声带拉紧,声音就变高;声带放松,声音就变低。声带的松紧是可以控制的,因此,声音的高低也是可以改变的。为此,便有了句调的概念,一句话声音的高低变化叫作句调。句调是语调中主要的内容,句调可分升调、降调、曲调、平调四种。升、降、曲、平四调,各具特色。只有掌握了句调的特点,才能灵活地表达出各种句调。
因此,我们演讲时,要使我们的话如同音乐一样动听,就要注意快慢高低。比如,在表示有疑问的时候,你可以稍微提高句尾的声音;要强调的时候,声音的起伏可以更大些;要表现强烈的感情时,可以把调子降低或逐渐提高。
2.让你的语调抑扬顿挫
语调越多样化,越生动活泼,其吸引力就越大。分寸感是语调正确的首要条件。每句话都可以用不同的语调来说,但不同的语调给对方的信息刺激也是不同的。这一点,我们在演讲过程中也要尤为注意,比如,同样一句话,由于语调不一,就可能给人不同的理解,文明语言可能揭示不尊敬对方的信息;相反,有些不礼貌的语言却可以被非常亲近的人所接受。
总之,演讲时,绝对不要使你的语气单调,因为音阶的变化会加强你的说服力。你的热情会在音阶的变化中展现,并且能够感染听者,从而产生说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