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演讲的技巧:高效表达心理学

来一场脱稿演讲,让你与众不同

字体:16+-

我们任何一个在公共场合参与演讲的人,都希望自己在演说的时候能妙语连珠、口若悬河,这也是演讲大师制胜的法宝,是我们讲出魅力的根基。但照本宣科、照稿念,是无法达到这一效果的,因为从心理学角度看,只有倾注了热情的讲话,才能打动听众,事实上,任何一个演说大师都懂得要想让听众接受我们的观点,就要适时脱稿,只有将演讲稿抛开,才能真正慷慨激昂地演说,才能带动听众的兴趣,才能让你的讲话引人入胜。

任何一个演讲者,要想如TED演讲者那样拥有精湛的演说技巧,都要注重脱稿演讲的练习,在抛开演讲稿的情况下,如果你依然能口吐莲花,那么,你一定能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实际上,那些最受欢迎的TED演讲都是脱稿的。而他们也建议所有演讲技巧练习者:千万别照着读,不要使用提词器。因为台下的人们很容易能看到你正在使用提词器,而一旦看到,他们就会对你疏远,认为你的演说太官方了,所以,在TED,演说者一般不被允许照着读。不过,也有一些人坚持使用提词器。为此,大会将屏幕设置在了观众席的最后面,一开始,可能这名演说者很自然,可说一会儿就愣住了,因为观众发现了他在照着后面的提词器读,可想而知人们不快的情绪马上就涌现了,并且,这种情绪很快在观众席上传递。虽然,他的演讲可能并无错处,但评分却很低。

所以,对于任何演说者来说,进行脱稿演讲的训练,也能提升自己随时说话的能力。脱稿演讲与一般的演讲不同,做好脱稿讲话,不仅需要我们有着出色的说话能力,还考验到我们的思维能力。在脱稿讲话中,假如一个人的说话内容和方式都是一成不变的,听众就会失去兴趣,即使他说话时多么委婉动听,听众也会昏昏欲睡。如果他讲话方式呆板僵硬,不仅达不到自己的演说目的,而且还会让听众觉得你是一个枯燥无味的人。

1926年的时候,演讲大师卡耐基到瑞士的日内瓦参加国际联盟第七次会议,对于当时的情况,卡耐基后来做了笔记。多年之后,卡耐基再次拿出这些笔记,他在自己的笔记中看到这样一段:“我听完了三四个死气沉沉的演讲者的报告,他们简直就是读手稿,接下来,加拿大的乔治·佛斯特爵士上台了,我看到他没有拿任何的纸张、文件,我顿时感到眼前一亮,实在很值得赞扬。在他要集中注意力在演讲的问题上,他会带有一些手势,以此来强调他的观点,他也很热情,他希望听众能了解他内心珍藏已久的观点,这种渴望很真实,就好比窗外日内瓦湖那般澄澈明白。在演讲培训课上,我一直强调要运用的那些重要的法则,在他的演讲里,我全部都看到了,而且展露无遗。”

卡耐基说,自己经常会想起乔治爵士的讲演。在他的演讲中,他表现得真诚、热心,而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题目充满热情,是真心所想,才能有如此真实的表现。

这就是脱稿演讲的魅力,其实,很多有权威的演讲家,他们都深知这一点。

在公共场合讲话,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讲话引人入胜,就不妨适时脱稿,将自己融到演说过程中,进而带动听众的热情,达成我们的讲话目的。

的确,老话连篇、照本宣科,听众听起来只会毫无兴趣、昏昏欲睡。语言上的创新,是要从旧中挖掘出来的,既然听众“喜新厌旧”,我们就可以“以旧翻新”。翻新语言,对语言进行改装,就能赋予其新的内涵,这样,听众听起来既熟悉,又感到眼前一亮。

其实,当众说话没什么难度,演讲者完全可以作一场脱稿讲话。在卡耐基的训练班上,没有任何一位学员不会这一点。这位爵士所拥有的,大概就是学员们所没有的——坚决、勇敢地站起来讲话并击倒别人的意志力和态度,就是一种无论多困难也要坚决要讲的勇气。

那么,我们要让自己的脱稿演讲带动听众的热情,具体该如何做呢?

1.语言要生动形象

生动才能吸引人,我们开口需要使用新颖生动的语言,离人们的生活很近,这样才能使听众对你的讲话产生兴趣。反之,如果你总是老生常谈,就会让听众觉得索然无味,也不会对你的讲话有任何兴趣。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形容一个人胖,如果你只说此人很胖,实在很胖,那么,一点说服力也没有。而如果你说成,“此人体型宽大,我估计摔倒了都不知从哪头扭。”这样就更容易给人一种形象感。契诃夫在描写胖子的时候,语言更为奇妙:“这个胖子胖得脸上的皮肤都不够用了。要张开嘴笑的时候,眼睛就要闭上,而要睁开眼睛看的时候,就得把嘴巴闭上。”

2.在演说语言中注入你的精神力量

2000年前,有一位拉丁诗人曾说:“如果你想引出别人的眼泪,必须自己先悲感起来。”的确,感情是形于内而发于外的东西,如果你自己做不到感情饱满,那么,自然感染不了听众,反而让人感到虚假、做作。也就是说,要想感染别人,最根本的是使自己先进入情绪,进入状态,用心感知。

3.使用专业术语要小心

如果你是从事某种技术性的专业工作,比如是医生、工程师、律师或者是其他专业化的行业,那么,在向其他行业以外的人聊到这个话题时,你必须要加倍小心,最好使用普通的词句来解释,同时最好加上必要的细节。

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应努力养成独立思考和多积累演讲语言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富有思想性和创造性,才能在演讲中做到厚积薄发、深入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