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天性豁达,生活中的坎坷遭遇对他而言都不过是一些短暂的经历,虽然有悲愤之情,却并不会因此消沉,郁郁寡欢,终日不得其乐。被迫离京后,他选择了四处周游,一如他入宫之前,过着洒脱不羁的生活。
唐天宝十二年(753年)秋季,李白行至宣州,在此处停留了一段日子。刚刚住下不久,他的故友,唐朝著名散文家李云也来到了此处。李云虽在朝中为官,但性情刚正不阿,从未与朝中官员同流合污,且不畏权贵,李白对他十分欣赏。在异乡遇到故知,李白自然非常高兴,于是盛情相邀,两人相谈甚欢。然而李云在宣州只作了短暂停留,便马上又要离开了。李白心中稍有不舍,但很快便释怀了。
南朝诗人谢朓,擅作山水诗,且诗风清新,在当朝诗坛中成就颇高,李白对其极为欣赏和敬仰。当年,谢朓既不愿放弃官位,又渴望归隐后的清净,最后选择了“仕隐”的生活方式。在宣州任太守期间,他将理事起居的地方建在了郡治之北的陵阳峰上,因地处相对高远,于是取名为“高斋”。唐朝初期,此处被改建为楼,起初称为“北楼”,后又因此处曾是谢朓之所,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诗人,于是改名为谢朓楼。
李云离开前,李白陪他登上谢朓楼,设宴为其送行,并作诗为其饯别。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李白用精妙的文字将自己丰富的心理和感情表达出来,其中既有豪情逸兴,又有一丝淡淡的郁闷和不平。整首诗的感情一波三折,令人读时情绪也会随着诗人的情感变化而起伏。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昨天已弃我远去,过去了也就算了,没什么值得留恋的。最令我心神烦乱的,是今天正在经历的那些烦心事。秋雁从万里之外,乘着长风而来,这让我心神略感舒畅。有这样的美景相伴,我便可以放怀畅饮,醉在这高楼之上了。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先生您的文章既有建安文学的风骨,志向深远,反映现实,意境宏大,其中又不乏谢朓那种清新秀丽的句子。你我皆是那兴趣超然之人,有心飞上九霄云外的青天,将一轮明月揽在手中。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抽出刀来想要劈断那流水,而刀落之后,流水反而奔淌得更加肆意。举起酒杯想要借酒消愁,美酒入腹后,才发现这不过是为自己愁上添愁。既然人生在世不能称心如意的事十之八九,谁也无法避免,倒不如明天一早披头散发地乘着小船在江中漂流。
人的一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且福祸相依。有时,只是一些小事,就好比买到了喜欢的衣服,却不小心丢失了钱包;和喜欢的人吃了一顿浪漫晚餐,回家的路上汽车却抛了锚;在山顶看到了美丽的日出,回家后却得了
感冒。有时,也会是一些大事,比如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却承担不起昂贵的学费;事业上刚刚有了起色,家中却有人身患重病需要照料;刚刚收获了一份感情,却因为工作的调动不得不与对方分居两地。
不如意之事太多,若是每每因此纠结,时时为此烦心,生活就会变得一片灰暗,那些触手可及的幸福也会悄悄远离。所以,人们常常劝自己,也劝他人“别太计较”,“想开一点”。
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时想开一点,宽慰自己或许时机还没到,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要灰心,继续准备,总有一天理想会变成现实。总也遇不到对的人时想开一点,宽慰自己这只是生活中的一段小插曲,不要放弃,一定会有更好的在前方等着自己。因为被误解而失去在乎的人时想开一点,懂你的人早晚都会明白你的心意,不懂你的人即使失去了也不可惜。
一生之中,不如意只是寻常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因为不如意而产生的悲观、失望,甚至绝望的情绪。一旦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就难以找到活下去的意义,也不会再有面对困难的勇气。一旦习惯了消极、颓废,人就会越来越缺乏生机,得过且过、浑浑噩噩地度日。
感到情绪苦闷时,找一种方式发泄出来,或者唱歌,或者运动,或与人倾诉,或以文抒情。也可以饮酒,但不宜过多,毕竟酒醉会伤身。
我们每个人一生之中都会遇到很多人,大多数人都只是生命中的过客,只有极少数人才会伴随我们一生。偶尔在我们身边停留的那些人,或许曾经带给我们欢乐,或许曾经令我们痛苦,可无论当时的感受多么真切,多么深刻,一旦他们离开,不再联络,久而久之,我们也就忘了。哪怕我们曾以为那人会是相伴一生的那一个,也会忘记。其实,人生中的不如意也如那些过客一般,来来去去,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不看重,不在乎,它们就不会一直影响我们的心情。反之,我们越是看重,越是在乎,越是时刻提醒着自己,就越容易一直被它们干扰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