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一壶酒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隋宫》李商隐

字体:16+-

一个朝代的兴盛和衰败,有时就发生在弹指之间。而导致一个朝代衰败的罪魁祸首,往往都是坐在龙椅之上的那个人,比如,隋炀帝。

隋炀帝还是太子时,曾与因荒**而亡国,最后投降于隋朝的陈后主交往密切。不知是受到了陈后主的影响,还是他原本身体里就生有荒**奢侈的欲望,自从登基称帝后,他便开始大肆挥霍国家的财力。只因喜欢江南秀丽的风景,便开凿了八百里的江南河,以便于他乘舟前往,还将从百姓那里搜刮到的民脂民膏用于在沿途修建大量的行宫。

在隋炀帝看来,自己身为帝王,自然可以享受到帝王的特权,所以他从来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他曾在他江都的行宫里修建了一座“放萤院”,专供他放萤火虫取乐所用。后来,隋朝灭亡了,隋炀帝的那些行宫也都成了废弃的宫殿。那曾在夜间亮起满院萤火,犹如仙境一般的地方也变得荒凉、寂静,空气中只能闻到杂草腐烂的气味。

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左右,李商隐游江东时看到了隋炀帝建在江都的那些行宫,不由得联想到了唐王朝的情况。安史之乱之前,唐朝便已经出现了与隋炀帝时期类似的情形,虽然唐宣宗李忱在登基后采取了一些政策,让日渐衰败的唐朝有了起死回生的局面,可是中唐时期遗留下来的种种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

李商隐放不下心里的担忧,他不愿眼看着历史重现,于是写下了《隋宫》一诗,该诗从表面上看是在讽刺隋炀帝奢华荒**无度,忘记了君王的身份和责任,最后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实际上是在暗讽唐王朝也在无形之中走了隋朝的旧路,若是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唐朝最终也会如隋朝一般在帝王的奢靡**乐之中走向毁灭。

隋 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隋朝的皇宫紫泉宫建在长安城里,那里时常紧闭着大门,很少能看得见人,只见紫色的烟霞。只因隋炀帝喜欢江都的风景,想要在那里落脚,才会把那里的宫殿修建得极为豪华。若不是祖上天生帝王之相,使玉玺落到了李家,令其需要继承皇位,隋炀帝定然会乘坐挂着锦帆的龙舟,行走到海角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

当年的萤火院如今荒芜一片,不见萤火虫,只有腐草地。当年游船的河堤也只剩下寂寥,垂杨的枝头上栖息着乌鸦。听闻他当年曾在梦中与陈后主相逢,欣赏其宠妃一边吟唱着《玉树**》,一边翩翩起舞。若是他在亡国身故后真的与陈后主在阴间相遇,不知他是否还会有心思欣赏那一曲《玉树**》。

历史的天空下,每一个人都是透明的。岁月的长河里,每一个人都是过客。是的,生活要继续,便不能将自己困在旧事里,不能用前人犯下的错惩罚自己。可有些事是不能忘记的,即使它们再难堪,也不能忘记。

我们凭吊过去,凭吊先人,是一种纪念,也是一种对自己的提醒。多年以后,当我们也成为过去之后,也同样会有人凭吊我们生活的时代,凭吊曾经的我们。但愿有一日,他们在凭吊我们的时候不会觉得我们是上一个年代的“教训”,而是能够由衷地尊敬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