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孟郊命运多舛,早年屡试不第,中年考中进士却仕途艰难。加之经历过藩镇之变,见过了世间的苦难,所以他创作的反映生活、表达愁苦感情的作品较多,只不过这类诗歌并不得到所有人的赞赏。在他的诗作中,还有一些古淡闲雅的诗歌,虽然这些诗歌在他所在的时代并没有引起人们注目,但在后世却得到一致好评,并广泛被世人传诵。
孟郊的诗多为五言古体,其特点为语言平实质朴,但在用词上却刻意求工。在写诗时,他既沿用了汉魏六朝五言古诗的传统,又在其基础上加以创新,使诗歌具有独创性。他的大多数诗都情感真挚、自然流畅,令人印象深刻。
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比较容易对人生产生大彻大悟,在苦海中挣扎过的人往往更容易看清人生。孟郊的一生算得上是不顺利的一生,但他一直认真地生活着,认真地学习着,认真地写着诗。其中,《劝学》是一首劝世诗,该诗表达的是劝人珍惜时光、潜心向学的主旨。特别是最后的“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两句尤为深入人心。
劝 学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石头只有被击打之后才会产生火花,如果不被击打,就一点烟都不会冒出来。人也是如此。人的知识不是天生的,世人只有学习之后才能明白事理,懂得知识,如果不学习,就什么都不明白。
世间的所有事,只有自己亲自去实践、去体验了,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从中获得知识。别人得到的知识再多,也都是别人的,不会属于我们。我们必须趁早努力,毕竟人的青年时期就那么短短十几年,一旦过去就再也没有了。
人生在世,最无用的一个词就是“如果”。很多人喜欢在事情发生之后悔不该当初,懊恼地说“如果当时”。然而,时光不会倒流,如果永远只能是如果,不可能变成真的。
有的人在年少时总以为时间很多,长大离自己很远,于是学习的时候心不在焉,总想要偷个懒、走个神,将不喜欢的、不想做的事一拖再拖。一不小心,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再想回也回不去了。
一个又一个今天成为了昨天,一个又一个明天成为了今天,最后也终将成为昨天。把希望都寄托在明天是不现实的,只有把握好每一个今天,全心全意地过好每一个今天,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开拓自己的思维,今天才会更加有意义。
有的人在步入职场后,才开始怀念上学的时候,感叹自己曾经不够努力,学得不够充分,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希望能够再有一次回到校园的机会。有的人在工作后想要再学些什么,却碍于日常的琐事太多,工作太过繁忙,没有长时间安静学习的机会。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少时过得越轻松自在,年长后就会过得越辛苦。想要以后的生活过得不费力气,必须在年少时拼尽全力。珍惜能够安下心学习的时光和机会,在最好的年纪里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