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是这样炼成的:朱棣的成功之路

二、兵不厌诈,巧夺西直门

字体:16+-

杀掉张昺和谢贵,仅仅是造反的第一步,后面要做的事情还非常多。况且,朱棣现在所能控制的,只有这巴掌大的燕王府,当务之急,就是占领整个北平,把它作为造反的基地。

七月初六一早,进攻的任务已经传达,进攻的号角已经吹响,这是一次奇异的战斗,别人攻城一般是从外向里攻,朱棣他们却是从里向外攻。他们需要把九门的控制权都抓在自己手中,把城内的反对势力清理干净。

张玉、朱能这些虎将,把大刀对准了曾经并肩讨伐过蒙古人的大明将士,自己人杀起自己人来,居然更狠,更没有心理负担。昨天,这些明军官兵还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今天,就永远站不起来。昨天,他们还可以和燕王府护卫开开玩笑讲讲故事;今天,他们的嘴巴再也张不开了。

尽管朱棣手下只有八百零六人,不如中国2008奥运代表团的运动员人数多,尽管没有任何重武器,威力最大的只有十几只火铳,但是他们蓄谋已久,欲望强烈,一个个就像在笼子里憋久了的猛虎,放出来就是为了吞掉一切。

而他们的对手,却没有做好应战的足够准备,而且对于自相残杀还有心理顾虑,不能放开手脚。指挥官们也根本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自己净琢磨着如何逃命了,把弟兄们丢在一边。

战局的结果,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当太阳在东方慢慢升起时,北平九门中的丽正、文明、顺承、齐化、平则、安定、德胜和东直八门均已经被燕府护卫占领,但非常重要的西直门依然在官军的手中,朱棣派出的探子传来消息,官军已经在北平附近集结,试图与城内的残部建立联系,对朱棣进行合围。因此,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拿下西直门,保证按自己的意图进行城防。

但朱棣是有大智慧的领袖,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战略,一直是他非常推崇的。没有必要硬攻,他立即叫来燕王府护卫指挥唐云,并授意他如此如此。

唐云一听就傻眼了:“殿下,我上有老下有小……”朱棣安慰他说:“放心,你不会有事的,你要是回不来,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你的老婆……还是你的老婆!”

唐云万般无奈地出了燕王府,穿着一身便装,骑马来到西直门下。守门的朝廷军人大都认识他,知道这是个厚道人,也没人好意思给他放黑箭。唐云勒住马头,向城门楼上的军士高喊:“弟兄们,你们还不清楚吧,朝廷让燕王自治了,以后整个北平都归燕王管。你们赶紧都回家,晚了燕王大军就要过来了,他还带了几十门佛郎机(当时威力最大的火炮)……”其实天色太黑大家都没注意,他两腿一直哆嗦得厉害。

唐云这个人平时人缘很不错,是个重合同守信用的好军官,据说北平七卫中甚至流传着这样的段子——你可以让猪上树,但不能让唐云说谎。再说了,朱棣是什么人,那是皇帝的亲叔叔,人家和皇帝不管怎么闹,都是自己家务事,一个北平自治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有必要在这死扛着吗?

于是,只要有人带头,就形成了连锁反应。西直门的守军纷纷放下了兵器,一哄而散。大部分人走之前,还不忘向唐云表示感谢,似乎他是他们的救命恩人一样。

王府卫队随后控制了城门,唐云擦去脸上的冷汗,稳定一下情绪,他对燕王的智慧,更加佩服得无以言表。没什么好说的,跟着燕王,前程辉煌!

不断有好消息传来,朱棣终于可以喘息一下,放松一下心情了。

北平九门,已经全部控制!

燕山左右七卫,已经全部归降!

真的要谋反了,朱棣的心情也是复杂的,从王莽篡汉起,中国历史上成功的篡位者至少有十几个,失败的更多。成功了当然会毁灭证据,把自己吹捧成替天行道的明君,但失败了会很惨,想自杀都自杀不了,被人一点点折磨死都绝不是新闻。

篡位分两种,一种是改朝换代的篡位,另一种是皇室内部的夺权。

第一种情况,著名的有王莽篡前汉,曹丕篡后汉,杨坚灭周,朱温灭唐,刘裕灭东晋,赵匡胤代后周等。其实,这些都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和平演变,根本没有大规模战争。

后一种情况,主要有隋炀帝、唐太宗,他们的情况与朱棣类似,不过,都远没有燕王殿下这么辛苦。隋炀帝是通过诽谤和下三烂手段,扳倒了太子杨勇,继承了皇位;唐太宗是发动玄武门兵变,杀害了自己的亲哥哥李建成和亲弟弟李元吉,逼迫父亲李渊把皇位让给自己,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搞定了。

可朱棣呢,两天?两个月都难以搞定,他知道,自己要做长期战斗的准备。

从北平到南京有多远?需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让他从忽必烈留下的丽正门,走到朱元璋打天下的皇位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