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韦尔奇认为,管理的本质在于如何领导。领导不是目标,而是一个过程。换句话说就是,领导的定义随着管理的每个过程在不断变化着,领导是一个进化的概念,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杰克·韦尔奇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是理想的领导者,以韦尔奇的观点,不同的人,特别是通用人在定义理想的领导者时都会有自己的见解。
在过去,许多美国企业运营方式非常接近于军事化管理,这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因为许多企业领导者本人就来自军方,因此在仿效军方管理模式上得心应手。
“司令官”下命令,“士官”和“士兵”执行。指令源自上层,“下士”只是听从命令,然后遵照执行,造成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下属的天职就是服从上级的命令。通用自然也不例外。并且,它的这种发号施令体制还成为50年代直到70年代美国工商界的典范。
通用一直沉浸于自己制造的文化之中,但这种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已经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局面,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基层管理人员的普通职员根本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
但直到80年代早期,对这种传统企业文化的竞争仍未出现。毕竟,美国企业充当着(看来好像永远充当着)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的发动机。竞争环境在不断改变,然而,大多数美国工商业领导人仍自满于他们的利润,甚至傲慢到不能觉察到潮流的变化,仍认为他们管理的企业运转良好,没有必要进行任何的调整。
杰克·韦尔奇以他的先见之明看到了这种文化的弊端。
杰克·韦尔奇觉得如此发展下去,美国公司势必遇到困难(即使对通用电气这样正产生巨大利润的公司)。如果这些公司真想渡过这场风暴,他们需要更好、经验更丰富的管理者。
什么是最好的管理方式? 杰克·韦尔奇苦苦思索这个问题。管理者应该紧紧控制还是无为而治?换句话说,管理者应该尽可能多地去管理,抑或是尽可能少的管理?
对此韦尔奇持辩证的观点:管理越少,公司越好。无为而治对于管理者、被管理者以及公司都具有说不尽的好处。
杰克·韦尔奇对强调管理的念头深恶痛绝。他认为,大多数管理者都是在过度管理,滥用或不适当的应用自己的权利,这样做的后果是导致官僚主义的懒惰与散慢,而这恰恰是大公司要着力避免的。
当韦尔奇——成为通用电气的首席执行官,他就决定要创造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他发誓要埋葬大多数管理者所习惯的发号施令的管理体制。唯一能使通用电气在这个日益激烈、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充满竞争力的办法就是改变管理者的行为方式。尽管韦尔奇的这一想法与大多数管理者的习惯格格不入,他们也只能更少地管理。
韦尔奇认为,管理不需要太复杂,因为一个企业本身并不复杂。
对韦尔奇来说,经营一个成功企业的艺术是要确保所有主要的决策者获得同样精确的信息。如果这样,他确信,他们对如何处理企业事务将得出大致一样的结论,这就是企业缘何简单的原因。
以韦尔奇的观点,问题出在人们没有得到同样的信息:他们只得到信息这一整块蛋糕的其中一块。因为他们各取其所需,从而他们不可能得出一个理性的企业决策。企业的管理不是分散的管理。
然而,对杰克·韦尔奇来说,仅仅更少管理和避免官僚主义是不够的。以他的观点,理想的领导者应该能够调动和激励他的群体。
1989年1月,公司一年一度的碰头会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勃卡雷顿举行。韦尔奇向到会的500名高级总经理宣布了实施“群策群力”管理方式的计划。
“群策群力”的基本含义是:举行企业内各阶层职员参加的讨论会。在会上,与会者要做三件事:(1)动脑筋,想办法;(2)取消各自岗位多余的环节和程序;(3)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
群策群力管理方式起始于1989年3月,一时间,纷纷出现于公司的各个部门。据1991年统计,参与了这种管理方式的职工,占职工总数的1/8。
群策群力把本是毫不相干的人们聚集到一起,包括计时工人、白领阶层、经理以及工会领袖。平时,他们在工作中很少有机会能互相交谈。
群策群力的宗旨就是发动基层人员参与管理,发挥所有工作人员的聪明智慧。讨论会是由执行部门从不同阶层、不同岗位抽出40-50个人到会议中心或某一旅馆,大家分组讨论,专找管理工作中的弊病,最后找出解决方案。
会场很快就变成了“打靶场”,靶子就是令人厌恶的各种官僚主义的表现形式——一项小申请需10个人的签字;毫无意义的案头工作;多余的工作惯例以及盲目自大,等等。这些东西绝大部分当场就被废除或改良,而不是“再研究研究”。
这一计划的实施使通用电气公司的生产效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家用电器已将16周的生产周期削减到8周,同时增加品种6%,库存成本降低20%。韦尔奇认为,确立这种新文化,并使其像现有的文化观念那样稳固,还需10年的时间。到那时,公司中的等级观念将不复存在,即使在横向结构内,虽然仍有责任分配,但其界限将变得模糊。韦尔奇心中目标是一个无界的组织境界,即企业中的上上下下一齐动脑筋想办法,为企业出谋划策。
其实,“无为”就是最大的“有为”,管理不是把管理者一个人的想法和原则作用于整个企业,而是如何把整个企业的想法合并统一,让企业的千军万马按照一个节拍走路。
这或许是管理中最难的事情,就是杰克·韦尔奇也不能保证其中的每一个棋子都会按部就班,但你必须这样做才会使企业前进。所以,青年管理者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又能激励整个企业的管理方式是很关键的,如果你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你只好另谋高就,因为管理竞争本身也是非常残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