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韦尔奇在处理企业的各种关系上可谓是方圆有术,该收则收,该放则放,游刃有余。
“亦方亦圆”是一种较高的境界,那么何为“方”何为“圆”?
一般来说,自然形成的都是圆的,人为修饰的都是方的,因此,方为动,圆为静,方是原则,圆是机变,方是以不变应万变,圆是以万变应不变。外表要圆(大智若愚),内心要方(清静明志)。对己要方(严以律己),对人要圆(宽以待人)。有圆无方则不立,有方无圆则滞泥。所以,能成大事的男人交际时能亦方亦圆,方中有圆,圆内容方。大凡成功的管理者在社会交际中,总能把圆和方的智慧结合起来,做到该方就方,该圆就圆,方到什么程度,圆到什么程度,他们都能掌握得恰到好处。
以下几点,是许多杰出管理者总结出的经验: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自尊是自我规矩,自我规矩便能自成方圆。自尊心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人不断向上发展的一种原动力。莎士比亚说:“假使我们自己比于泥土,那我们就将真的成为被践踏的泥土了”。又说:“没有自尊心的人,即等于自卑。”在人际交往中要维护自己的尊严,也要顾全对方的尊严。自卑与自大是两个极端,有人比喻说:“自卑感与自大狂,乃一手的两面,好似刀片,两边都有伤人的锋刃。”这个锋刃不仅伤人,还能伤自身。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最忌讳的是自作聪明,自以为是,好为人师。以平常心待人,不卑不亢,这是管理者交际中的规矩,离开这一点是谈不到方圆的。
2.求大同存小异。
要想达到在交际场合外圆内方的境界,做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就必须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习惯、性格特征等等,在交往中难免会有些摩擦和冲突,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尽量寻找共同话题。但与人相处时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要失去自我。
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看到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对新中国所持的态度不太友好,于是就在发言中说,我们不是吵架来了,我们是求同存异来了。这充分体现了他对外交活动的灵魂的把握。会后,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到我使团住处拜访,表达了友好的意愿。刚刚成立的共和国就是从那时起开始逐步和世界各大洲的国家建立起了外交关系。
3.方圆有术,纵横捭阖。
交际需要交谈,以传其情,达其意,起沟通、交流之效,从而协调、融洽与交际圈的关系。
在人际交往中要想成功,青年管理者就必须遵循以下原则,这是专家学者们的精辟见解。
(1)切忌背后议论人。
在与人接触交往中,要竭力避免背后议论人。不负责任的议论,不仅达不到交往的目的,而且会伤害感情。特别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尽可能不揭别人的短处。
(2)说话要有分寸,有条理。
与朋友、同事相处,有人总是抢话头,且说起话来没完没了,令人讨厌,时间长了就会被大家疏远。
(3)不显露有恩于别人。
同事、朋友之间总会有互相帮助的时候,可能你帮别人帮助多一些,但是,切不可表现出有恩于人,以免使对方难堪。
(4)不忘别人的恩德。
别人对自己的恩德要时刻记在心上。无论谁的帮助,不论得益大小,都应适度地向人家表示感谢,这样既增进了感情,又发扬了“受恩不忘”的美德。
(5)做不到的就不要说。
因对朋友说谎失去信任,这是极大的损失。所以,新老朋友相交,都要诚实可靠,避免说大话。要说到做到,不放空炮,做不到的宁可不说。
(6)不揭穿别人的秘密。
不说穿别人的秘密是与人交往时的一条重要法则。每个人都有一些稳私,知道的不要说,不该你知道的不要问,因为这是于你于人都无益的事。
(7)要谦虚待人。
在同事、朋友面前,不要把自己的长处挂在嘴边,老在人前炫耀自己的成绩,无疑是在抬高自己又贬低了别人,结果被人看不起。
(8)不要憨言直语。
要广纳各方面的意见,不要只凭自己的一时冲动,说出冒犯对方的话,只有言词委婉得体,才能融洽感情,办成事情。
(9)要有助人为乐的道德感。
良好的道德观,是塑造成大事者形象和取得交际成功的重要环节。这要求成大事者有正义感,善于区别真善美、假丑恶,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应该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去关心、支持和帮助别人。既是互相交往,就应当相互尊重,相互帮助,这样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10)要有宽容的待人态度。
同人打交道,交朋友,就需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要与人为善,宽容大度。要热情有度,真心待人,以此来赢得大家的信任、尊重和友爱,从而获得更多的朋友,历来的成大事者无不如此。
以上十条是成功管理者在人际交往中所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青年管理者只有不违背这些原则,养成好的交际习惯,才能网织人际关系,管理好自己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