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宋江混社会

第二十四章 打工人

字体:16+-

吃人的老虎虽死了,可吃人的人还活着。

自古搞钱无怪乎就两条路子,开源和节流。

节流是万万不能的,阳谷县的老爷们一应得吃喝玩乐,哪个用度不得花钱。那只能是开源了,老虎是死了,可西门庆还活着。

既然刀刃向外,把刀给崩了。那就刀刃向内,把咱阳谷县的兄弟们给卷起来。

轰轰烈烈的改革西北风就在阳谷县上刮了起来,本次改革的主要说法就是施行末位淘汰制。

所谓的末位淘汰制,分两步实施。

先是同事们相互内投,投出排名靠后的倒霉蛋儿。

再是领导对着这群倒霉蛋儿进行综合评定,划定六十分为及格线。超过及格线,恭喜您,请继续为阳谷县的百姓们服务。等于六十分,留岗察看,以观后效。不及格,那对不起,请您从衙门里滚蛋。

同事们内投,简单!不就是兄弟们之间相互约几次饭,整几顿酒,酒桌上吹吹牛逼就搞得定的嘛!

领导的综合评定,那就更简单啦!

同事们之间约酒、吹牛逼的时候,你还得多喝酒,多吹牛逼。

你要是帮了人家,你牛逼。大可以说,兄弟你老娘生病的时候,我看你急得满脑门子汗,要不是我给你找的我家隔壁的瞎眼郎中,你娘能好吗?兄弟我是不是很牛逼!

要是人家帮了你,那就是人家牛逼,你陪着牛逼的人牛逼。你的娃娃上私塾的事儿是人家帮你搞定的,这回是人家牛逼。人家说了句:“兄弟怎么样,你就说我牛逼不牛逼吧!”

你只能陪着牛逼,回着说:“那不屁话吗!不看看我的兄弟是谁,我兄弟不牛逼谁牛逼。”

对付领导就简单多了,只需要上门把自己的孝心往桌上一放,撂下一句话:“领导,您多费心了。”然后扭头就走。

所以,明眼人都知道,整什么狗屁改革,不就是想整点钱花嘛!

更何况了,钱也不是自己掏,但凡是衙门里面当差的,谁还没有点搞钱的渠道呢!

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整个阳谷县的衙门当中,武松就是那只特立独行的雀儿。

不出所料,不负众望,社恐的武松荣获同事们内投排名第一的倒霉蛋儿。

其实倒霉蛋儿排名第一,也没多大事儿。不就是给领导送点孝心,再表表忠心的事儿嘛。

反正最终的决定权握在领导的手里。

领导说你武松行,最终的评语就是:连老虎都能干死的人,这人是咱阳谷县的英雄,这种人都不留还能留谁!

领导说你武松不行,最终的评语就是:连老虎都能干死的人,这人就是咱阳谷县的“雷”,这种人要是留了还能留谁?

西门庆代表阳谷县衙和武松语重心长地聊了大半晌,手都快伸到武松的打虎赏钱袋子里了,可武松还是默不作声。

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滚蛋。

最终,武松在这次末位淘汰制中,内投排名倒霉蛋儿第一,综合评定得分为七分,得分还没自己姓氏的笔画数高,显而易见得滚了蛋。

为了庆祝阳谷县本次改革胜利闭幕暨捕快武松光荣离岗,由全县的大小商户“自愿”出钱,在西门庆开的狮子楼酒家举办热烈的庆祝酒宴。

本次活动特别声明,全县的大小商户皆是自愿被组织募捐的,不是被县衙里的捕快们用刀架到脖子上才掏的钱。

酒宴尾声,西门庆慷慨陈词,并邀请在这次改革中被光荣离岗的武松捕快发言。接连喊了武松的名字七八声,也没听到酒楼里有武松的回应。大家这才意识到了,酒宴的第二个议题的主人公竟然没人通知邀请。

人没来就没来吧!反正有没有武松,酒宴都是胜利的酒宴。酒是替武松喝的,宴是替武松吃的。西门庆大手一挥,吼了一句:“来,让我们为光荣离岗的武松捕快干杯!让我们曾经的同事一路走好!”

阳谷县衙的其他同事也紧跟领导步伐喊道:“武松,一路走好,干杯!”

武松本打算在家里好好休整几天,可架不住武大郎整天唠叨个没完。

武大郎说:武二有手有脚的,整天也不思个进取,年纪轻轻的就躺在家里啃哥哥。

听得多了,武松也怼上一句:“哥,你花的钱都是我用命搏回来的杀虎赏钱。怎么还说我在家啃你?”

这个三寸丁别看个头不大,脾气还不小。当然他这个脾气,是有武松撑着的时候才能不小。怒喝了一句:“什么你拿命搏回来的钱?钱给我了就是我的钱,现在你花的每一个铜板都是你哥哥我的钱。”

武家兄弟一连僵持了几天没说话,武大郎赌气,武松话少。

终究武松是在家里待不住了,因为武大郎给他谋了一个新的差事。要是没被生活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任谁也不会选择踏进高唐州柴家的府门。

柴家,后周世宗柴荣嫡派子孙,家中供着本朝太祖皇帝御赐的丹书铁券。

江湖上人尽皆知,柴大官人豢养死士,以图光复后周。进了柴府的门,手上就得攥着刀子,从此以后就要过起刀尖上舔血的卖命生涯。

武松收拾起了行囊,安顿好了大黄,就奔赴到柴家大院上门打工。

偌大的柴府宅邸,一改往日的冷清,今日竟然招到了两个不怕死的主儿。武松是第二个。

武松无意中瞥见前面一个录好的信息,在特长栏中注明“特长:吃饭、说话”。既然有人能将这么优秀的特长写得明明白白,想必这个柴府应该是个打工人的好福地。

有样学样,如实相告,省得以后听东家的呱噪,武松也郑重地在特长栏里写下了“特长:吃饭、不说话”。

等武松录完信息,掌事的管家拿着武松书写好的信息,逐一和武松又核对了一遍。

掌事的管家念,武松答,两个人一人一句。

“姓名?”

“武松。”

“籍贯?”

“青州,阳谷县。”

“年龄?”

……

一直核到了特长,看到武松填的特长是“吃饭和不说话”的时候,掌事的管家脸都绿了,嘟囔了一句:“奇葩年年有,今天特别多。”

没办法,人有手有脚的总是要出来谋生的。哪怕被掌事的管家牢骚了几句,武松也不在意。毕竟你一个出门打工的,被东家下面管事的说上两句,能有什么办法呢?

掌事的管家也是没办法,自家老板“孟尝君”的名头都打出去了,总不可能把这个“不说话的吃货”立时就赶了出去吧!来的都是客,先试用三个月吧。

武松跟着管家踏入柴府后院,就听到一声粗犷的吼声:“喂!”。

紧接着这个汉子又继续吼道:“洒家来你这宅院,就是来吃饭的。这都他妈的都几点了,还不开饭,你们莫不是想饿死洒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