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宋江混社会

第二十七章 天道、狼道不走,走了国道

字体:16+-

“洒家有个梦想,梦想里面洒家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我是大和尚。”

“洒家的庙自由自在,想吃酒就吃酒,想吃肉就吃肉,不用听任何人的呱噪。”

鲁智深躺在满地狼藉的地上,兀自地讲着话。

“不用听任何人的呱噪”这句话就把武松的心给牢牢地攥了去。

为了不听到任何的呱噪之声,武松打定心意跟定了大和尚,大和尚去哪里,他就去哪里。

屋顶的洞没修好,还把整个屋顶给砸了个稀巴烂。说话算话,鲁智深撸起袖子就要给柴家翻修屋子。

急得柴皇城和管家苦苦哀求,生怕他这一修屋子,不知道要修到猴年马月。估计屋子还没修好,柴府就先家破人亡了。

柴皇城拍着胸脯指天发誓:“这个屋子年久失修,本就是要拆掉的。大佛爷您今天正好开恩掀翻了它,也是一番造化。”

“哦,照东家说的意思,洒家不但没有错,还把事给提前办好了,是吧?”鲁智深露出了喜色。

“那是,那是!”柴皇城和管家紧咬着后槽牙,痛苦地回着话。

大和尚哈哈大笑,挥了挥袍袖,爽朗地说道:“即是如此,洒家便帮你们好事儿做到底。不是要拆这屋子嘛,洒家现在就给你们拆。”

说罢抬起脚奔着围墙就踹了开来,三脚没蹬塌。再用庞大的身子往上用力一靠,只听“轰隆”一声南面的围墙轰然垮塌。依法炮制,鲁智深又推倒了东墙、北墙和西墙。

柴皇城只觉得两眼发黑,扑通一下就爬倒在地。

鲁智深还以为柴家感谢得五体投地,连忙摆手说道:“东家你这是做什么,拆房这等小事何足挂齿,洒家怎么能担得起你行这么大的礼。要不,你看看还有哪些房子要拆的,洒家一并给你推倒了事儿。”

管家掐了一把柴皇城的人中,苏醒的柴皇城饱含热泪地说道:“大师,就不劳您费心了。您这几日只管在府上躺着,柴家就阿弥陀佛了。”

“看你那娘们唧唧的样儿,洒家不就是给你家干了点活嘛。至于嘛,还感动得哭个稀里哗啦。”鲁智深真心觉得东家是被自己的热忱给打动了。

当然在柴府的最后几天,鲁智深带着武松也没闲着。

帮柴府移假山,假山塌了。

帮柴府搬府门口的石狮子,把石狮子的头给掰掉了。

后面不知道怎么搞的,把柴府的大门也给整垮了。

反正柴府上只要有鲁大师帮过忙的地方,一地狼藉。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鲁智深和武松三个月的试用期终于是要结束了。

柴家上下不分男女,不分老少,就连府里面的狗,都堵到了柴府的大门。对着鲁智深和武松的背影齐声喊道:“快走,不送。以后别再见了!”

等彻底看不到鲁智深和武松的影子了,柴皇城带着全家仰天痛哭,就连柴府的狗也叫地格外凄厉。

柴皇城边哭边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天杀的殷天锡要强夺园子,就应该给他。我们柴家这是造了什么孽呀!招了这么两个货,园子不但给毁了,家也给砸了。”

离开柴府的路上,鲁智深和武松感叹道:“兄弟,出来做生活的人就应该像我们一样。洒家为东家尽心尽力,人家东家也对我们掏心掏肺。谈好的一个月给二两银子,人家给五两。走的时候,全家人还恭送我们。你说说这么好的雇佣关系哪里去找?”

武松本想回一句:“那为什么柴家没留我们继续做工呢?”想了想还是算了只回了一个字“嗯”。这三个月,柴皇城的家已经被他们祸祸地不成了样子,还是放过柴家吧!

走了许久,武松知道大和尚不着调,就问:“大师,你我就这样迈步向前走,是去往何处?”

“我们一路向北!”鲁智深坚定地说道。

“可我们分明走的是往南。”果然和武松料想的一样,大和尚就没个准儿。

鲁智深略微沉思了片刻,说道:“我们继续向前赶路。”

“不是走反了么?”难得武松反驳了一句。

“无妨,佛祖指引我路在何方,脚去何处,一切随心。”鲁智深依然不为所动,继续前行。

武松一听大和尚都把佛祖给搬出来了,也只能跟着大和尚一路向南。

跟着鲁智深,武松的心才定。日子虽然艰苦,却也快乐,内心的快乐是任何的物欲都满足不了的快乐。

就这样,两个人一路上跋山涉水,翻山越岭,风餐露宿,饥一顿再饥一顿地走着。

一直走到了江州和青州的交界,到了一处光秃秃的山下。

鲁智深停下了前进的脚步,环眼一睁,说了一句:“到了!”

此山,紧挨着大宋的国道。因山头上光秃秃一片,本地人唤名为秃头山。山的阳面有一座求雨的龙王庙,山的阴面是成片的坟圈子。

山有了,庙也有了。鲁智深觉得这个地方就是佛祖指引的神迹。

鲁智深自是做了庙里的主持,还点化武松做了挂单的行者。

行者,社恐人天花板的职业。不用说话,不用被呱噪,一不顺心,拔腿就撩。

白天,山上就鲁智深和武松两个人偎在庙里。

夜晚,可能山的背面更热闹一些。

因为武松晚上总觉得后背发毛,浑身发冷。

为了镇一镇山上的邪祟,鲁智深把山的名字改成了“二龙山”,顾名思义山上盘踞着两条龙,鲁智深和武松。庙的名字也随了山的名字,改了名叫做二龙山神庙。

庙和山现在都齐活了,唯独缺了庙里的香火。

别说大和尚还真有主意!靠着自己的蛮力推倒了一棵大白杨树,直接扛到了国道的当间。

大和尚的举动,武松秒懂。武松见国道还没被堵严实,也弄到了一棵白杨树,这下这条国道堵得连个七八岁的孩子都挤不过。

鲁智深和武松蹲在国道边的东西两侧,守株待兔地候着前来上山的香客。

国道,京都到金陵的经济要道。

每日,商队和游人络绎不绝。等走到二龙山的这个地方,就堵到这了。

过了二龙山的人,基本上看法都一致。

这里的方丈人很好,很热情,不停地向你布道,希望你为二龙山神庙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然,他旁边的禅杖少说也得有个一两百斤。

真的,我是诚心诚意地布施的,为了我的小命,更是为了佛祖。

大师给我指点过了,这就叫破财免灾。

鲁方丈的指点,武松也通透了,大和尚之前讲的“什么世间之道为天道,什么人生行侠如狼道。”结果狼道,天道都没走,就走了国道,靠人家施舍的这条道。

对此,鲁智深的解释是:天道有好有坏,上一刻你还是渭州的提辖,下一刻就成了光了头的和尚;狼道有饥有饱,三餐饱七顿饥;还是国道靠谱,每天都有施舍,正所谓细水才能长流。阿弥陀佛,善哉,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