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修订升级版·基础篇

【写作实例之二】

字体:16+-

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查与建议(摘要)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认真贯彻党中央、省委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创造性地开展基层党建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为全面掌握情况,最近我们开展了一次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1.人员队伍方面。(略)

2.组织设置和阵地建设方面。(略)

3.经费保障方面。(略)

二、加强基层党建的做法及成效

1.聚焦重点发力,种好党建工作的“责任田”。一是夯实农村党建工作。以巩固扩大村(社区)“两委”换届成果和贯彻落实全省推进党建“三大工程”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为重点,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建设、班子建设、队伍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全市1810个村都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占100%。153个乡镇党委设立党建办,占100%。98.6%的村健全了村民小组,87.5%的村完善了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二是强化城市党建工作。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为契机,大力推进社区党组织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三有”进程,着力推进社区党建区域化发展。截至目前,市城区41个社区达到“三有”要求,占100%。以推行“居民点菜、社区买单”模式为重点,全部建立健全了服务群众工作制度。三是严抓机关党建工作。着力整治机关党建“灯下黑”,制定出台《××市关于加强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推进机关党建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推动“三会一课”、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落在实处、落地见效。市委主要领导及其他市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以普通党员身份自觉参加所在党支部开展的固定日活动,全市科级及以上党员干部参加比例为94.7%。四是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成立了国资委党工委,对全市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统一领导,将市出资监管的8家国有企业党组织关系统一调整到市国资委党工委管理,进一步理顺了党组织隶属关系。加强对国企党建工作督促检查力度,坚持每月一调度。五是巩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召开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现场推进会议,提出了规范党组织设置、党支部书记选配、党建指导员选派、党支部运行、党支部组织生活、党组织经费和场所保障“六个规范”的基本要求,每月开展一次专项检查,指导和推进各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巩固提升。

2.创新示范带动,引领基层党建水平的全面提升。一是评定党建示范点。通过自下而上申报、自上而下评定,在基层党建各领域共确定6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作为“全市基层党建示范点”并现场授牌,制订管理措施,实行示范点动态调整。二是建立创新试点。围绕基层党建的热点难点,研究提出基层党建创新课题,选择100个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建创新试验点,努力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经验,形成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创新推进智慧党建工作,以××区和××县为试点,推进各级党建网络(平台)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党务、政务、服务等功能整合联动工作。三是抓好党建联系点。市委常委结合分工,确定1个基层党组织作为联系点,各县(区)委常委参照执行。全市共确定了500个党建联系点,着力把联系点打造成为示范点,带动一个领域的基层党建工作。

3.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一是补齐功能不强短板。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以增强服务功能为目标,打造“四级平台两项制度”服务品牌。目前,全市100%的县(区)建立完善行政服务中心、100%的乡(镇、街道)建立完善“一办三中心”便民服务大厅,90%的村(社区)建立完善便民服务站,30%以上的自然村建立便民服务点。为提升服务水平和效率,在全市开展了四级服务平台升级优化工作。二是补齐软弱涣散短板。持续抓好“五星创评”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全市“五星”基层党组织数量占比为12%左右,提高了5个百分点;“两星”及以下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数量控制在总数的5%以内。完成全市党务干部培训全覆盖,基层党务干部工作能力明显提高。三是补齐基础薄弱短板。市里专门出台政策,帮助部分行政村和社区解决缺办公场所、缺工作经费以及干部工资待遇偏低的问题,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健全“两新组织”保障体系,每年对新建党组织给予一定数额的经费补助,大力推进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纳入管理费用税前列支。

4.强化规范管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一是业务培训到基层。按照分级负责的办法,每年4~6月,市、县、乡三级都举办党建业务培训班,据统计,仅2017年上半年共培训市县乡三级党务干部6000余人,基层党组织党务干部受训率达72.5%。二是督促落实到基层。以党员固定活动日制度为载体,督促基层党组织严格落实党员交纳党费、“三会一课”、党员主题实践活动、外出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等制度。党员固定活动日开展以来,正常开展党组织生活的党支部数占比达到94.6%,较前提高了20.6个百分点;党员参加比例达到87.7%,较前提高了38.3个百分点。市、县、乡三级每季度开展一次基本组织制度落实情况巡察,对制度不落实者督促整改。三是从严管理到基层。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加大了在“两新”组织人员、中小学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力度。结合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深入开展失联党员查找、管理和落实组织处置工作,目前,已查清全市失联党员2624名,取得联系的有2442名,落实组织处置的有1149名。

5.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一是大力实施“党建+脱贫攻坚”。持续开展“四进四联四帮”活动,连续三年从市、县、乡三级共选派6000多名党员干部深入农村开展帮扶工作,共为民办实事3.5万余件,完成民生项目7000多个,解决矛盾纠纷1.2万余起,整合投入各类帮扶资金1.1亿元,争取上级扶贫移民资金4.73亿元,争取各类社会扶贫资金达2.4亿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大力实施“党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扬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好作风,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经过3个月奋战,高速沿线和各县(区)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得到有力整治,处处显现出干净、整洁、美观的新环境、新面貌。三是大力实施“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农村党员带头开展移风易俗、推崇文明家风活动,实现村民红白理事会全覆盖。把开展“好人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引导党员带头做好人好事,目前我市已有4人登上全省好人榜,2人登上中国好人榜。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层党建责任链条没有完全闭合,出现“纵向通不到底、横向使不上力”的现象。从纵向看,党建责任链条没有延伸到党组织的“末梢神经”,上级党建任务传导有时存在失真走样现象。特别是去年乡镇党委刚换届,有些新到位的党委领导抓党建的意识不强,工作做得不扎实。从横向看,一些乡镇尚未形成抓党建合力,有的书记没有很好地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分管党群工作的副书记、组织委员及其他班子成员没有履行好直接责任和分管责任,“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一些地方还存在组织线同志拼命抓、其他同志“不上心”的现象,抓党建工作成为组织线的单打独斗,组织线同志总感觉使不上力。

二是部分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和水平不高,存在“生冷僵硬、被动单一”的现象。服务体系不完善,全市仍有部分行政村没有建立便民服务平台。服务群众缺乏经济实力,全市无集体经济收入的村有366个,占20.2%;负债村有1116个,占61.8%。服务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缺乏带领群众闯市场的能力,不能满足群众发家致富的普遍愿望。有的基层组织服务质量不高,大多数是被动服务、单一服务,只注重给钱给物,不注重精神和心理抚慰。据2016年6月对178个村的抽样调查,37.1%的群众对村级组织服务质量不满意。

三是基层党建制度落实不够,存在“重面子轻里子、重点上轻面上”的现象。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中,一些村党组织片面以硬件建设代替组织活动开展、以制度上墙体现党建工作成效、以创建示范点代替面上工作落实,而“三会一课”等党内组织制度,一定程度上仍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的。据2016年9月统计,全市有590个基层党组织未按期换届,其中未按期换届时间最长达12年。尤以机关为甚,市直机关有65个基层党组织未按期换届,“灯下黑”问题突出。少数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纪律松弛,目前全市仍有55个村(社区)党组织处于软弱涣散状态。有的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疏于管理,以致脱岗离岗、自由散漫、吃喝玩乐等问题时有发生,甚至发生“微腐败”,给党员干部队伍的形象带来严重损害。

四是基层党组织设置、运行不规范,存在投入保障不足、覆盖不到位、开展活动难等现象。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不合理,多数没有根据产业发展调整党组织设置。社区党组织设置不合理,多数机关党员没有被纳入所在社区党组织双重管理;有的社区党员人数多达几百人,但仍是支部设置,党支部难以组织党员开展活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虽然基本做到党建工作全覆盖,但这些党组织规范运行和巩固提高仍需一个较长过程。一些地方基层党建基础保障不充分,党组织和党员开展活动难。全市仍有相当部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破旧,无钱维修或新建;村“两委”副职干部未被纳入养老保险,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全市49个城市社区,有20个社区的活动场所面积不足200平方米。

五是党员管理服务工作面临新挑战,存在管理不灵活、不会管的现象。有的基层党组织不善于运用互联网等手段加强党员教育,全市有200余个支部没有建立党员微信群。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流动党员、处于待业状态的党员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村党员增多,给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社区组织想管而管不了、管不到、管不好的情况普遍存在。

四、意见建议

综上,我市基层党组织建设总体向好,成绩是主要的,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为此,建议市委常委会或市委党建领导小组听取一次汇报,然后召开有关专门会议,就进一步固本强基,特别是解决存在的问题做出部署安排。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

1.进一步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调查情况表明,凡责任制落实得好的地方,基层党建工作就搞得有声有色、扎实有效;反之,凡责任制不落实的地方,工作就没有起色,甚至问题成堆。为此,必须进一步狠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真正形成党委(党组)统一领导、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级基层组织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一级对一级负责。要加强责任考核,对由于责任不落实而导致工作不实、问题较多的地方和单位,要加强督促整改,仍不整改的,要追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

2.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这次调查发现的问题,仅是初步的、局部的。为了全面掌握情况,增强今后工作的针对性,建议以县(区)、系统为单位组织一次对基层党建工作的大检查,以自查为主、上级抽查为辅,把存在的问题找准,在此基础上建立问题清单,实行销号整改。涉及政策、体制、资金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凡基层组织自身无法解决的,上级党组织应统筹解决。特别是投入保障不足的问题、流动党员的管理问题、社区党建工作的网络架构问题等,光靠基层是无法解决的,上级应予以指导和支持。

3.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基层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也愈显迫切。而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基层党务工作者无论在思想上、工作上都存在不适应的地方,有的连基本的党建业务知识都不懂,不知道从哪儿入手;有的懂一点,但又缺乏做实际工作的能力;有的成天忙于其他工作,把党建工作当作“软任务”,应付式地抓一下。这些都是与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要求格格不入的。建议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通盘考虑,对全市基层党务干部进行一次轮训,以帮助他们掌握业务知识,提高履职能力。参训人员除了专(兼)职党务干部外,还应包括基层党组织的书记。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所以他不仅要重视党建,还要懂党建,懂党建才能抓好党建。

4.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基层党建涉及面很广,具体情况千差万别,难免出现有先有后、有好有差、进展不平衡的情况。正因如此,发现典型、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就显得十分重要。这次调研中我们就发现不少好的典型,有探索创新的典型,有服务群众的典型,有坚决抵御“微腐败”、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的典型,还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领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典型。用好这些典型,推广他们的好做法、好经验,可以产生“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带动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评析:

这篇调研文章抓住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基层党建工作这个课题进行分析思考,很有见地,很有意义。文章的结构、笔法似乎比较“传统”:三段式,成效+问题+意见建议。但正因如此,读起来不累,读完能得出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能得到某些触动和启示。这里的关键在于,它尊重客观实际,如实反映情况,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专门用了一个部分来指出问题和不足,这种摸实情、说实话的文风正是调研活动所需要的;在意见建议部分,它没有发空泛的议论,也没有停留于论述某一个具体问题怎么解决,而是从宏观层面提出若干带根本性、长远性的措施办法,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都比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