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潮

四十 征 程

字体:16+-

日薄西山,绛红的晚霞映得威海港湾绚丽灿烂。那些在威海玩够了的日本鬼子,还有伪军官和他们的太太小姐们,兴高采烈地提着大包小包吃的用的,登上交通艇“日生利”号,向刘公岛栈桥驶来。站在“同春”舰上的毕昆山,看到“日生利”准时驶出威海港,知悉敌伪未生疑,迅速报告了指挥部。暴动勇士们将已扯下的伪海军旗重又升起,把躺在海边沙滩上的日寇尸体拖到隐蔽处藏好,把给交通艇带缆的人布置好,练兵营门口布置了信号兵和门卫,一切都恢复到以往状态。连城命令刘春生将拉水的汽车开到栈桥附近,他带领李恩芝及四十多名勇士埋伏在水车之后,两挺轻机枪交叉瞄准栈桥。

五点半刚过,交通艇“日生利”徐徐靠上栈桥东侧一个梯口。装扮给“日生利”带缆的崔大伟、刘秉义、张树和、许传礼、张玉亭、冯醒雄等十几人,个个腰里暗藏手枪,站在栈桥上注视着敌人的行动。回岛的日军有七八个,都是上士中士,日军和伪军官丝毫未发觉岛上有何异样。照例,日军先上栈桥,依次是伪军官按军阶高低的顺序上栈桥,上得栈桥的每个日军身后都紧跟着一个暴动勇士。伪基地队司令李玉琨,伪副长王巾和,伪军需课长周尔康也都上了栈桥,他们的身旁都有暴动的勇士跟随。

眼看要消灭的对象都上来了,连城举枪向日军打了一枪,发出战斗信号。随即跟在鬼子身旁的勇士们纷纷举枪射击,一时枪声大作,日军个个应声倒地。有日军扭头看一眼撒腿就跑,有的边跑边掏枪意欲顽抗。隐藏在水车后的勇士们冲出来,在栈桥上展开白刃战。大寺一郎被枪击中仍挣扎着跳下栈桥,企图逃命,连城眼疾手快,开枪打去,说道:“你爷爷大寺安纯甲午战争侵略中国而毙命,你也休想逃脱!”海水泛起一团血色,万恶的侵略者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警卫员出身的王巾和较为警觉,听到枪声大喊一声“卧倒!”自己随即卧倒,从腰里掏出手枪,被崔大伟一枪毙命。伪军需课长周尔康也被张树和击毙。一霎时,楼桥上倒了一大片。伪司令李玉琨因平时民愤不大,勇士们未有除掉他之意,将他押往练兵营士兵食堂休息。其基地队部分老兵,因无暇对他们讲很多道理和情况,都暂时收容在练兵营士兵食堂里,等待郑道济对他们讲话。本想动员他们一起出岛打鬼子,可李玉琨认为在日本人鼻子底下造反绝对不能成功,暗下对基地队士兵们说:“别跟练兵营的班长们胡闹,在日本人鼻子底下造反是不能成功的。基地队的人都给我回去,一切由我担着。”并通过几个老兵向基地队的士兵们串连,企图反暴动。此情况被于书察觉,迅速报告指挥部。郑道济念及李玉琨年岁较大,平日对弟兄们尚可,除奸名单上没有他的名字,准备放他回家,不要在士兵中鼓动反暴动,让崔大伟、张玉亭等人把他送回。崔、张等人护着李玉琨沿提督府西路走着,两人边走边想,我们要暴动,杀鬼子除汉奸,李玉琨要反暴动,这不是继续为虎作伥吗?出于义愤,半路将李玉琨击毙。除斋藤、鲍一民、孟铁樵藏匿何处不知下落,李玉琨乃暴动击毙的最高伪首领。

……

至晚,暴动成功的勇士们,将旗顶山两门炮的炮栓卸下,把西炮台的两门炮拆卸下来,运上了“同春”舰;又将其他军用物资装上“同春”舰后,把一部分家属接上舰。连城叮嘱袁甲承组织人员保护家属安全,一些民愤不大的伪军佐和下级军官,因不愿再为日伪当走卒,也带着家属一起上船。所有暴动部队,连同海员等五百余人,分乘“同春”“日生利”“东海”及“23”号内火艇,于当夜十二时,胜利驶离刘公岛,向威海港北口驶去。为避开敌机的追击轰炸,暴动部队在威海以西双林前登陆。

此时郑道济在思考一个问题:部队拉出来了,走向抗日是不二选择,可这一大帮人,目前并非每个人都是积极抗日分子,要尽快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团结一心杜绝分裂,这样队伍才能站住脚生下根,不断发展壮大。他想到一起出来的伪副官长王静之中校,他现在是这几百人中官职最大威望最高之人;另外还有袁甲承,凭他皇孙的身份,也会对一些思想老旧之人起到归附的暗示作用。于是在一个隐蔽的小山坳,他命令队伍停下,站在一个土冈上,对大家说:“各位兄弟,大家齐心协力杀了鬼子逃出刘公岛,今后的道路无疑就是抗日,我想这是大家都会认可的。至于我们是独立去干,还是投靠某抗日力量,还待商榷,总之会选择一条正确之路。眼下要做的是,尽快确立一个领导之人,带领大家前进。”略停一下,走下来把王静之扶上土冈,向大家介绍说,“王副官长,大家都认识,他是我的老师,我的老上司。在海军里,是位资历深、威望高、深孚众望的官长。今天我把他请出来,就是要请他做我们的领导人,我们要拥护王副官长领导我们抗日。现在,欢迎王副官长给我们训话。”

王静之从外表看是个文质彬彬的胖老头,年近五十,山东黄县人,他白净面皮,说话慢条斯理,过去因为他很少接近当兵的,大家对他不了解,就连连城、毕昆山对他也不甚知之。他站在土冈上沉思一会儿,轻轻咳嗽两声,说:“钦业(郑道济)领导弟兄们杀敌暴动获得了成功,实为英雄壮举。参加暴动的弟兄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铁血男儿,兄弟深为敬佩。钦业推荐兄弟出来领导抗日,兄弟才疏学浅、阅历不多,经验贫乏,实不敢担此重任。目前队伍刚刚拉上大陆,群龙无首不行。兄弟愚见还是请郑队长领导为好。”此外,还讲了些战争形势,小日本不长了,等等,对士气很是鼓舞。

连城、毕昆山等也表示支持郑道济领导队伍,无人提出反对。郑道济就说:“大家信任我,那我就暂且以代,等队伍走上正轨,另行定夺。”扫视大家一眼又说,“其实我们队伍里,藏龙卧虎,我们将来会大有作为。很多人认识我们平日的小兄弟袁甲承,他的身份可能大家不知,他是推翻清王朝的功臣袁世凯大总统的四世嫡孙,也是我们这次抗日杀敌的积极参与者。”下面出现低声的议论,群情有所振奋。郑道济趁机号令人马,稍事准备,入夜即向酒馆、牟平方向进发。

而在此时,起义部队的消息已被八路军东海军分区获悉,并派文西独立营于7 日拂晓前占据了通往牟平的必经之路双林前村附近高地,派员与起义部队联络。郑道济对此突发之情不知如何应对,忙跟连城商量。连城的家乡荣成县朱家圈村早已是抗日根据地,家中很多亲属也都参加了八路军,他本人对八路军坚决抗日早有耳闻,于是极力支持郑道济与八路军接触。最终郑道济经过八路军的积极争取,双方谈判成功,起义部队参加了八路军,向抗日根据地开进,踏上了革命的征途。

暴动部队进入根据地后,沿途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每经一村,都有群众列队欢迎,挥舞红纸黄纸小三角旗,高呼着:“热烈欢迎伪海军弟兄们光荣反正!”“热烈欢迎伪海军弟兄们参加八路军!”“八路军万岁!”等口号。沿途墙上已看到《胶东大众报》发出的号外:威海刘公岛伪汪海军华北要港司令部六百余名全部反正,携带钢炮三门机枪五挺,现已与我部队取得联络。

11 月 10 日起义部队到达文西县阮东村,在此驻防。向东南五里路就是林村,那是东海军分区的驻地。11 日下午,东海军分区首长刘涌司令员、仲曦东政委,宴请暴动的领导成员和骨干。刘司令员和仲政委赞扬了暴动勇士们英勇杀敌的行为,说五十年前的甲午战争日寇攻占刘公岛,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成为中国人永远压在心头的耻辱;今天你们痛斩日本侵略者,英勇起义,扬眉吐气,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你们是抗日功臣,是中华民族的好男儿!对你们参加八路军表示热烈的欢迎!新老同志频频举杯,共庆胜利,气氛极为热烈。

数日后部队西移,驻大宋家村至北长岚村一带,在这里换装。当穿上崭新的灰色棉军服时,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涌遍全身。回想往日在刘公岛从不穿一丝棉花,再加上吃不饱,到了冬季,饥寒交迫,委实难熬。现在冻饿的滋味一扫而光,部队着装整齐,吃得饱穿得暖,精神焕**绪高涨。大家学的笫一支歌是《我们需要共产党》。歌词是:

阴湿的地方需要太阳,

苦难的中国需要共产党,

太阳照耀着万物生长,

共产党壮大民族才能解放。

11 月中旬,山东军区授予刘公岛暴动部队的番号为“山东胶东军区海军支队”,我们党有了第一支以海军命名的部队。22 日晚在文西县铺集召开命名大会,东海军分区首长宣读了命令并致祝词,连城代表暴动部队致答词。郑道济被任命为支队长,代表支队全体指战员在大会上庄严宣誓,表达了全体指战员的决心和心愿。月末,海军支队离开东海军分区,奉命向胶东军区靠拢。

刘公岛暴动后五天,龙须岛派遣队六十七人携带机枪两挺、步枪六十余支,又起义参加了八路军。海军支队到达牙山附近大石疃不久,龙须岛的弟兄们也来到了。两支杀敌反正的部队在抗日民主根据地会师,旧友相逢,分外高兴,热烈握手拥抱,兴奋得流出热泪。过去是患难与共的弟兄,如今是共同站在共产党旗帜下的革命同志,都为能走上革命道路开始了新生而庆幸。

胶东军区驻在大石疃南八里路的埠西头村,海军支队到达大石疃,受到军区首长许世友司令员、林浩政委、吴克华副司令员、贾若瑜参谋长、欧阳文副主任的热烈欢迎。在大石疃召开了隆重的欢迎大会,军区首长讲了话,除对暴动部队参加八路军表示欢迎外,并勉励今后要努力学习军事和政治,学习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成为一支能战斗的部队。

用“秋后的蚂蚱”来形容 1945 年的侵华日军,再形象不过。其实,进入1944 年以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这一点就已显现出来:1944 年,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同年,山东抗日根据地也积极发起局部反攻,先后组织了春季攻势、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在秋季攻势中,我抗日武装于 8 月 30 日收复了文登城,随后乘胜追击,相继拔掉汪疃、北店子、吐羊口、鹿道口等日伪军据点。9 月初,文登全境解放,极大地振奋了我抗日军民的士气。在秋季攻势结束后,我抗日武装继续向日伪军发起强大攻势。10 月 8 日晚,威海独立营、公安局特工队等武装,在后峰西村对国民党威海卫警保第二大队和伪军第二大队进行打击,缴获长短枪七十多支。11 月 22 日晚,威海独立营等武装摸进蒿泊村伪军营房,与敌人展开肉搏战。这场战斗,伪军中队长以下一百五十余人无一漏网,其中被毙、伤三十余人,我抗日武装缴获轻机枪、步枪、手枪共百余支。经过 1944 年一年的反攻,我抗日武装攻克多个日伪军据点,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至年底,威海卫的日伪军被迫龟缩到威海卫城及其周边少数几个孤立的据点。而当历史的车轮驶进 1945年时,我抗日武装越发壮大,激战接连告捷,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不断传来。日本侵略者只能躲在几个据点里苟延残喘。7 月 5 日,威海卫抗日武装攻克了南大桥据点。同月,伪军田村据点也被拔除。

而此时的宋奇光,已于 1945 年 1 月代理中共威海县委书记,兼任独立营政委。江海也已升任威海独立营营长,率领威海抗日武装大刀阔斧诛灭日伪。8 月1 日夜,东海军分区独立团、威海独立营等抗日武装,相继向长峰据点、北竹岛据点发起攻击。长峰据点的战斗率先结束,伪军一个中队全部缴械。在围攻北竹岛伪军据点的战斗中,威海独立营政委宋奇光腹部受伤,仍坚持战斗。激战中,一战士把点燃的炸药桶送上碉堡,碉堡顿时土崩瓦解,不少日伪军被炸死炸伤。余下的伪军放弃了抵抗,全部放下武器。日伪军设在威海卫城外的据点全部被拔除,为我抗日武装解放威海卫扫清了障碍。2 日,得知我抗日武装成功拔掉长峰、北竹岛据点,老百姓们欢欣鼓舞,用各种方式慰问我抗日武装,他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都知道日本鬼子离投降越来越近,威海卫就快要解放了。

在这场正义战胜邪恶的战争中,威海百姓全力支援我抗日武装。仅自 1945年 7 月起,威海就有五百多名民兵参加了战斗。其中,二百多人除了运送粮草外,还守卫皂埠和竹岛两个海口;三百多人修筑工事,挖战壕,在百余里沿海地带埋地雷。各村抗日自卫团还分段保护公路和电线,并组织担架六百余副。这一切,为我抗日军民收复威海卫打下坚实基础。

1945 年 8 月 9 日,毛泽东主席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指出:“最后战胜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的时间已经到来了。”随后,朱德总司令发出命令,要求八路军、新四军迅速向敌据点挺进,接受日军投降,“如果敌人拒绝投降,坚决消灭之。”根据毛泽东主席的声明和朱德总司令的命令,按照中共山东分局和胶东军区的部署,东海军分区兵分两路对日伪军展开了全面反攻。西路部队由司令员刘涌、副司令员于得水、地委书记梁辑卿率领,指挥东海军分区独立团和文西、牟平等县独立营攻打烟台;东路部队由参谋长张怀忠、政治部主任张少虹和东海地区专员于洲率领,指挥东海军分区特务连、东海独立大队,威海、文东独立营及威海青年中队,负责收复威海卫。

为打好收复威海卫这一仗,东路参战部队必须于 8 月 13 日晚之前到达威海的宋家洼、长峰、戚家庄、竹岛一线集结待命。各参战部队积极性高,于 13 日凌晨就陆续到达指定位置。张怀忠连夜召开参战部队负责人会议,传达上级的作战决策,威海独立营营长江海介绍了日伪军兵力部署情况。我抗日武装确定的作战方针是迫降和强攻并用,以强攻为主。从当时的敌情来看,固守威海卫的日伪军并没有投降的迹象。鉴于此,作战指挥部要求各参战部队做好强攻威海卫的一切准备。13 日下午,作战指挥部向前移至宅库村,以便于更好地指挥战斗。

8 月 14 日,日本政府照会美、英、苏、中四国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然而,退守威海卫的日伪军并没有放下武器,仍在顽抗。当天上午,日军飞机还对我参战部队进行狂轰滥炸。下午,张怀忠主持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决定实施强攻威海卫的战斗部署。是夜,我参战部队从南、西两路同时出击,先头部队很快占领了威海卫城西的奈古山和城南的塔山、金线顶。为迫使敌人早日投降,作战指挥部连夜派人将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政委林浩签署的“限日伪军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我投降”的通牒送交威海卫城里的日伪军。

8 月 15 日,日本天皇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在我参战部队强大的军事和政治攻势下,日伪军尽管惶惶不安,但并不甘心失败,竟使出新的花招。当天,敌方派一名医生出城“调停”,妄图拖延我方攻城时间。识破敌人的诡计,15 日下午,作战指挥部派员与威海卫城里的伪专员进行谈判,敦促他们尽早投降,不要拖延时间。敌人确实没有丝毫诚意。我方谈判人员意识到这一点,于16 日凌晨返回作战指挥部汇报。获悉日伪军拒绝投降的消息,作战指挥部随即命令参战部队向前推进,准备强攻,以给日伪军最后的痛击。

16 日下午三时,我军侦知敌人欲从海上逃跑。指挥部立即命令威海独立营直扑码头,截敌退路。独立团五连抢占日海军司令部和北大营;威海青年中队则乘胜控制环翠楼和发电厂。当日下午,参战部队占领威海卫城区,日伪军逃至刘公岛。下午五时许,我军完全占领伪威海卫专员公署办公大楼,城区敌军全部肃清。接着,举行了庄严的入城式。入城武装部队威武雄壮,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威海卫城里的百姓都来到街头,夹道热烈欢迎我抗日武装,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16 日晚,东海军分区政委仲曦东到威海主持召开军事会议,认为:日军虽已逃往刘公岛,但部队仍要提高警惕,随时准备打退敌人的反扑。为此,部队连夜抢修工事,做好一切战斗准备。

17 日晨,威海卫工商界头面人物孙心田等出面,欢迎我军入城,祝贺我军解放威海卫。仲曦东政委根据中共胶东区委和胶东军区的指示精神,向他们阐明了我党的各项城市政策。入城部队还发布公告,出榜安民,得到全城人民衷心拥护。当天下午,威海市政府成立,由胶东公署管理,于洲任市长。同时成立威海市卫戍司令部,加强军事防卫。威海市政府设立了清查处理敌伪财产委员会和救济委员会,负责没收汉奸财产和救济城市贫民工作。此时曾有“铁交通”之称的梁国为升任市公安局长,着手清查处理伪组织与伪属人员,把罪大恶极的汉奸特务看管起来,严厉打击敌人的破坏活动,保障人民安居乐业。19 日上午 10 时许,三艘日舰驶近威海卫市区,炮击金线顶、环翠楼等处,一个钟头后返回刘公岛。晚九时许,日舰再次驶近威海卫市区,炮轰石码头一带阵地,企图用炮火掩护十多艘汽艇拖着满载伪军的帆船强行登陆。我守备部队早已严阵以待,向敌人发起猛烈反击,激战四时将敌击退,20 日凌晨日舰慌忙逃回刘公岛。23 日,刘公岛的日伪军乘船逃往青岛,威海独立营随即占领了刘公岛。至此,威海卫光复。

威海卫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在全国解放的第一座城市。

获知威海卫解放的消息,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副政委黎玉、政治部主任萧华非常高兴,特发布嘉奖令,嘉奖解放威海卫的全体官兵:谨向参与解放威海卫的前线指战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并以威海卫的光荣称号授予首先攻入该城的兵团。

威海,一座英雄的城市。在抗日战争中,威海地区共有一万四千多人参加了八路军,先后有近六千名英雄儿女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

杨子千回家一年后,养好伤的他作为家乡的民兵,参加了攻打牟平城的战斗。打下牟平城,自觉身体已完全恢复无恙,下定了参加八路军的决心。这时他已被母亲所逼结婚成家,媳妇叫许万亮,母亲分家分给他二亩薄地,一头小黑驴,要他安安生生过日子。他的心里在流泪,想想牺牲的那些兄弟姐妹,不去参军打敌人怎会安安生生?可是看看年迈的老娘又有所不舍。

晚上走进老娘的东屋,老娘在灯下缝补旧袄,看着老娘满头白发,心里一阵酸楚。老娘问他怎么还不睡,他岔开话题说:“娘,今年咱的庄稼长得好,收了秋,让媳妇给娘缝件新袄。”老娘看着他笑笑:“老了,穿什么新衣服?旧衣烂衫有穿的就行。”杨子千执拗道:“娘,你一定要做。”“哎。”老娘开心地笑了,“快去睡吧。”

杨子千回到西屋,媳妇已铺好炕。杨子千坐到炕头,掏出烟袋吧嗒吧嗒抽起烟。“咱的小黑驴,晚上得添草。”他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媳妇说。媳妇扑哧一笑说:“你好像今天才知道。”杨子千没回应,脱衣,躺下,又说:“秋庄稼长得不赖,收了秋,你扯身新衣服吧,给咱娘做件新袄。”“知道了。”媳妇吹灭灯,使劲往男人身边靠……

第二天天不亮,杨子千就起身,上山给黑驴打了满满一筐草。又把院子扫净,水缸挑满。媳妇笑着问他:“你今天怎么这么勤快?”杨子千也装出坦然的神态,笑笑说:“今天民兵有行动,我得去。”媳妇问:“远不远?”杨子千道:“不远,十来里地。”媳妇一听赶紧抱柴做饭。老娘叮嘱媳妇,掺上点儿白面。吃过饭,杨子千放下碗筷,把屋里屋外细细扫视一遍,跟家人告别,赶往村公所,跟着农救会长出了村。

中午时媳妇得知男人参军去了,忙和婆婆打听着追赶。婆媳俩赶到王从村,村里人说队伍已经开走,说是到县城边的雷神庙集合。婆媳俩连夜赶回村,第二天早晨天麻麻亮,两人便赶到雷神庙。雷神庙里挤满了人,四四方方一个大四合院,坐着一支支队伍。婆媳俩从门口往里张望,媳妇突然指着一处说:“娘,他在那!”只见一棵老柏树下,一支队伍正坐在地上,听一个穿黄军装挎匣子枪的军官讲话。队伍里有人看到婆媳俩,转过头来看,媳妇知道他们在看自己,把身子躲到婆婆身后。挎匣子枪的人看到婆媳俩,朝队伍说:“这是谁的家属?是不是来拖后腿的?”杨子千回头一看,是媳妇和老娘,连忙起身报告,离开队伍跑过来。老娘指着他鼻子骂:“你小子,翅膀硬了,不管娘了!”

杨子千赔个笑脸:“娘,都是我不好,本来想和你们直说,又怕……”媳妇扯着婆婆的胳膊,哗哗流泪。“娘,我和你们直说了吧,当兵的心思我早就有了,前些年在威海,杂牌队伍太多,我不敢下定决心参军。这几年我看透了,八路军是真正的好队伍,是咱穷人的队伍。娘,其实我从离开威海卫回来养伤那时起,就坚定了参加共产党八路军的决心,在威海卫这段时间,我感受到共产党八路军的伟大,我的好友王冰、毕云、梁大胆等好多人,全是共产党队伍的人,他们给我做了榜样。”娘和媳妇都不吭声,一个劲抹泪。杨子千接着说,“娘,俺当兵后决不给你丢脸,你老尽等着好消息吧!娘,儿子给你敬礼。”杨子千强带着笑给娘敬礼。娘咧咧嘴没笑出来。杨子千看一眼媳妇,说道:“照顾好咱娘。”转身跑回队伍。

杨子千参加的队伍叫胶东军区海军支队,就是刘公岛和龙须岛起义的伪海军,被八路军整编的队伍,驻扎在莱西县水头沟村。杨子千他们赶到这里时,村里村外一片喜庆。几百名新兵分拨坐在空地上,老百姓给他们送来吃的用的,气氛甚为融洽感人。有的队伍在唱着《海军支队队歌》:

我们是中国未来的新海军,新海军

我们要担负起海上的使命

每个人都沸腾着民族解放的热血

每个人都发出了抗日救国的呼声

打倒那日本军阀与法西斯的暴政

不再受无道军阀与铁蹄下的欺凌

永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流到最后一滴血

勇猛向前征,勇猛向前征

中国未来的制海权

全仰仗了我们

我们要担负起海上的命运

我们是中国未来的新海军,新海军

……

杨子千看着这场面,听着歌声,简直入了迷。突然有人过来拍拍他的肩膀,转头一看惊喜万分:“连城兄!”两人紧紧抱在一起。忽地连城推开他,指着他身后说:“你看谁来了?”杨子千转回头,只见郑道济、毕昆山、丛树生、崔大伟、袁甲承、于云青等人笑着朝他走来,他大喊一声:“我也来啦!”张开双臂冲过去……

1945 年 10 月,海军支队在水头沟扩编为两个大队,一个警卫中队。10 月末奉命向东北战场挺进,在黄县的龙口港分乘帆船渡海。此时的部队改番号为辽东人民自卫军第四纵队第二支队,从此不再用海军支队番号。

登上帆船,杨子千对着东南方说,娘,等全国解放了再回来看望娘,我要好好跟着共产党干,干出个样来!又说干爹别见怪,阴差阳错没能去拜谢干爹,等全国解放了去给干爹好好磕头。他又念叨了好多人,王冰、毕云、梁大胆、林福、岳东、王斋、刘青山、宋干卿、王殿元、徐杰、于森、丁香、叶子、曹芳春、宫大师、井掌柜、戚家国、扈破浪、小耗子、马春子、六朵儿……

船开了,数以百计的船帆顺风鼓起,向着北方启航。海水哗哗地响,海潮携着海浪,从远方涌来,又涌向远方。

杨子千随部队渡海北上,剿灭以人民为敌的反动顽匪,驰骋于辽阔的林海雪原……

2020 年 7 月初稿完成于威海

2020 年 8 月至 12 月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