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我的心随着车子晃晃悠悠,明天在众目睽睽之下说些什么……
下了公交上长途,心里想着明天下午的事儿。
回到家吃了两碗饭,就开始闭门写稿。
第二天的上午将 1500 字的竞聘演说稿子抄了一遍,原先通知是要收上去的,得工整好看一点儿。这很重要的,一旦组织部门领导什么的要看你的字呢,鸡爪刨的字,还不一下就给你拍死呀!再说,我的字还可以说得过去,有的人自己写得不好,还专门请人抄写呢。这个我太有经验了,儿子当初到部队机关去报到时,那个副处长让儿子填表,一下就看中了儿子的一手好字,连连称赞,说比有的助理员们写得强多倍,这第一印象太重要了的。
下午 1 点准时开始,礼堂里座无虚席,市里主管部门的处长和领导们面对面前排就座。
竞聘行政处长这一职位的是三人——这是规定,同一职务必须有三人参与竞聘。
前两名讲完了,轮到我上台。每人不得超过 15 分钟,我大概就 10 分钟就说完了,就听到底下一阵热烈掌声,我都有点儿不好意思了。这个礼堂里的人们我都认识,他们也都认识我。我给编辑记者们检查过稿件,所有的人都吃过我这三年来做的饭,掌声就当是他们对我的最高奖赏了。今天中午的饭也做得不错,出来后听食堂的人们说:我们的头儿今天要上台,这饭可别做砸了。是的,这顿饭给你来个半生不熟,就别指望人们给你画圈了。我从心底里感谢他们,他们真没嫉恨我昨天的辞职演说。
你是不是有点儿自吹自擂?什么样的讲话能引起这么大的动静?
不能让你知道全部,这是秘密武器。
越吹越大了!
你不信?
别卖关子了,我倒想见识见识。
前面的不说了,无非就是理由、评功摆好、任期目标打算什么的。
还是想听听你这三年都做了些什么,我知道食堂不好管,众口难调,管食堂的领导很难全身而退。
我成了副处长,除了主管伙食科,还增加了小酒店、卫生所、招待所,但主要精力放在了伙食科。
每天早中晚夜要开 5 次饭,工作量大。我在食堂将近三年,每天通勤,都是按时到岗,上午和职工一道在忙碌:做馒头、包子、花卷、包饺子,我练成了一刀准。这个时候也是大伙儿开心的时候,这儿有讲不完、听不够的故事。
每年召开两次伙委会议,认真听取意见;制定周食谱,实行挂牌服务,让就餐人员评议,达不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满意,就是不合格,和奖金挂钩;实行成本核算,每月公布伙食账目,保证让职工吃到合乎餐员标准的饭菜;提高厨师级别,先自己交费参加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报销学费;实行岗位比武,提高烹饪和面食制作技术水平;改造工作环境,撤掉土炉灶、换上不锈钢灶,安上空调、修建洗澡间;关心职工福利,争取降温费,制作加工副食,方便就餐职工,赚取微薄利润节日分给员工一些蔬菜水果。伙食科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
难道就没有发生什么问题吗?别见怪,我喜欢找事儿。
有的,发生过两件事,都是在夏天。
一天中午开饭时,一位年轻的记者将我叫到一边,她打开一个小纸团,告诉我她昨天从食堂买回家的豆沙包中有小半截铁钉,她没告诉任何人,只是想让我们知道今后注意。我向她道歉,致谢!她这是对食堂的爱护,我让孙科长另给她送去了一份,并将餐券退给她,向面案人员做了通报,制作一定要认真仔细。
另一次也是午餐时,有人告诉我,食堂煮的一大盆茶叶蛋中吃出一个有了味道。我当即找他道了歉,让食堂返还一个餐券。我自罚了 200 元奖金,在食堂员工大会上做了通报,坚决杜绝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确保饮食卫生就餐安全。
真的是做到了极致,怪不得人们给了你热烈的掌声。
我将竞聘第六部分说给你听吧。
树立好自身形象。
一个领导就是这个单位的一面旗帜,群众不仅要看你是怎样说的,更要看你是怎样做的。
一是勤勉。对工作要心中有数,不当甩手掌柜。上给领导当好参谋,中给部属及时给予指导,下为群众做出表率。说了就要做,做就要做好。
二是廉明。自己要干干净净,不让群众背后指指戳戳;处事公正,做到清清白白上台,干干净净离开。
三是勇于负责。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格管理,批评与人为善,同心协力做好工作。以良好的品格影响周围的人。
总起来说就是:经费掌握好,服务跟上去,管理要到位,安全有保障;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家的门,干好该干的事!
谢谢!
都是些大白话,不过也是些实话。听惯了假大空,这一番表白也是可以收买一点儿人心的。
怎么好话一到你嘴里就变味了呢?
你不是说不仅要看你是怎样说的,更要看你是怎样做的吗?你还没做呢,不能怀疑吗?不过以资鼓励,我也为你拍一巴掌吧!
我想知道,按照干部任免权限,正处职得上级组织部门来考核才能下命令的,我想听这个过程。
你懂得不少啊!是的,考核小组只听各部门正职领导的意见。人们说了些什么这不是我能左右的,本来我也没有欲望,临时上阵,不能三缺一。但慢慢地我也听到了一些,没有不透风的墙。虽然还没下命令,实际上已经在行使职能了:本部门中层的竞聘、员工双向选择定岗定位。行政处就是一个做具体事儿的部门,大事小事事无巨细。
真的,我想问你。人们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你烧了几把?
一把没有。
怎么可能?这不仅让领导们失望、百姓们失望,连我也失望了。
说几件小事吧。
首先是给编采部门做了一批信报箱(盒),过去放在门口地上的报刊、信件有了归宿;二是改造了二楼评报栏,变成敞开通透式,底版乳白色带吸铁石这样阅览收挂方便;三是在一楼进门左侧添加了办公指南,来办事的人员一看就明白,既方便了来访者也减少了门卫工作量;四是实行巡查制度,变坐等为主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消除隐患,特别是女卫生间。
我就不明白,女卫生间怎么了?
女人事多啊!
你这是不是歧视女人啊?
哪敢啊!这个单位女人多,一把手是女人,高知们是女人,年轻的大姑娘小媳妇也多,事当然多了。
你说的我好像明白了。
看来这真是个问题。
一进一出看似小,真正就是个大问题。
我是想,没那么多大事儿,行政处就是个管理服务部门、主要职能是服务。我的想法就是,无论大事小事儿,都要做得像那么个事儿就行了。
不错。虽然不是什么大“火”儿,做得也算得人心了。
为给编采部门高层空间办公室解决阳光照射遮挡,我让行政科给安了一批竖式折叠窗帘。
刚一上班,一个我叫他大知识分子的人给我打来电话,劈头就说你们干的什么活儿,一个窗帘都安不好?
我问怎么了?
拉不动!
刚装的怎么可能?我让行政科来看一下。行政科在一楼,他在三楼,我在北面招待所楼上,这时还要去办一件急事儿。
他就不高兴了,大声说请大处长亲自来一趟!
我只好去了,让他指出毛病在哪儿。
他将折叠窗片拉平,然后向中间移动,不到 10 厘米就拉不动了。他这时更来气了,使劲拉也不动。
这就是你们干的破活儿!
我笑了,你看我来!
我将帘片调成折叠状,将帘拉向中间,两边帘在中央合拢,再轻轻拉另一股绳就成匾平了。就是这样简单,几秒的工夫。我再调成折叠,拉向两边。
他照我的操作过程一试,本来就是聪明人,一看就会,他也笑了。
还大知识分子呢!一个窗帘都拉不开。忘了是哪个大人物说过,知识分子最愚蠢!
那时这样式的少,也怪不得他,大知识分子生活常识不一定都会。
过了几天他告诉我:考核组问你怎么样,我说这人是干实事的。
明山处长到了 55 周岁,因竞聘规则有一条,年满 55 周岁主动放弃竞聘的保留原待遇不变,他就放弃了。考核组问他老柳已经50 周岁,不在竞聘之列了,还能提拔使用吗?
人家十年前就是正团政委,现在当处长只是恢复了原职级,怎么能说提拔使用呢?
他们说:你这样说也对。
你说这不是个意外吗?
说是意外,也不意外。当初你本来不到年龄,因一个公历农历之差就转了,避开了那次祸端;这次虽然你刚到了点儿,因是跨了年,加之你十年前就是正县团处了,就不应该在这个 50 周岁之列。
怎么就这么巧呢?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上天是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