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到天边救母亲

字体:16+-

这是一个多雨的春天。初夏,连着下了几天大暴雨,下得天昏地暗。

因为雨水太大,孩子们的教室被淹,被迫放假了。许多单位也不能上班了。隔壁左右的家长们几乎都回来了。唯独余琦去了单位上班,到了下午还没有回来。看着家里到处都淹了水,四个孩子不知如何是好。

董燕和董亮恐慌地闹着要去找妈妈。无奈,董欣只能让董霞在家带董亮、董燕,自己去废品回收站找妈妈。

董欣去废品回收站了。董燕说要上厕所,自家院子里的厕所进水了。董霞牵着妹妹走到公共厕所旁边,让她自己进去,自己赶紧去找妈妈和姐姐回家。

没有想到,董霞手一松,董燕一滑,瞬间摔倒在地。董霞赶快去扶妹妹。

说时迟,那时快,滑倒在地的董燕用双手抓住了刚刚被暴风雨刮断在地、还没有来得及抢修的高压线。

影响董燕一生的悲剧发生了。瞬间,她被高压电击伤,电流通过双手触及她的全身,多处被烧伤,她一声尖叫,倒在了脚踝深的雨水中。

万幸的是,几位先生正好路过,他们迅速切断电源,让董燕不要乱动,合力抢救孩子……

余琦和董欣回来了,她们远远地就听到董燕恐怖的惨叫。余琦冲了过去,不顾一切地将已经昏厥的孩子抱了起来,径直冲向医院……

道路泥泞不堪,水洼重重,余琦只有一个念头,赶到医院,抢救孩子的生命。

去医院的路,是她熟悉的路。现在,她感觉这条路是这样长,这样远。

她以自己最快的速度往前奔跑。董欣、董霞,还有一些街坊邻居跟在她的身后跑。她拼命地、发疯似的奔跑着。一只鞋子跑掉了,脚划伤了,鲜血印了一地,即便是这个城市和这个世界一起颠倒过来,她也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董欣和董霞,捡起妈妈的鞋,拼命地跟在余琦身后哭喊着:“妈妈,妈妈!妹妹,妹妹!”

孤儿寡母凄惨的喊声,惊动了整个城市……

看着余琦抱来的孩子,医生们惊呆了。头发被烧光,整个脸已皮开肉绽,模糊不清,四肢蜷缩,全身僵硬,两只小手俨然成了两个“大木炭”,焦煳的衣服紧贴在身上,散发出阵阵呛人的气味。

海河人民医院做了紧急处理,建议立刻送省人民医院。

去省里,一刻也不能耽误。余琦赶紧四处筹钱。当她拿着家里多年的积蓄加借来的钱赶回医院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她知道,手里的几百元钱肯定是不够的。然而,时间就是生命。她必须赶在今天,将孩子送到省人民医院,只有去了省里,才能保证孩子脱离生命危险。

她安排董欣、董霞今天先回家照顾董亮,过一两天,妈妈会回来找人借钱,没有钱,就救不了妹妹的命。

几个可怜的孩子,从中午到晚上还没有吃饭。余琦叮嘱董欣,回去煮一点粥,让董霞、董亮吃一点东西,她担心孩子们晚上肚子饿,会睡不着觉。安排完家里的孩子,已经是晚上十点多钟了,余琦随着医院的车,向省城赶去,她不知道,这一去,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当晚,省人民医院给小董燕进行了手术,孩子的命总算保住了。然而,孩子生命的烛光仍然十分微弱,病情不断出现反复,第二天,就有两次命悬一线。

同病房的人都劝余琦,说道:“你还有几个儿女,这个孩子保不住,就算了吧,花了钱,活下来也是个残疾,是个累赘。”

余琦摇着头,坚定地说:“这是一条命啊,我是她的母亲,我怎么能够把亲生骨肉扔掉不管?只要孩子还有一点希望,我决不放弃!”

余琦的真情,感动了上苍。几天后,孩子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开始慢慢稳定了。

此后,省人民医院又给小董燕做了三次大手术。三个月的治疗,小董燕终于出院了。但是,她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由于全身皮肤和肌肉收缩,原本蹦蹦跳跳的孩子,现在只能蜷缩着四肢躺在**。

为了给孩子治疗,余琦花光了东拼西凑的上万元钱。

看着面部极度变形的小女儿,她痛苦极了:“难道,就让孩子在病**度过一生吗?”余琦怎么也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她在心里暗自发誓:“不,绝对不行,一定要让孩子站起来。”

记得,在省人民医院,医生说道:“抓住有利时机,用强力松紧带裹住四肢,长期锻炼有可能让孩子站起来。”这让余琦看到了一丝希望。

小董燕出院回家,正值三伏天,热浪逼人。小董燕全身多处被植皮拉伸,排汗有困难,而且非常敏感,一碰就感到疼。当余琦下狠心用松紧带往小董燕身上裹时,血水和脓水直往外流,疼得孩子拼命挣扎,撕心裂肺的哭声,让余琦痛彻心扉。为了孩子的未来,她还是咬着牙,狠心一块一块地把孩子的四肢裹了起来。被松紧带绑起来的董燕,不仅疼痛难忍,而且四肢根本用不上劲,她一动不动地趴在地上大哭。

余琦一边忍着眼泪,一边把女儿扶起来,慢慢扳动她的脚,一步、两步、三步地向前挪。一天下来,余琦累得直不起腰来,再看看孩子,两条腿上的松紧带,已经被血水、汗水、脓水浸透了。

看着孩子疼痛的表情,她的心在滴血,她颤声说道:“孩子!别嫌妈心狠,为了让你站起来,妈只能这么做啊!”

面对浑身是伤的小董燕,余琦没在女儿面前掉过一滴眼泪。她经常给女儿讲草原英雄小姐妹,还有英雄刘胡兰的故事,激励女儿在困境中站起来。

余琦对小董燕的“酷刑”,邻居李湘梅看不下去了。看到董燕可怜的样子,趁余琦不在家,她偷偷地帮孩子放开了松紧带,让孩子舒服一会儿。余琦回家看到后急了,从没有跟湘梅红过脸的她,把李湘梅怒斥了一顿。

她大声对董燕说:“你想和其他孩子一样能出去玩,松紧带就得天天裹在身上!”

董燕明白妈妈的良苦用心,眼含泪水向余琦使劲点了点头。那一瞬间,余琦感到女儿真懂事,她却使劲扭过头去,泪水夺眶而出……

经过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董燕终于站起来了!望着踉踉跄跄往前走的孩子,余琦又一次流泪了,自己的“狠心”和坚持终于有了理想的回报。她感觉,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在妈妈的精心呵护下,董燕一天天成长起来。由于烧伤,孩子的两只小手畸形发育,本该扁平的手掌,长成了两个鼓起的拳头,不超过5厘米的十根手指在上面蜷缩着,用这样的一双手写字谈何容易。还有严重畸形的面部,使董燕无法面对老师和同学,不能够与同龄的孩子一样正常上学。

难道就让孩子天天待在家里吗?现在,我可以照料她,以后怎么办呢?

余琦开始想方设法,让董燕克服重重困难去上学读书,她不能让可怜的孩子成为家庭和社会的累赘。

每天一有空,余琦就陪着孩子在家练字,一只手不行,就用两只手夹住笔写。

开始,小董燕怎么也夹不住笔,余琦就用绳子把笔拴在她的两个手指间,然后用另一只手顶住再写。孩子的手,被磨出了无数个水泡,整整一年的时间,余琦记不清这双手被勒肿了多少次,磨出过多少个水泡。女儿天天练,天天写,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努力,她们付出的每一滴汗水,也都得到了回报。董燕终于从双手写字,变成单手写字;从一次只能写少量的字,到能够写越来越多的字。

在妈妈的严酷培训下,董燕已经恢复写字能力了。余琦开始考虑她重新入学的问题。但是,董燕特殊的相貌,使得她走到哪里,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她要与正常的孩子一样上学,面临着许许多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余琦鼓励董燕说:“孩子,‘人不可貌相’,这个世界上,缺的不是外表漂亮的美女,而是心灵美丽的女孩儿。人们喜欢心灵美的女孩子,而不喜欢外表光鲜亮丽、内心却丑陋无比的人。一个人的人品和学识跟颜值无关。只要学出好成绩来,你一定不比别人差!”

在妈妈的激励下,小董燕带着一定要学出好成绩、不比别人差的想法走进了学校。

在课堂,她表现出非凡的天赋,很快,她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初中生活,对董燕来说是非常难忘的。她克服心理障碍,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交往……

慢慢地,董燕优异的成绩和与同学融洽友好的相处,赢得了同学和老师们的认可和尊重,在大家即将离开母校的时候,学校召开“师恩难忘?放飞理想”初中毕业典礼,老师安排身残志不残的董燕上台,讲述自己的励志故事……

董燕伸直了腰杆,在众人注目之下走向讲台,她大声说道:

今天,是我们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日子,今天我们迎来了初中毕业典礼。现在,我最想表达的是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对我们的教育和培养。

记得,第一次妈妈陪我来报名的时候,我心里害怕,怕学校不愿意收我。第一天,报名处的老师很惊讶地看着我,我们学校怎么来了这样一个孩子?他说,学校不能够接收残疾的孩子。

回家的路上,我哭了。走在大街上,风好大,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地滚了下来。我心里非常地绝望,我要上学,我要养活我自己,我不能做一个无用的人!这几句话在心里无数次地敲打着我!回到家,妈妈用双手捧着我的脸,对我说:“董燕,你听着,不要哭,委屈和抱怨没有用。你告诉妈妈,书,还要不要读?”我说:“妈妈,我要读书,我一定要读书!”妈妈说:“孩子,不要伤心,我们明天再去找校长!”很幸运,第二天,校长被我求学的渴望打动了,他没有歧视我,我被录取了!

上学了,家到学校之间有一条沟,别人很容易就跨过去了,而我跨不过去。妈妈为了我,太辛苦了。我不忍心天天给我的妈妈添麻烦,不愿让妈妈天天护送我上学,我就试着蹲下去,然后趴在地上,爬到沟底下去,然后再爬上来,终于,我爬过去了。慢慢地,我明白了,一切靠自己,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我改变不了自己的遭遇,我就改变我自己。我已经不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也不再抱怨,甚至不再难过。

三年来,我克服了生活上的重重困难,攻克了学习上的每一个难关。花开花谢,潮起潮落。我终于和每一个正常的同学一样,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每一滴泪水,每一个欢笑,每一段故事,每一次经历,每一次感动,都使我难以忘怀。

走到今天,我回头再看,我的经历,我的挫折,原来都是上天对我最好的安排。我感觉,世界是一面镜子,映射着我们的内心,我们内心是什么样子,这个世界就是什么样子。选择抱怨,我们的内心就会充满着痛苦、黑暗和绝望;选择感恩,我们的世界就会充满阳光、希望和爱!

让我们在碧蓝的天幕下,用稚嫩的声音,唱着幸福的《生命进行曲》,走向美好的明天。

董燕的演讲,获得了阵阵掌声。

经过生活的磨砺,董燕和同学们一起进入高中学习。

升入高中后,余琦毅然决定让董燕住校,锻炼她的独立生活能力。她们还“约法三章”:衣服要自己洗;平常没事不能回家;遇到问题自己解决。余琦的决定,让很多人不理解,董燕却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

一个星期六,下午放学回家的董燕,在家试着洗一件衬衣。余琦悄悄地躲在窗子外,看着孩子用畸形的手指“搓洗”衣服,一件普通人只需要十分钟就能洗好的白衬衣,董燕足足用了一个小时。

衬衣洗完后,余琦赶紧跑上前,提着那件并不是很干净的衣服,大声对董欣和董霞说:“快来看,董燕洗的衣服多干净啊!”

作为母亲,余琦懂得孩子的心思,懂得怎样鼓励孩子不断的进取。她常常鼓励董燕的一句话是:“孩子,你一定行。”在余琦不断地鼓励下,慢慢地,董燕已经完全自立,能够和正常人一样吃饭、洗衣、写字、读书了。

余琦深深的爱、殷殷的期盼与坚持,以及无微不至的关怀,使自己的女儿承受住了生活的苦难,在绝境中顽强地站了起来,承受住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炼与考验,也获得了无比坚韧的灵魂与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