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到天邊救母親

字體:16+-

董誌峰走了。家裏的糧本上,6口人變成了5口人。糧本的最後一頁,還標明著“兒童及學生糧食定量表”。一個孩子從嬰兒時期到大學生,糧食的定量標準有10個等級。按照這個等級,一家人每月的糧食定量,加起來不過30公斤左右。餘琦一個月的工資,還不夠一家人吃飯。

孩子們正在長身體,消化快,消耗大。一個月,一個孩子隻有5到10公斤左右的糧食供應,還要搭售30%左右的雜糧,孩子們總也吃不飽。為了孩子們吃飯不打架,餘琦隻好在家裏實行“計劃吃飯”。

按人口定量發下來的糧票不夠吃,每人每月四兩油,兩斤肉,也很緊張。因為吃不飽,孩子們身體瘦弱,營養不良。

餘琦想方設法找替代食品,除了董欣和董霞到地裏撿豌豆苗以外,她將紅薯磨粉做成粑粑,蒸胡蘿卜,蒸苞穀,做糠粑,變著法子讓孩子們多吃點,她自己卻常常挨餓。雜糧熱量低,口感不好,紅薯吃多了會倒胃酸,孩子們吃了糠粑難得拉出來……

終於盼到了一個月一次“割肉”的時候了。一大清早,董欣帶著妹妹董霞去排隊買肉,餘琦讓她們把糧票本也帶著,按計劃把這個月的米,也一起買回來。

姊妹倆來到肉食品店,董欣跟割肉的師傅說:“師傅,請幫我們挑肥一點的肉,肥肉回去可以煉油,謝謝您。”看到兩個小姑娘來買肉,割肉的師傅一邊割一邊說:“好嘞!多給點肥肉你們,回去好煉油。”董欣和董霞拎著一大塊肉,聞著就感覺特別香,姊妹倆高高興興地準備去買米。

沒想到,董欣一摸自己的上衣口袋,媽媽交給自己的一個月的糧票不翼而飛。沒有了糧票,就不能買米,不能買米,就沒有飯吃。董欣哭了,知道自己惹了大禍。糧票丟了,這可是一個月的口糧呀。沒有糧票,一家人的日子怎麽過?餘琦坐立不安,心急如焚。她知道,糧票是“第二貨幣”,比錢更加值錢。有錢沒有票,什麽都買不到。在海河城想用錢去換糧票,根本無濟於事。